•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健康知識問答 › 科室 › 美食交流 ›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

snow1002013-3-4 03:36:01
qishudj 2013-3-4 03:30:02
元宵節在民間可是一大節日活動,除了燃燈觀燈、吃元宵、猜燈謎外,民間還要進行歌舞、舞龍、耍獅、踩高蹺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人們習慣上將元宵節期間的一系列娛樂活動統稱為「鬧元宵」,那麼傳統的元宵節應該有些什麼習俗和活動呢?
吃元宵: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元宵在宋朝很珍貴,姜白石有詩「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圓子后改稱元宵,並固定下來。傳說1913年元宵節前,袁世凱曾下令各地一律改稱「湯圓」,不準再叫元宵,原因是他疑慮有袁(元)世凱被消(宵)滅之意。 
猜燈謎: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XX,開始於南宋。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明清以後,燈謎已發展成為城鄉人民在年節,特別是元宵節不可缺少的文娛活動形式。  
賞花燈: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為我們民間盛大的節日。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踩高蹺:「踩高蹺」原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舞蹈。化了妝的表演者足踩三、四尺高的木蹺,手執扇子,進行有節奏的舞動。《列子?說符》中就有高蹺的記載,唐宋時踩高蹺已經很盛行。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耍龍燈:「耍龍燈」也稱「舞龍」「龍燈舞」,是中國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娛樂活動,在漢代就已相當普遍,唐宋時期更為常見。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創造,「耍龍燈」現已發展成為一種形式完美,具有相當表演技巧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舞蹈藝術。  
舞獅子: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盛行於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走百病:元宵節除了各種慶祝活動外,我國民間還有「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這一為婦女所喜愛的民俗活動。舊時,每值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晚,特別是正月十六一整天,婦女們便三五成群,結伴出遊,她們一邊賞燈散逛,一邊遛彎兒「除百病」。民間普遍認為,在「走百病」時,還要「摸釘」,方能求吉除疾。「摸釘」,是指到寺觀燒香,用手觸摸廟中大門上的門釘,以此祈盼家庭人丁興旺。
介紹了這麼多元宵節的習俗,想必大家對元宵節也有了一個很深刻的印象了吧。每到一個中國人的節日,吃必定是重頭戲。
wbkjiang 2013-3-4 03:57:01
這個活動太給力了  我要讓我老婆學學做菜了
随心所欲 2013-3-4 03:42:01
李錦記我頂你
妖妖 2013-3-4 04:00:01
李錦記在元宵節出來個這活動真的太好了
炒股大师 2013-3-4 03:51:02
他們的產品很好  我家一直都在用他們的調料品
xiao2qiangda 2013-3-4 03:39:02
看這他們的菜 我的哈喇子都XX了
笔畅资源库 2013-3-4 03:54:01
年年都過元宵節沒想到還有這麼多說法.
演员 2013-3-4 04:15:01
品牌不錯,獎品也不錯
dummy111 2013-3-4 03:48:01
因為現在好餓……所以參加美食活動。能馬上就出現在眼前就好了……
snow100 2013-3-4 03:36:01
參加了,活動不錯,期待好運。
12下一頁
返回列表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