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情感障礙特點是病人出現兩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動水平明顯紊亂的發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現為心境高漲、精力和活動增加,另1次表現為情感低落、精力減低和活動減少。見:抑鬱症;輕躁狂;躁狂。情感障礙(affective disorder)近年在國外改稱心境(mood)障礙,主要表現為情感高漲(躁狂)或低落(抑鬱),或兩者交替出現。情感障礙嚴重者稱為情感性精神病。
診斷要點
一、情緒高漲、易激惹或情緒低落,或呈雙相性。
二、情緒低落者,從輕度悲觀到強烈自罪感。
三、思考困難,缺少決斷,缺乏興趣。
四、頭痛,睡眠障礙,精力不足。
五、焦慮,病情嚴重者可有運動遲滯、激動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厭食、失眠。 注:中華醫學會,1984年10月修訂。
一、躁狂發作
(一)癥狀學標準
1.癥狀以情緒高漲和/或易激惹為主要特徵,且相對持久。
2.首次發作者情緒障礙至少已持續2周(如癥狀嚴重到需住院或過去有肯定符合標準的躁狂或抑鬱發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有下列癥狀中四項(若情緒僅為易激惹;則需具有五項):
①言語比平時增多,或滔滔不絕。
②注意力不集中,隨境轉移。
③意念飄忽,思維奔逸。
④自負,自我評價過高。
⑤自我感覺良好:感到頭腦靈活、身體特彆強壯或精力充沛。
⑥對睡眠的需要減少。
⑦活動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動、社交及XX方面)。
⑧輕率任性,不顧後果。
(二)嚴重程度標準 臨床癥狀必須達到下列嚴重程度之一者:
1.無法進行有效交談。
2.社會能力(指工作、學習、社交或家務能力)明顯受損。
3.需立即治療或住院。
4.具有精神病性癥狀。
(三)排除標準
1.當情緒癥狀消退後,下列癥狀繼續存在:
①與心境不協調的妄想和幻覺。
②怪異行為。
③「一級癥狀」。
④緊張癥狀群。
2.情緒癥狀系附加於精神分裂等其他疾病者。
3.情緒癥狀系藥物、中毒或其他器質性原因所引起。
二、抑鬱發作
(一)癥狀學標準
1.癥狀以心境抑鬱為主要特徵;且相對持久,但在一日內可有晨重晚輕的節律變化。
2.首次發作者,情緒障礙至少已持續2周(如癥狀嚴重需立即治療或住院者,或過去有肯定的躁狂或抑鬱發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具有下列癥狀的四項:
①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或無愉快感,XX減退。
②精力明顯減弱,無原因的疲倦,軟弱無力。
③反覆出現死亡的念頭,或有自殺企圖或行為。
④自責或內疚感。
⑤思考能力或注意力減退。
⑥精神運動遲鈍或激越。
⑦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⑧食慾減退,體重明顯減輕。
(二)嚴重程度標準 臨床癥狀必須達到下列嚴重程度之一者:
1.社會能力明顯受損。
2.需立即治療或住院。
3.具有精神病性癥狀。
(三)排除標準 同躁狂發作標準中的第(三)項。
三、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標準
符合下列兩項中的一項:①過去有躁狂發作,本次表現為抑鬱發作者;②過去有抑鬱發作,本次表現為躁狂發作者。藥物治療原則
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藥物,以心境穩定劑為主
2、根據病情需要,及時聯合用藥 藥物聯用的方式有兩種心境穩定劑聯用,心境穩定劑加抗精神病葯或苯二氮卓類藥物、心境穩定劑加抗抑鬱葯。在聯合用藥時,要了解藥物對代謝酶的誘導或抑制產生的藥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監測血葯濃度,評估療效及不良反應 由於鋰鹽的治療指數低,治療量和中毒量接近,應對血鋰濃度進行動態監測。卡馬西平或丙戊酸鹽治療躁狂也應達到抗癲癇的血葯濃度水平。取血時間應在末次服藥后12小時(如次日晨),以測定谷血葯濃度為標準。
4、一種藥物療效不好,可換用或加用另一種藥物 要判斷一種心境穩定劑無效,應排除依從性差和血葯濃度過低等因素,且用藥時間應大於3周。如排除以上因素仍無效,可換用或加用另一種心境穩定劑。心境穩定劑
1、常用的心境穩定劑:(1)碳酸鋰 (2)丙戊酸鹽(3)卡馬西平
2、候選的心境穩定劑:(1)拉莫三嗪(2)托吡酯(3)加巴噴丁(4)第二代抗精神病葯:氯氮平、利培酮、奧氮平與奎硫平
心境穩定劑的選擇:對雙相Ⅰ型急性躁狂或雙相Ⅱ型輕躁狂發作,可首選鋰鹽治療。如果即往對聯鋰鹽缺乏療效,則選用丙戊酸鹽或卡馬西平,或鋰鹽的基礎上加用丙戊酸鹽或卡馬西平。如果不能耐受鋰鹽治療,則選用丙戊酸鹽或卡馬西平。
對快速循環以作或混合以作,因其對鋰鹽缺乏理想的反應,則應首先選用丙戊酸鹽或卡馬西平,或與候選的心境穩定劑聯合用藥治療。對雙相抑鬱障礙,可首選拉莫三嗪,必要時也可短期合用抗抑鬱劑。
對難治XX例,可聯合應用鋰鹽和丙戊酸鹽或卡馬西平,若仍無效,可在原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候選的心境穩定劑,或根據情況加用增效果劑。
3、苯二氮卓類藥物: 氯羥西泮、氯硝西泮
4、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 對具有XX、激惹、攻擊或精神病性癥狀的急性躁狂或混合發作者,伴有精神症性癥狀的抑鬱以作者也可在治療早期階段短期聯用心境穩定劑與第一代抗精神症葯。
5、增效劑的應用與藥物的聯合治療對於難治性雙相障礙患者,特別是難治性快速循環發作患者,候選的心境穩定劑、鈣通道拮抗劑(異博定80-120mg/d,2/d、尼莫地平40-90mg/d,2-3/d)甲狀腺激素(T325-50ug/d、T480-200ug/d用4-6周)、5-HT1A受體拮抗劑(如丁螺環酮、心得靜)可考慮做為增效劑與經典心境穩定劑聯合試用。
6、抗抑鬱劑在雙相障礙中的使用用問題在雙相障礙的治療中,應用抗抑鬱劑可能誘發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或使循環頻率增加,或促發快速循環發作而使治療更加困難。因此,雙相障礙抑鬱發作時應慎用抗抑鬱劑。如抑鬱癥狀十分嚴重、且持續時間超過4周以上,既往發作以抑鬱為主要臨床相,則可以在充分使用心境穩定劑的前提下,合用抗抑鬱劑。一般可首選幾無轉躁作用的丁胺苯丙酮,其次選用5-HT再攝取抑製劑,盡量不選轉躁作用強的TCAs。圖書信息
書 名: 雙相情感障礙
作 者:(美)麥克洛維茨 ,陳幼堂 譯
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1-1
ISBN: 9787562452119
開本: 16開
定價: 38.50元內容簡介
本書可以幫助雙相障礙患者有效地處理雙相障礙引起的各種問題、掌控自己的疾病和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書中介紹了雙相障礙的病因、治療以及自我管理,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療和自我管理工具,從而避免因病癥導致的極度的情感混亂和重大的錢財損失,並保持豐富多彩的情感體驗。作者簡介
戴維·米克羅維茲博士是科羅拉多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雙相障礙研究領域的一位領軍人物和臨床專家。他與邁克爾·戈爾茨坦合著的《燥鬱症:家族聚焦治療方法》獲得了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協會頒發的傑出出版物獎(1988年)。他還曾獲美國國立精神分裂症與抑鬱症研究聯盟頒發的傑出研究者獎(2001年)。他在《英國精神病學雜誌》、《神經病與精神病雜誌》、《生理精神病學》、《咨詢心理學與臨床心理學雜誌》以及《變態心理學》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圖書目錄
第1部分 雙相障礙的診斷和過程
第2部分 病因和治療
第3部分 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