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胞嘧啶
氟胞嘧啶 抗真菌類藥物,英文名:Flucytosine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臭。本品在水中略溶,在乙醇中微溶;在氯仿、乙醚中幾乎不溶;在稀鹽酸或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易溶。口服用於隱球菌感染、念珠菌感染和著色黴菌玻。
簡介
氟胞嘧啶 化學名 5-氟-4-氨基-2(1H)-嘧啶酮 拼音名 FUBAOMIDING 英文名 FLUCYTOSINE CAS No. 結構式 分子式 C4H4FN3O 分子量 129.09 規 格 250ml:2.5g Flucytosin (Fluorocytosine,5?FC) 該品為抗深部真菌葯,用於體內真菌感染的治療。臨床用於白色念珠菌及新生隱球菌等的感染,單用效果差,與兩性霉素合用,有協同作用,可增加療效。劑量,口服每日50mg~150mg/kg,分3~4次,兒童同上。每片0.5g。靜脈輸液用1%濃度,每瓶250ml(2.5g),劑量,每日50mg~150mg/kg,分3~4次。此外,可用軟膏局部塗布或眼藥水滴眼。副作用:有胃腸道癥狀、血清轉氨酶升高、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腎功能損害以及過敏反應,皮疹等。功用作用
抗真菌葯,對念珠菌、隱球菌,以及地絲菌有良好的抑製作用,對部分曲菌,以及引起皮膚真菌病的分支孢子菌、瓶真菌等也有作用。對其他真菌和細菌都無作用。 口服吸收良好,3~4小時血葯達到高峰,血中半衰期為8~12小時,可透過血腦屏障。臨床上該品用於念珠菌和隱球菌感染,單用效果不如兩性霉素B,可與兩性霉素B合用以增療效(協同作用)。藥理毒理
該品為抗真菌葯。對隱球菌屬、念珠菌屬和球擬酵母菌等具有較高抗菌活性。對著色真菌、少數曲霉屬有脫氧核糖核酸
一定抗菌活性,對其他真菌的抗菌作用均差。該品為抑菌劑,高濃度時具殺菌作用。其作用機制在於藥物通過真菌細胞的滲透酶系統XX細胞內,轉化為氟尿嘧啶。替代尿嘧啶XX真菌的脫氧核糖核酸中,從而阻斷核酸的合成。真菌對該品易產生耐藥性,在較長療程中即可發現真菌耐葯現象。葯代動力學
靜脈注XX該品2g的血葯峰濃度(Cmax)約為50mg/L,血清蛋白結合率為2.9~4%,表觀分佈容積(Vd)為0.78起藥物濾過作用的腎小球
±0.13L/kg。藥物廣泛分佈于肝、腎、心、脾、肺組織中,其濃度大於或等於同期血葯濃度,炎性腦脊液中藥物濃度可達同期血葯濃度的50-100%。該品亦可XX感染的腹腔、關節腔及房水中。血消除半衰期(t1/2?)為3~6小時,腎功能不全患者可明顯延長,無尿患者半衰期(t1/2)可達85小時。該品經腎小球濾過排泄,約90%以上的藥物以原型自尿中排出。該品可經血液透析排出體外。適應症
用於念珠菌屬心內膜炎、隱球菌屬腦膜炎、念珠菌屬或隱球菌屬真菌敗血症、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用法用量
靜脈滴注一日0.1~0.15g/kg,分2~3次給葯,靜滴速度4~10ml/分。不良反應
1.該品可致噁心、嘔吐、厭食、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2.皮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變態反應。3.肝毒藥物導致的皮疹
XX可發生,一般表現為血清氨基轉移酶一過性升高,偶見血清膽紅素升高,肝腫大者甚為少見。4.可致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偶可發生全血細胞減少,骨髓抑制和再生障礙性貧血。合用兩性霉素B者較單用該品為多見,此不良反應的發生與血葯濃度過高有關。5.偶可發生暫時性神經精神異常,表現為精神錯亂、幻覺、定向力障礙和頭痛、頭暈等。禁忌症
嚴重腎功能不全及對該品過敏患者禁用。動物實驗有致畸作用,雖在人類中尚未證實有此問題存在,但因該品在體內部分可轉變為5-氟尿嘧啶,孕婦使用必須權衡利弊。中國醫學健康網下列情況應慎用:①骨髓抑制、血液系統疾病、或同時接受骨髓抑製藥物;②肝功能損害;②腎功能損害,尤其是同時接受兩性霉素B或其他腎毒性藥物時。腎功能損害者藥物的消除半衰期明顯延長,無尿患者可延至85小時,因此宜減量及延長給葯間期,並應測定血葯濃度調整用藥。 有肝病者不宜應用。腎功能損害者應用該品時需減量。惡性血質不調及骨髓儲備力減少的病人,用此葯應小心。多發性骨髓瘤、腎功能不全或有骨髓病的病人用此葯有特殊危險性。妊娠婦女尤其是妊娠早期者,除非有絕對指征,一般不宜應用。臨床研究
【功效主治】 抗真菌葯。用於白色念珠菌及新型隱球菌感染 【化學成分】 5-氟胞嘧啶,其化學名為5-氟-4-氨基-2(1H)-嘧啶酮。 【藥理作用】 1 該品為抗真菌葯。對隱球菌屬、念珠菌屬和球擬酵母菌等具有較高抗菌活性。對著色真菌、少數曲霉屬有一定抗菌活性,對其他真菌的抗菌作用均差。2 該品為抑菌劑,高濃度時具殺菌作用。其作用機制在於藥物通過真菌細胞的滲透酶系統XX細胞內,轉化為氟尿嘧啶。替代尿嘧啶XX真菌的脫氧核糖核酸中,從而阻斷核酸的合成。真菌對該品易產生耐藥性,在較長療程中即可發現真菌耐葯現象。 【藥物相互作用】 1 阿糖胞苷可通過競爭抑制滅活該品的抗真菌活性。2 該品與兩性霉素B具協同作用,兩性霉素B亦可增強該品的毒性,此與兩性霉素B可使細胞攝入藥物量增加以及腎排泄受損有關。3 同時應用骨髓抑製藥物可增加毒XX,尤其是造血系統的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 1 該品可致噁心、嘔吐、厭食、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2 皮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變態反應。3 肝毒XX可發生,一般表現為血清氨基轉移酶一過性升高,偶見血清膽紅素升高,肝腫大者甚為少見。4 可致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偶可發生全血細胞減少,骨髓抑制和再生障礙性貧血。合用兩性霉素B者較單用該品為多見,此不良反應的發生與血葯濃度過高有關。5 偶可發生暫時性神經精神異常,表現為精神錯亂、幻覺、定向力障礙和頭痛、頭暈等。 【禁忌症】 嚴重腎功能不全及對該品過敏患者禁用。注意事項
1.單用該品在短期內可產生真菌對該品的耐葯菌株。治療播散性真菌病時通常與兩性霉素B聯合應用。 2.下列情況應慎用:(1)骨髓抑制、血液系統疾病、或同時接受骨髓抑製藥物。(2)肝功能損害。(3)腎功能損害,尤其是與兩性霉素B或其他腎毒性藥物同用時。 3.腎功能減退者需減量用藥,並根據血葯濃度測定結果調整劑量。 4.用藥期間應進行下列檢查:(1)造血功能,需定期檢查周圍血象。(2)肝功能,定期檢查血清氨基轉移酶、鹼性磷酸酶和血膽紅素等。(3)腎功能,定期檢查尿常規、血肌酐和尿素氮。(4)腎功能減退者需監測血葯濃度,峰濃度(Cmax)不宜超過80mg/L,以40~60mg/L為宜。 5.定期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每次透析后應補給37.5mg/kg的一次劑量。腹膜透析者每日補給0.5~1.0g。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動物實驗有致畸作用。人類中雖未發生,但因該品在體內可轉變為氟尿嘧啶,對孕婦必須權衡利弊,慎重應用。該品是否經人乳分泌缺乏資料。由於許多藥物經乳汁分泌,加之該品對新生兒及嬰幼兒潛在的嚴重不良反應,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或於使用時停止哺乳。兒童用藥
兒童使用該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缺乏資料,因此兒童不宜使用。老年患者用藥
老年患者腎功能減退,需減量應用。藥物相互作用
1.阿糖胞苷可通過競爭抑制滅活該品的抗真菌活性。 2.該品與兩性霉素B具協同作用,兩性霉素B亦可增強該品的毒性,此與兩性霉素B可使細胞攝入藥物量增加以及腎排泄受損有關。 3.同時應用骨髓抑製藥物可增加毒XX,尤其是造血系統的不良反應。藥物過量
藥物過量時應予以洗胃、催吐、補充液體加速排泄。必要時予以血液透析。檢查
氟尿嘧啶取該品適量,加水醋酸-水(8:2)溶液製成每1ml中含25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氟尿嘧啶檢驗用的冰醋酸
對照品適量,加上述溶劑製成每1ml中含0.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ⅤB)試驗,吸取上述二種溶液各2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薄層板上,以氯仿-冰醋酸(13:7)為展開劑,展開后,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溶液如顯雜質斑點,與對照品溶液的主斑點比較,不得更深。 乾燥失重 取該品,在105℃乾燥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附錄ⅧL)。 熾灼殘渣 取該品1.0g,依法檢查(附錄ⅧN),遺留殘渣不得過0.2%。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附錄ⅧH),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鑒別
(1)取該品的水溶液(1→100)5ml,加溴試液0.15ml,溴液的顏色即消失或減退。鑒別中用到的溴水
(2)取該品適量,加鹽酸溶液(9→100)製成每1ml中含0.01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ⅣA)測定,在286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吸收度約為0.71。 (3)該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625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