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上,自我暗示指通過主觀想象某種特殊的人與事物的存在來進行自我刺激,達到改變行為和主觀經驗的目的。
概述
自我暗示是指透過五種感官元素(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給予自己心理暗示或刺激。是人的心理活動中的意識思想的發生部分與潛意識的行動部分之間的溝通媒介。它是一種啟示、提醒和指令,它會告訴你注意什麼、追求什麼、致力於什麼和怎樣行動,因而它能支配影響你的行為。這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一個看不見的法寶。
成功心理、積極心態的核心就是自信主動意識,或者稱作積極的自我意識,而自信意識的來源和成果就是經常在心理上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反之也一樣,消極心態、自卑意識,就是經常在心理上進行消極的自我暗示。就是說,不同的意識與心態會有不同的心理暗示,而心理暗示的不同也是形成不同的意識與心態的根源。所以說心態決定命運,正是以心理暗示決定行為這個事實為依據的。
自我暗示可以默不做聲地進行,也可以大聲的說出來,還可以在紙上寫下來,更可以歌唱或吟誦,每天只要十分鐘有效的肯定練習,就能抵消我們許多年的思想習慣。自然,我們越經常性地意識到我們正在告訴自己的一切,選擇積極,擴張的語言和概念,我們就越能夠容易地創造出一個積極的現實。
為了更好的了解自我暗示的作用,需要先明白暗示的作用,如下:暗示
暗示有著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議的巨大力量。心理學家普拉諾夫認為暗示的結果使人的心境、興趣、情緒、愛好、心愿等方面發生變化,從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狀況、工作能力發生變化。
暗示是影響潛意識的一種最有效的方式。它超出人們自身的控制能力,指導著人們的心理、行為。暗示往往會使別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思索地接受一定的意見和信念。
「暗示」的作用還影響人的情緒和意志,經歷中出現的不良暗示信息,只有通過暗示才能替換掉。不良的暗示和消極的暗示,對於導致失敗都有直接關係。我們應該每天給自己成功的暗示。要實現夢想,達成目標,需要反覆聆聽心靈財富CD(錄音帶),給予自己正面暗示。在此基礎上全力拼搏,不達成目標絕不罷休。
語言不僅對他人有暗示作用,還有自我暗示的作用。有關科學研究表明,人類除了語言,還能使用70萬種以上的信號來互相交流意識。這些語言外的「信號」,實際上就是暗示,足被人們的潛意識所接受的。暗示是一種語言的或感覺性的提示,它可以喚起一系列的觀念或動作。有的心理學家認為,暗示就是對認識作用不加批判地接受。直接談話可以產生觀念的聯想,不斷重複的暗示,可以使人的心理和生理髮生變化,造成人體各系統之間的功能變化,可以向好的方向發展,也可以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所謂暗示是指通過人體的語言、行為、心理或者是環境的特殊語言,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的過程。
那麼,他人的暗示可以被定義為「把一種思想強加給另一個人的大腦,從而影響甚至控制後者的思維和行為」。但是暗示本身不能獨自存在的,暗示的存在需要一種必要條件:將暗示轉換為自我暗示。由此,自我暗示可以被定義為「一個人對自身進行的思想灌輸」。
這也就是說,但對某個人進行暗示的時候,如果被暗示的人的潛意識中沒有該暗示內容的相關信息或是經驗,又或者他的潛意識里不願意接受或者完全抵觸和拒絕這種暗示,如果他只是意思性的將暗示內容轉化為自我暗示而並沒有完全的體會或者領悟,那麼這種在暗示下產生的自我暗示將不會有任何效果。比如「望梅止渴」的故事中,止渴的效果只會在吃過酸梅的人中產生。
由此我們可以認為,有兩種人難以喚起自覺的自我暗示:
1、無法理解你對他們所說的話的人。
這裡是指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因為無論暗示或是自我暗示,首先是必須通過交流的,這種交流是從雙方的相互交流轉變為單向交流,即自我對話,因為個人認知能力的有限或是經驗知識的分歧而對他人暗示的話語不能能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是無法進行自我暗示的。
2、不願意去理解的人。
這裡,「理解的人」包括理解別人的人和理解自己的人。理解別人的意思是指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想象自己的處境,理解自己指的是對自身有一定的自我認識。分類
按照形式分類
暗示可分為環境暗示和自我暗示。所謂環境暗示是指暗示的發生有較強烈的外界誘發因素,而自我暗示是來源於人體自身,即自己把某種觀念暗示給自己。 自我暗示有消極的和積極的,不同的心理暗示必然會有不同的選擇與行為,而不同的選擇與行為必然會有不同的結果。
消極的自我暗示可誤導個人的判斷和自信,使人生活在幻覺當中不能自拔,並做出脫離實際的事情來。消極的自我暗示還可使人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形成某種心理定勢的作用,為人處事偏聽誤信,憑直覺辦事。
積極的自我暗示又稱自我肯定,是對某種事物的有力,積極的敘述,這是使一種我們正在想象的事物堅定和持久的表達方式.進行肯定的練習,能讓我們開始用一些更積極的思想和概念來替代我們過去陳舊的,否定性的思維模式.這是一種強有力的技巧,一種能在短時間內改變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期望的技巧。
肯定可以是任何積極的敘述,它可以是很普通的或是很特殊的.我們所能作的肯定在數量上是無限的,它可以涉及到我們願意改善自己的任何方面.如:
"我是一個聰明,漂亮的人"
"在我所從事的專業領域,我是出類拔萃的"
"我是最棒的"
"我具有強大的行動力"
"我能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等等定律
重複定律
重複使最難的事情變得容易,重複是潛能開發的金鑰匙。
經常重複一種思想會產生信念,進而變得堅信不移。「重複使最難的事變得容易,重複使鑒別力更敏銳,使第六感覺更敏銳,使潛意識工作更精確。我們自然而然地更加成績卓著。」
開水之所以能開是因為不斷重複加溫的結果。如果燒到99℃就停止加溫的話,仍然只是溫水而不是開水。生活中許多的廣告都利用了重複的心理規律。
一句真理反覆重複,一個好的表情反覆重複,就在你的心理潛意識中輸入一個程序。
因此,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就要掌握這一規律,那就是不斷地自我暗示,不斷地重複暗示。人們看書,往往重要的內容也只看過一兩次,你問他們看過嗎他們說看過了,那些重要的知識卻沒能植入腦海中,過不久便己模糊不清了,這樣吸收到的知識只能算是了解、知道,卻很難做到,只會紙上談兵,不會實際使用。
知道的不算,做到才算。
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比如你明明知道面對客戶越是自然、放鬆、大方越好,可有時就是做不到,這也是因為你還沒有形成這樣的行為反應。
重複暗示的積極作用可歸納為以下七點:
1、只有重複才能消化知識,使其化為行動;
2、不斷提高人的能力,用同樣的能力可以完成更多同樣的工作;
3、單個過程會逐漸相互同步;
4、我們的業務能力會不斷地改善,我們將越發感到安全可靠;
5、每次重複都會釋放能量,它會增強創造力;
6、增強敏感性,潛意識更加精確地工作,使你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7、不斷地重複一個信念會使人相信它,繼而堅信它(包括反面信念)。
知識只有在潛意識濃縮為驅動力后,我們才能受到正面控制。練習也是如此,光知道潛意識工作原理和思考方法還是不夠的,還必須要定期實踐它。因為每次重複都將帶來深化!
失敗者往往比成功者更聰明,但他們不願堅持到底,不願重複一個信念,相反成功者由於堅持到底,願意重複一個信念,並在重複之間克服了一切困難。這就是失敗者與成功者的最大區別。
只有不斷重複正確信念的人,才能強化潛意識里的正面信念,才能最終獲得成功。內模擬定律
當一個人的內心在想什麼事時,他的表情會不由自主地模擬什麼,叫做內模擬。看見漂亮的女孩,你的表情在模擬,看見優美的風景,你的表情也在模擬。
反過來,看到不好的表情、不好的風景、不好的人物、不好的繪畫、不好的故事,你都在做不好的內模擬。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如果自己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而要你去看望一個處在痛苦中的病人,你往往沒有力量讓對方放鬆心態。相反你反而會受他的影響,結果你也會變得很不舒服。你被他的不舒服,他的面部不舒服和身體的痛苦所感染,因為你在內模擬。
同樣一個人,他健康快樂時就比不健康、不快樂時美麗。他嫉妒、怨恨時就顯然比健康、快樂時醜陋。
我們的觀想暗示、成功預演就是以內模擬的規律為依據的。替換定律
科學家研究發現:我們的潛意識只能在同一時間內主導一種感覺,用一個積極正面的思想反覆地灌輸給大腦中的潛意識,原來的思想就會慢慢地衰弱、萎縮,新的思想就會佔上風。
就像一盤錄音帶里錄上新的音樂,原來的就被替換掉了的原理一樣。
潛意識是你的內在聽眾——你必須說它聽得懂的語言,否則,它不會理睬你所說的話。想成功就要給予正面積極的暗示,潛意識最懂得帶有強烈情感和感受的語言。
這類的語言一定不要帶有否定詞,如果你說「我不會害怕……」,這時候,消極的陳述很難完全改變潛意識里的想法——你可能還是覺得有點恐懼。
你必須用另外一種新的而且積極的言辭來代替,比如:「我充滿自信!」之類的肯定語句,並且投入所有的情感才能產生較好的效果。
我們的神經系統是很「笨」的。你肉眼看到一件喜悅的事時,它會作出喜悅的反應:看到憂愁的事,它會作出憂愁的反應。而你用「心眼」「看見」喜悅的事或憂愁的事,它也會作出相似的反應!許多的科學實驗結果證明,正面暗示能夠使我們成功,而負面的暗示則阻礙我們成功。
一個聽著可以提高「自我評價」並且產生自信的話語成長起來的孩子,將會擁有美好的未來。相暗示可以用來控制我們自己,也可以用來控制其他的人。如果是正面的,將促使人進步,成就將極為了不起。但如果是用在負面,它就會帶來失敗。
作為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你必須學會運用正面的自我暗示,進行心理重建。否則的話,過去留在你心中的印象,就會使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陷入一種失敗的行為模式。
自我暗示是一種方式,可使你遠離言辭灌輸給你的許多消極、不好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可能會扭曲你的生活模式,使你難以培養良好的習慣。
你要經常定期地檢視一下別人對你提出的消極、否定的暗示。你不要因為別人提出了具有破壞性的暗示,而受到影響。不過,我們在兒童和少年時期,都受到過這些他人暗示的不好的影響。
如果你回顧一下,很容易地就會記起父母、朋友、親戚、老師,以及所接觸的人在消極、不好的暗示方面,對你大量的灌輸。研究一下他們對你所說的事情,你會發現,其中一些只是虛言而已,其目的只是為了控制你,或是把畏懼植入你的心靈。
別人的暗示本身絕對沒有影響你的力量,它們之所以會有力量,完全是你自己的想法傳給它們的。只有當你沉湎於別人暗示給你的想法之中時,也只有當你在心中同意它們了,這樣別人的暗示才可能有力量。因此,最重要的是你的想法,而你怎樣想則完全在於你自己。
記住,你有選擇的能力,你應該而且必須選擇正面的暗示,保持積極的心態。當你習慣於想快樂的事時,你的神經系統便會習慣地令你處於一個快樂的身心狀態,然後再擁有成功的人生。運用
理論
亞里士多德說:「一個清晰的想象促使身體服從它,這正是行為的自然原理。想象實際上控制者所有感知力,感知力又控制者心髒的跳動,而且通過它激活所有生命機能。因而,整個機體是可以被改善的。儘管如此,這個想象無論多麼清晰,它也不能改變一隻手、一隻腳或者其他器官的形態。」
Emile Coué de la Chataigneraie
[1] 法國心理學家埃米爾·庫埃(émile Coué de la Chataigneraie,1857.02.26~1926.07.02)認為自我暗示方法的兩個重點是:
1、想象的主導地位;
2、自我暗示的期望結果必須受限於機體的可能性。
人的行為和力量幾乎完全依靠他自身的意識。同潛意識的強大作用相比,意識的作用就如同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個小島,經不住狂風暴雨的考驗。
如果我們認為,我們的喜悅、悲傷、疾病、健康以及所有情感的出發點都存在於自身的潛意識中,那麼我們將從邏輯上推論出:我們大腦中產生的每個意念都有實現的趨勢。[2]要點
始終要用現在時態而不是將來時態進行暗示
比如,我們應該說「我現在獲得了幸福的愛情」而不說「我將來會得到幸福的愛情」,這並非是自欺欺人,而是基於這樣的事實:每件事物都是首先被人想到,然後才能在客觀現實中顯現。
要在最積極的方式中進行
肯定我們所需要的,而不是不需要的.不能說"我再也不偷懶了",而是要說"我越來越勤奮,越來越能幹",這樣做可以保證我們總是創造最積極的思想形象.
這是因為「潛意識」不會被否定詞暗示。比方說自我暗示減肥時,絕對不能說「我不要胖」,因為這時潛意識得到的暗示不是「不胖」,而是忽略了「不」的胖。所以,在減肥時要說:「我要瘦」。
一般來說,語句越簡短,就越有效
一番肯定應該是一番傳達出強烈情感的清晰的陳述,情感傳達得越多,給我們的印象越強.那種冗長,充滿理論性的肯定喪失了情感上的衝擊力,變成了一種"頭腦遊戲"。
始終選擇那些對自己感到完全合適的肯定
.對一個人有效的肯定,對另一個人也許壓根無效.我們所進行的肯定應該是使自己覺得積極,擴張,自在,或是支撐性的,如果不是這樣,就試著改動言語,直到感覺合適為止。
進行肯定時,始終要記信我們在創造新的事物
我們不是試圖取消或改變新的事物,這樣會引起存在者的衝突和掙扎.我們應該採取的態度是,接受並處理那些已經存在的事物,但與此同時,每一個時刻我們都開始創造自己確切希望的事物,並獲得最幸福的新機會。
肯定並不意味著要抵觸或努力改變自己的感受或情緒.接受並體驗自己所有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包括所謂否定性情感,而不是試著改變它們,在這樣做的時候,肯定會幫助我們創造出一個對於生活的新的觀念,這會使我們從此可以有越來越多的快樂體驗。
盡可能努力創造出一種相信的感覺
在進行肯定時,盡可能努力創造出一種相信的感覺,一種它們已經真實存在的感覺,這樣將使肯定更加有效。實例
庫埃先生對一個誠實的婦女說(這位婦女是因為胃疼和四肢僵硬來找他的):「你知道!你現在走起路來很不好,現在,在我面前走上幾步,快一點,再快一點。(這位婦女在房間里追逐著庫埃先生,她很高興地向大家表示:她可以走路了——跑得比原先更容易了。)
庫埃先生對一個患有耳聾和肝腫症的老年女士說:「你哪裡不舒服,夫人?你耳聾?不,不,你並不耳聾,你剛剛回答了我所問你的問題。」
「啊,是的,但是因為你說話的聲音很大,所以我才能聽見你在說什麼。」
「是的,但是沒有一種耳聾比一個人不希望聽到更糟糕。」
「噢,但是,並不是因為我不想聽!我是個聾子!」
「但是你看,你並不聾,因為你知道我在說什麼(笑聲)。除此之外,你還有其他問題嗎?」
「我肝髒的以便腫大。」
「我並沒有問你什麼地方腫大,我只是問你是否有其他疼痛」。(庫埃反覆念著「它就要消失了」的同時,輕輕地撫摩著患者的疼痛部位,這位患者也和庫埃先生一起非常快地重複著「它就要消失了」。於是慢慢地,她自己也感覺好多了。)作用
《世說新語·假譎》篇有一段故事。曹操領兵出征,走錯了路,找不到水。士兵們渴得似乎嗓子冒煙了、曹操看到這種情況,便用馬鞭指看前方說,前面就是- 片大梅林。士兵們一聽,想到梅子的酸味,頓時流出了口水,也感到不口渴了。於是隊伍繼續向前,一口氣又走了幾十里路,找到了水源。這就是膾炙人口的"望梅止渴"故事。曹操利用語言暗示的作用,收到了止渴的效果,這在心理學上屬於"他暗示"。炎夏季節,當你口渴得厲害想到前面就能買到酸梅湯,也能起到緩解口渴的作用,這在心理學上屬於"自我暗示"
在第22 屆奧運會上,日本運動員具志堅每次比賽出場前,總要緊閉雙目,口中念念有詞。男子體操決賽中,中國體操名將李寧、童非,美國體操明星麥克唐納、康納斯等相繼出現失手,唯獨具志堅一路發揮正常,最後奪得全能冠軍。比賽結束后,有記者問他,上場前口中默念的是什麼?具志堅笑而不答。-時間,具志堅的"咒語"成了許多人關注的謎。其實,具志堅默念的內容無甚要緊,即使他祈禱上帝,未見得上帝真會保佑他,重要的是,他的這種"默念",起了積極的自我暗示作用。
為什麼通過言語的自我暗示,就能起到安定情緒等作用呢?這是因為,言語中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是一定的外界事物和生活現象的代表。例如"酸梅"這個詞,代表著生長在樹上的酸的梅了。吃酸梅會流口水,這是一切動物都具有的本能。巴甫洛夫稱之為第一信號系統的活動;而聽到、見到"酸悔"這個詞也會流口水,則是人類所特有的第二信號系統的活動。這就是用言語自我暗示,影響生理功能而起到治療作用的科學依據。
當然,自我暗示,並不僅僅限於語言,其它如感覺、意念、想象也有同樣的作用。在練習氣功中,想象氣從胸部下沉到腹部,或者想象細雨灑身,或者想象自己身處鳥語花香的境地,都會對人的生理功能有良好影響。同樣道理,人的信念,對疾病的預后,往往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已經為大量醫療的實踐所證明。有人還把這個道理滲透到文藝作品中去,經過文藝加工,不僅讀來易懂,而且十分動人。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名篇《最後-片葉子》,敘述了兩個年輕的女畫家到華盛頓市去寫生,其中一個叫瓊西的得了肺炎。她躺在旅館的床上,忽然注意到窗外長春藤上的最後一片葉子,從此便認定這片葉子是她的生命的象證,葉了一落,她就要死了。有一天晚上,暴風驟雨突然來臨,她想那片葉子一定保不住了,於是哭得很傷心。但是,第二天拉開窗戶一看,那片葉子依然如枚。於是,她十分高興,病也暫時有所好轉。其實那片葉于本來已經被吹落。她看到的那片葉子是一位老畫家為她畫在牆上的。這個故事只是小說中的一段情節,不是真實的病例。它對科學知識作了藝術的誇張。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得到啟示:人們對自身的感覺、自身的信念,如果無條件加以接受,就只有自我暗示的作用,就會影響人的心理和生理,而且對疾病的預后也有重大的影響。
自我暗示是一種常用的心理調整方法,具有下列心理效應: 人的心理十分複雜,經常要受外界情境的影響。尤其是在對抗、競爭的條件下,對手創造一個好成績,或工作做到你前面去了,會造成你的內心緊張。本來你完全有實力超過他,因為心理上的緊張,反而束縛了你的潛在能力的發揮。自我暗示在這時就能起到排除雜念,鎮定情緒的作用。集中
這同鎮定作用密切相關。一件事情,尤其是一定難度的事情的成功,總是離不開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缺乏心理訓練的人,常常是到了注意力應該高度集中的時候,卻出現心猿意馬的情況。怎麼辦?學會自我暗示,興許能減少你的苦惱。提醒
一位大文豪說,當你想和別人吵架,並準備好某些詞語時,請你在嘴裡默念:"我一定不要讓這些詞語出口!"只要這樣做,大多是吵不起來的,這也是一種自我暗示的方法,它可以提醒人們不去做某種事情。另外,當你準備做某件事情,而出現心理障礙如膽怯、緊張時,自我暗示也能起到了強化的作用。
自我暗示的用處很多,範圍也很廣,只是開始時,往往效果不明顯。這不奇怪。人的心理調整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把原有的心理活動納入自己所期望的軌道,需要具有心理約束力。凡事開頭難,效果也有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只要我們持之以恆,不以途遠而怯之,不以效微而廢之,日久天長,自我暗示一定能成為我們進行心理調整的得力助手。三個層次
按照心理學和相關學科的分類,這些暗示和自我暗示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
即日常所說的狹義的語言文字系統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當十個人都非常真實地重複一句話「你有病,不正常,很厲害,需要去檢查」。結果會是什麼呢?你真的得自己已經有病。然後,真的去醫院檢查了,而且很可能就檢查出疾病。
語言不僅對他人有暗示作用,還有自我暗示的作用。一個人如果故意對他人說心情不好,他見一個人就說「我心情不好,別碰我」,說得多了,他真的就心情不好了,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
語言有著暗示和自我暗示的力量。當我們講自信積極時,要在前面加一個「我」字,「我勇敢,我成功」,這就是語言上的自我暗示。
第二個層次
是動作語言、表情語言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人們交流不光通過語言,還通過我們的形體動作和表情。動作和表情也是語言,叫做動作語言和表情語言。
如果我對你揮拳頭,這個動作表明威脅。如果我對你鼓掌,表明對你歡迎和鼓勵。如果你在台上演唱,大家不斷地鼓掌,這是大家給你肯定讚揚的暗示,這會使你信心倍增。
這些表情動作都是語言,叫肢體語言,表情語言。動作和表情語言對人有非常強烈的暗示和自我暗示的作用。微笑的表情給我們帶來好的心情。讓我們每天多一點微笑,那麼你每天就會快樂一點。因為,微笑是一個良好的暗示。
第三個層次
是環境語言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我們是生活在各種各樣的語言、暗示包圍之中。展開來看,我們周圍的環境、大自然每天都在暗示我們。
當我們見到大海,我們受到大海的暗示,心胸不由得開闊;我們見到高山,受到高山的暗示,不由得感到莊嚴而寧靜。
環境暗示是不可抗拒的,不僅在自然環境中是這樣,在社會環境中,社會文化同樣對我們有暗示作用。當你在黃土高原上生活,你的心態也是跟黃土高原一個調子。
我們在這個世界中生活,大自然和社會文化融為一體,於是,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環境和文化傳統的暗示。暗示無所不在。「暗示」就像人類的影子,只要有思維存在的地方,就會有暗示的存在。形象預演
形象預演是指我們用想象力在腦海中按照自己的意圖,事先勾勒出一幅某種目標進行中以及實現后的情景或畫面.
1、想象自己喜歡的事物.
2、置身於一個舒適的地方,躺著或坐著,使身體完全放鬆.放鬆身上每一個細胞.
3、開始想象那與自己願望中一模一樣的事物,如果是一輛小車,就想象自己在駕著車,看著它,享受它,並把它顯示給朋友們看.如果是一個情景或事件,就想象自己身在其中,每一件事都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樣發生,還可以想象人們在說什麼,或其它使這件事顯得真實的細節
4、把以上形象或念頭保持在自己頭腦中,在內心對自己做一些十分積極的,肯定的陳述.
5、在說過這些肯定的話后,我們即將結束自己的想象,結束時,對自己說一段堅定的話:
「我設定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積極的思想和行動使我成功。」
自我暗示的成功例子
暗示是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他的思想、行為與自己的意願相符合。暗示分為他人暗示、自我暗示、行為暗示、環境暗示、言語暗示等。從作用上講,有積極暗示與消極暗示之分。如孩子上床睡覺前,母親關照他:「玩了一天,當心尿床。」果然被母親說中了。這屬於消極的言語暗示。有個人特別怕下水井的蓋子,生怕掉下去。後來心理指導者讓他在接近井蓋時用「男子漢區區井蓋何以害怕!」的話語鼓勵自己,然後站在井蓋上講十遍,跳十次,結果這種緊張消失了。這就是積極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對人的心理作用很大,有時甚至會創造奇跡。二戰前蘇聯一位天才的演員N·H·畢甫佐夫,平時老是口吃,但是當他演出時克服了這個缺陷。所用的辦法就是利用積極的自我暗示,暗示自己在舞台上講話和做動作的不是他,而完全是另一個人—劇中的角色,這個人是不口吃的。
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一個人可以突然變得耳聾眼瞎。這種視力的喪失不是因為視神經受損,而僅僅是由於大腦管理視覺的那個區域的機能受到擾亂。這種病人的治療也可以用暗示的方法。
當我們要參加某種活動前或面臨競爭之時,注意不要受到消極的環境暗示,言語暗示和他人的行為暗示,而應適當用積極的自我暗示的方法使自己產生勇氣,產生自信,爭取意想不到的效果。消極自我暗示
概述
在心理學上,自我暗示指通過主觀想象某種特殊的人與事物的存在來進行自我刺激,達到改變行為和主觀經驗的目的。其中,消極的自我暗示可誤導個人的判斷和自信,使人生活在幻覺當中不能自拔,並做出脫離實際的事情來。消極的自我暗示還可使人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形成某種心理定勢的作用,為人處事偏聽誤信,憑直覺辦事。個案
袁世凱因迷信而形成「九五尊相」自我暗示
袁世凱從小就十分迷信,做事經常看相問卦,測算風水。1909年春,袁世凱在謫居的時候,曾找許長義為他算命。許瞎子掐算一番后對袁說,他會在辛亥年八月轉運,並官位更高。辛亥年八月(1911年10月)南昌起義爆發,袁世凱不久出山,並出任內閣總理。民國五年(1916年),袁世凱為自己誘騙革命黨讓賢,逼使清皇室退位及武力征服全國等一系列成果而忘乎所以,妄想步拿破崙之後塵,由民國總統而變為帝國皇帝。
實際上,袁世凱的稱帝思想不是一日形成的,而是在接受了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暗示后形成的。這些心理暗示又進一步形成特定的心理作用,它嚴重誤導了袁世凱對自我的清醒認識及對時局的準確判斷,做出了誤國誤己的事情!
在心理學上,自我暗示指通過主觀想象某種特殊的人與事物的存在來進行自我刺激,達到改變行為和主觀經驗的目的。其中,消極的自我暗示可誤導個人的判斷和自信,使人生活在幻覺當中不能自拔,並做出脫離實際的事情來。消極的自我暗示還可使人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形成某種心理定勢的作用,為人處事偏聽誤信,憑直覺辦事。
袁世凱生下來就自命不凡,早年雖曾有過一段坎坷,中年發跡后升遷很快,辛亥革命成功使他由清政府的總理大臣躍居民國大總統,其自命不凡到了極點!可惜的是,袁世凱沒有將自己的成就看做是時代的恩賜,而是歸功於個人命數的轉變。所以,他當上總統后就更加痴迷於堪輿學的指點。僅在1913-1914年間,他就曾找過賈興連、張振龍、郭三威、張曉初等人為他算命,求證自己有無「龍興之運」。
賈興連是山東人,他奉承袁世凱有「九五尊相」,卻指出新華宮(袁的辦公與居住地方)門皇氣散而不聚,建議在新華門左側修一廁所,以聚收污氣,並助龍運。袁世凱後來果真在新華門左側修一廁所,這一度成為民國的笑談。張振龍又名張鐵嘴,他看了袁世凱的生辰八字后也奉承說:「此人大貴,有『九五尊位』,不登位將有負上蒼。」袁得知后十分喜悅,先是命人獎賞他500大洋,后又命人將他密殺,以防泄露天機。
由於這一系列迷信活動,袁世凱逐漸形成了強烈的自我暗示:自己就是真龍轉世,當登九五尊位,所以認可楊度等人建立「籌安會」來推動帝制。
袁世凱因「九五尊相」自我暗示而備受愚弄
袁世凱自從迷信自己會有「九五之尊」的龍運后,便對自己的「帝相」跡象十分痴迷,竟因此在生活中屢屢受騙。
一日,袁世凱將要就寢,他的一個小妾忽來說看到一條滿身通紅的蛇潛入居仁堂,在樑上纏繞了好幾圈,她還主動提出陪袁世凱去見那條蛇。袁世凱等人來到居仁堂,真的看見一條渾身赤色的蟒蛇,不想那蛇見到袁世凱等人後,一點不害怕,反而溫順地沿著大樑慢慢爬走,到西牆后即不見了,袁世凱對此大為吃驚。其實,這條蛇是袁克定與那個小妾聯手搞的騙局,蟒蛇是從馬戲團借來的。
另有一日,北海的叢林中忽然升起一道火光,平地冒出一堆新土。袁世凱得知后命人挖地三尺,結果發現一塊石碑。當時人們都看不懂,就叫梁士詒來看,他也看不懂,又召古文專家劉師培來解讀。結果發現石碑上的篆文書:龍站玄黃,墜統失綱。庶民不和,洪範憲章。天命攸歸,安吉衣裳。新我華夏,山高水長。這碑文就是說(宣)統失綱,洪(憲)命歸。但事實的真相是,這塊石碑是由袁克定與梁士詒、劉師培合謀偽造的。
1914年,袁氏祖塋守墳人韓誠匆忙趕來京城,向袁世凱報告:曾祖袁保中墳側,夜間不時有紅光出現,形同火炬,照耀四方。此外,袁氏祖塋附近還長出一株紫藤樹,狀似盤龍,長逾丈許。最後,祖墳附近還發現了一塊刻有「天命攸歸」字樣的石塊。袁世凱聞知大喜,即命將此保護起來。其實,這一切也都是急於當太子的袁克定一手導演的把戲。
至此,袁世凱已完全接受了「九五尊相」的暗示。在他心目中,中國社會需要有皇帝來治理,眼下只有他才配當皇上。所以,由民選總統過渡到天佑皇帝只是一步之差,這是他袁某人的歷史使命。可他從來沒有想過,那些奇談怪事都是騙人的把戲,為的是讓他陷入「九五尊相」的圈套!
袁世凱因「九五之尊」的自我暗示而自取滅亡
袁世凱自從形成了「九五尊相」的自我暗示后,就不斷尋求天理的支持。他在請郭三威(郭陰陽)為他察看祖墳時,就曾問:「龍興之運,年數如何?」郭掐算了一番回答:「若稱帝,當應八二之數。」袁世凱再問:「這是八百二十年?還是八十二年?甚至是八年零兩個月?」郭陰陽回答:「帝位長久,事後自知,天機不可泄也!」
袁世凱尋思,自己的朝代綿延八百二十年不大可能,但壽短八年零兩個月也絕無可能,而八十二年則完全有可能,這也恩澤三代人了,所以值得一搏。不想袁世凱一稱帝就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唾棄,只做了八十三天的洪憲皇帝便一病嗚呼。
袁世凱稱帝不僅是貪婪昏聵的結果,也是不良自我暗示的惡果。袁世凱因迷信自己會有「九五尊相」而利令智昏,偏聽偏信,把讒言當真理,將夢幻當現實。到頭來只能是一廂情願,一枕黃粱!
其實,袁世凱為人陰險狡詐,一生曾坑害過無數人。可笑的是,他最後因洪憲稱帝而賠上了自家性命。這,才是他真正的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