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雷尼替丁

雷尼替丁,又名呋喃硝胺,為強效組胺H2受體拮抗劑。作用比西咪替丁強5~8倍,且作用時間更持久。能有效地抑制組胺、五肽胃泌素和氨甲酰膽鹼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主要用於胃酸過多、燒心的治療。

基本資料

藥品名稱

雷尼替丁結構式

  【中文品名】雷尼替丁   【藥效類別】抗消化性潰瘍病葯>H2受體阻滯葯類   【通用藥名】Ranitidine   【別 名】呋喃硝胺,甲硝呋胍,善胃得,胃安太定,Acidex, Antak, Axoban, Azantac, Quantor, Ranacid, Ranibos, Ranidil, Ranilex, Rantin, Restopon, Sostril, Ulsal, Umaren, Vicuran, Zantac, Zantic, Zinetac, Zinetic   【化學名稱】 1,1-Ethenediamine, N-[2-[[[5-[(Dimethylamino)methyl]-2-furanyl]methyl]thio]ethyl]-N'-methyl-2-nitro-

CA登記號

  [66357-35-5]

分 子 式

  C13H22N4O3S   【分 子 量】   314.40

收錄藥典

  JP14[1]

歷史發展

  雷尼替丁與西咪替丁一樣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治療潰瘍病的藥品。由英國葛蘭素(glaxo)公司開發。1976年由英國普賴斯(price)等合成,1979年布拉德肖(bradshaw)闡明其藥理,1980年貝斯塔(berstad)報告用於十二指腸潰瘍有效,1981年上市,在世界近百個國家應用。我國於1985年由上海第六製藥廠生產。[2]

藥物性狀

  常用其鹽酸鹽,為類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性粉末;有異臭,味微苦帶澀;極易潮解,吸潮后顏色變深。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丙酮中幾乎不溶。熔點137℃—143℃。在注XX用含氨基酸的營養液中,置室溫下24小時內可保持穩定,溶液的顏色、pH、藥物含量等,均無明顯變化。[3]

作用功效

  為一選擇性的H2受體拮抗劑,能有效地抑制組胺、五肽胃泌素及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的活性,但對胃泌素及性激素的分泌無影響。作用比西咪替丁強5~8倍,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療效高,具有速效和長效的特點,副作用小而且安全。單次口服80mg后30~90分鐘,平均Cmax為165ng/ml,作用持續12小時。   該品吸收快,不受食物和抗酸劑的影響。口服生物利用度約為50%,t1/2約為2~2.7小時,較西咪替丁稍長。口服后12小時內能使五肽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減少30%。靜注1mg/kg,瞬時血濃度為3000ng/ml,維持在100ng/ml以上可達4小時;以每小時0.5ng/kg速度靜滴后30~60分鐘血濃度達峰值,峰濃度與劑量間呈正相關。大部分以原形從腎排泄,腎清除率為每分7.2ml/kg。   少量被代謝為N-氧化物或S-氧化物和去甲基類似物從尿中排出。24小時尿中回收原形及代謝產物為口服總量的45%,本品與西咪替丁不同,它與細胞色素P450的親和力較後者小10倍,因而不干擾華法林、地西泮及茶鹼在肝中的滅活和代謝過程。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良性胃潰瘍、術后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及卓-艾綜合征等。靜注可用於上消化道出血。[3]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2次,每次150mg,早晚飯時服。維持劑量每日150mg,于飯前頓服。有報道每晚1次服300mg,比每日服2次,每次150mg的療效好。多數病例可於4周內收到良效,4周潰瘍愈合率為46%,6周為66%,用藥8周愈合率可達97%。用於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每日2次,每次150mg,共用8周。對卓-艾綜合征,開始每日3次,每次150mg,必要時劑量可加至每日900mg。   對慢性潰瘍病有複發史患者,應在睡前給予維持量。對急性十二指腸潰瘍愈合后的患者,應進行1年以上的維持治療。長期(應不少於1年)在晚上服用150mg,可避免潰瘍(愈后)複發。吸煙者早期複發率較高。有關資料表明,用藥1年後的複發率:胃潰瘍約25%;十二指腸潰瘍約32%。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可用本品50mg肌注或緩慢靜注(一分鐘以上),或以每小時25mg的速率間歇靜脈滴注2小時。以上方法一般1日2次或每6~8小時1次。   在腎功能不全者,本品的血漿濃度升高,t1/2延長。因而,當病人肌酐清除率<50ml/分時,劑量應減少一半。老年人的肝腎功能降低,為保證用藥安全,劑量應進行調整。[3]

注意事項

  (1)疑為癌性潰瘍患者,使用前應先明確診斷,以免延誤治療。   (2)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8歲以下兒童禁用。   (3)靜注後部分病人出現面熱感、頭暈、噁心、出汗及胃刺激,持續10佘分鐘可自行消失。有時在靜注部位出現瘙癢、發紅,1小時后消失。有時還可產生焦慮、XX、健忘等。   (4)對肝有一定毒性,但停葯后即可恢復。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5)男性乳房女性化少見,發生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升高。   (6)可降低維生素B12的吸收,長期使用可致B12缺乏。[3]

相互作用

  (1)雷尼替丁可降低安定在體內的吸收,並可將其血中藥物濃度降低25%,若需要服用時,應至少間隔1小時。   (2)雷尼替丁可減少肝臟血流量,因而與普萘洛爾、利多卡因等代謝受肝臟血流量影響大的藥物合用時,可延遲這些藥物的起效時間,並可增強這些藥物的作用。[2]

主要藥理

藥效學

  動物實驗證明,雷尼替丁具有競爭性阻滯組胺與H2受體結合的作用。抑制胃酸作用,以摩爾計為西咪替丁的5~12倍。因此為強效的H2受體阻滯劑。

葯動學

  口服后自胃腸道吸收迅速,1~2小時血葯濃度即可達峰值,在體內分佈廣泛,且可通過血腦屏障。30%經肝代謝,50%以原形自腎隨尿排出。口服后半衰期為2~3小時,與西咪替丁相似。

葯動學

  口服易吸收,且不受食物及制酸劑的影響。服藥后1~3h達血葯濃度高峰,消除半減期為2~2.5h.蛋白結合率為15%,絕對生物利用度約50%。本品大部分以原形從腎排泄,24h從尿中排出給藥量的45%。與西咪替丁所不同的是本品並不是肝葯酶抑製劑,故不干擾華法林等依靠肝葯酶代謝的藥物在體內的生物轉化。[4]

適用性

  用於治療活動性潰瘍病及高胃酸分泌疾病。靜注本品可使胃酸分泌降低90%,可用於應激狀態時併發的急性胃粘膜損害,和阿司匹林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損傷。對Zollinger- Ellison綜合征,大量的雷尼替丁可抑制高胃酸分泌,促使癥狀緩解。也用於全身麻醉或大手術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返流合併吸入性肺炎。   適用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術后潰瘍、返流性食道炎等。[4]

禁用慎用

  肝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偶見服藥后出現定向力障礙、嗜睡、焦慮等精神狀態。   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婦、哺乳婦女及8歲以下兒童禁用。   該品主要經腎排泄,嚴重腎功能不全時,半減期延長,血葯濃度升高,應注意調整劑量。孕婦及8歲以下兒童禁用。[4]

不良反應

  (1)常見的有噁心、皮疹、便秘、乏力、頭痛、頭暈等。   (2)與西咪替丁相比,損傷腎功能、XX功能和中樞神經的不良作用較輕。   (3)偶見靜脈注XX后出現心動過緩。   (4)少數患者服藥后引起輕度肝功能損傷,停葯后癥狀即消失,肝功能也恢復正常。曾懷疑可能系藥物過敏反應,與藥物的用量無關。   (5)長期服用可持續降低胃液酸度,有利於細菌在胃內繁殖,從而使食物內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形成N-亞硝基化合物。   靜注后可能出現頭暈,噁心,出汗及胃腸道刺激或不適。靜注部位有時出現瘙癢,發紅,1小時后可消失。可產生焦慮,XX,健忘等。可引起肝損害,間質性腎炎,停葯后可恢復。男性乳房女性化少見,但隨年齡增加而增多。可降低維生素B12的吸收,長期服用可致B12缺乏。   靜脈注XX後部分患者可出現噁心、出汗、面部灼熱感等。口服后偶見輕微頭昏、便秘、嗜睡、腹瀉等不良反應,但一般不影響繼續治療。   心血管系統:該品可引起突發性的心律不齊、心動過緩、心源性休克及輕度的房室阻滯。一般情況下,沒有先兆。雖然對膽鹼能神經介質比較敏感的病人可能有預兆,但對於危重病人,服用雷尼替丁需要進行心臟功能監護或同時服用阿托品以預防。   神經系統:較多的報告是頭痛,有時比較嚴重。但由於本品可透過血腦屏障,造成可逆性的神志不清、精神異常、行動異常、激動、失眠。   造血系統:粒細胞減少、血小板計數減少是常見的不良反應。健康情況不佳的病人,服用本品可能觸發血液情況的更進一步惡化。   消化系統:便秘、腹瀉、噁心、嘔吐、腹痛,也偶見有胰腺炎的報告。   其他:風疹、支氣管哮喘、發熱、過敏性休克、一過性氨基轉移酶升高、腎功能損傷等。減少用量或停葯,癥狀均可好轉或消失。[4]

新用途

  臨床發現,雷尼替丁在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等疾病時也有好的療效。   複發性口腔潰瘍   運用雷尼替丁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一般1~2天內止痛,3~5天內愈合,總有效率為100%,而用甲硝唑等治療的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5%,有顯著的差異。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2次/天,或者用雷尼替丁研成細末,直接塗在潰瘍面上,3次/天,直至癥狀消失止。   流行性腮腺炎   有人應用雷尼替丁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效果顯著,療效明顯優於用嗎啉呱治療的對照組。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毫克/千克體重·天,分2次服,連續服藥3天。若發熱過高,可配合物理降溫。   潰瘍性結腸炎   運用雷尼替丁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總有效率為95%。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每日早、晚各1次,連續服用3月。   XX胃炎   應用雷尼替丁治療XX胃炎患者,多在一周內獲得顯著療效,總有效率為87%,而對照組總有效率僅為33%,兩組對照差異非常顯著。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晚各1次,溫開水送服,5周為1個療程。   嗜酸性筋膜炎   應用雷尼替丁治療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療效滿意。一般用藥1個月即可顯效,半年後皮損局部得到恢復。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中、晚各服1次,溫開水送服。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口服雷尼替丁用於治療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患者,效果顯著,其中癥狀緩解率為76%,治療組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2次/天,療程為6周。   慢性腹瀉   該病可能導致腸壁肥大細胞增多,受刺激后釋放組胺,引起腸道局部充血、水腫、平滑肌痙攣而出現的腹瀉。雷尼替丁可以通過抑制組胺釋放而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多數患者1周內即可大便成形,次數減少,而獲得痊愈效果。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中、晚各1次,溫開水送服。   單純性皰疹   用雷尼替丁治療單純性皰疹,一般塗用3~5次后疼痛消失,早期病例不出現水皰,已有水皰者水皰乾涸,均在2天內結痂。另有人用雷尼替丁治療單純性皰疹29例,均在用藥2~4天內全部獲得治愈。且愈后未見瘢痕發生。用法:取雷尼替丁膠囊(150毫克)1粒,將其粉末溶解于水中,製成溶液后外塗于患處,1~2小時換藥1次。   蕁麻疹   有人應用雷尼替丁治療蕁麻疹,效果滿意,用藥1療程后顯效率為80%,總有效率為90%。方法:取5%雷尼替丁霜劑,敷貼于神闕、風池、血海穴,每穴50毫克,外蓋3.5~6平方厘米膠布,每3天換藥1次,2次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至癥狀消失止。   血友病   應用雷尼替丁治療血友病,可使血漿Ⅷ因子或Ⅸ因子濃度增加,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用藥后12小時可止血。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晚各1次。小兒用量按年齡遞減,療程為15天。另有人用雷尼替丁持續維持治療,亦獲佳效。[5]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三位OL出鏡教你擺平肌膚問題
  • 小腳丫愛出汗,父母應該如何悉心護理
  • 公園公廁掛鎖 晨練老人難「方便」
  • 血管"地溝油"易致奪命胰腺癌--健康資訊-
  • 糖有好壞,脂有多少——膳食如何影響糖脂代謝?
  • 臉上毛孔粗大怎麼辦
  • 花草語茶是種什麼茶啊???
  • 羊肉做法
  • 露得清的潤唇膏怎麼旋轉不下去
  • 為什麼人睡覺了會冷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