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
詞目:服藥
拼音:fú yào
基本解釋
[take medicine] 吃藥
「服」的本義無吃之意思,只有與葯聯繫在一起,才具有這層含義,或用作一服(帖)葯之意。服字詞義的演變,頗能說明一些問題。《正字通》釋「服,衣服,身所佩服也」。因此,服之本意,與佩通,常佩服同稱。
故而「服藥」、「一服藥」這一特殊含義,可能與早期藥物使用方式有關。《山海經》中所記載的藥物可分為幾類:(1)佩或服而有效者,(2)食而有效者,(3)現而兆吉凶者,(4)有害者。如果十八卷的《山海經》的卷次排列表明了寫作上的的間順序或出現的時代早晚(人們認定此書非一時一人之作),那麼,前幾卷中許多藥物都是以「佩」或『服」的方式使用的,後面卷次中食用的明顯增多。這似乎可以大膽推斷,早期佩和服也許是用藥的一種主要方式。當然,這隻是一種基於常理的推測而已,尚缺乏充足的依據。
詳細解釋
1. 服食藥物。語本《禮記·曲禮下》:「醫不三世,不服其葯。」《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病有六不治……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若必待瘧發而後服藥調理,則既晚矣。」 王西彥 《一個小人物的憤怒》:「提起服藥,站在旁邊的女人就對 馬希賢 先生扮著懊喪無助的臉色。」
2. 指服丹藥以修煉。
唐 皇甫冉 《送韋山人歸鍾山所居》詩:「服藥顏雖駐,耽書癖已成。」
3. 宦官初閹。
宋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宦者服藥》:「凡宦官初閹名曰服藥,則以名字申兵部,看命則看服藥日時,全不用始生日時,故常擇善良日時乃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