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紅腫

詞典解釋

  red and swollen; inflamed   紅腫 hóngzhǒng   由於局部血管擴張及血液過多而引起的一部分皮膚的發紅腫脹。   皮膚很腫也很紅。   紅腫的英文翻譯 1.Redness

腳蘚紅腫

病理

  腳癬是由絲狀真菌侵入足部皮膚而引起的皮膚病,它常在腳趾下麵皮膚(特別是第四趾與第五趾)及腳趾間的皮膚處發生。串門換鞋,或別的原因接觸到患者腳部脫落的皮膚,那麼你也可能遭到感染。

癥狀

  紅腫、脫皮、發癢,並且發出特殊的臭味。汗或水使得皮膚上層變白及潮濕,以致腳的其他部分也會受到影響。腳癬具有輕度的傳染性。雖然刺癢難受,但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危害。

宜與忌

  1.保持足部清潔、乾燥,勤洗腳,勤換鞋襪。在淋浴或在游泳以及洗腳之後,要細心地將腳趾縫擦乾。要穿具有吸水性的自然棉襪,穿鏤孔涼鞋或有透氣孔鞋面的鞋子,保持皮膚乾燥。   2.腳多汗及經常穿長筒靴、膠鞋者,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3.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4.洗用外用藥宜兩葯交替使用,同一種葯不宜久用。痊愈后,每周塗藥1次,天熱更宜堅持。   5.治療腳癬時,不宜接觸肥皂等鹼性物質,以免使藥效降低。   6.腳癢時,用熱水燙腳的習慣不可取,因其容易擴散癬症,甚至引發淋巴管炎。   7.不要與人共用毛巾或腳墊,以免感染他人。

名家妙方

  1.杏李根30克,石榴皮30克,大飛揚12克,透骨草20克。煎水后,外熏蒸雙足。   2.艾葉60克,蒜頭20克,劉寄奴根20克,米糠12克。煎后浸泡雙足,每次15分鐘。   3.斷腸菜30克,虎耳草30克,馬齒莧30克,淘米水250克。將藥物煎后加熱,浸泡雙足。   4.酒藥花葉數張。感想末,加白礬少許,擦患處,或取鮮葉揉爛擦患處。   5.馬尾黃連15克,黃柏30克,新鮮豬膽1個,冰片1克。先將馬尾黃連、黃柏水煎成糊狀,去渣,再下豬膽汁,微火煎1~2分鐘,離火,待溫加冰片攪勻,每晚擦患處。   6.樟腦15克,黃蠟30克。將黃蠟加熱,攤在消毒的紗布上。樟腦為末,撒在黃蠟面上,貼患處。每日或隔日換1次。   7.土大黃120克,枯礬30克,共為細末,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調上。   8.蚌蛤粉干搽之。   9.烏韭全草水煎熏洗。   10.藿香正氣水1瓶。先將患足置於溫熱水中浸泡洗凈,擦乾,再將藿香正氣水塗于趾間患處,早、中、晚各1次。5天為1療程。   11.土荊皮根90克,白酒250毫升。酒浸一周后外搽患處。   12.鐵鏽、米醋各適量。鐵鏽研細,用米醋配成60%溶液(呈棕紅色)。使用前將手腳洗凈,以棉球蘸醋銹液塗患處,每日1次。   13.川黃連(碎)、升麻各30克,五倍子(碎)45克,75%酒精500毫升。上藥放入酒精浸泡4~6日,濾出藥渣;藥渣可再用75%酒精浸泡(以浸沒藥渣為準),1周后即可將藥渣濾除。先用消毒棉抹乾患處,敷上浸有藥液的紗布,每隔2~4小時換藥1次。   14.木瓜、甘草各30克。上藥水煎去渣,晾溫后洗腳5~10分鐘,每日1劑。   15.藿香25克,生大黃2克,黃精、明礬各10克。上藥以白醋500克浸泡24小時,煮沸冷卻。用此液浸洗患部3~4小時,用藥期間5天內不接觸鹼性物質如肥皂、石灰等。   16.葛根、白礬、千里光等量。上藥烘乾,研末密封包裝,每袋40克。每晚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3000毫升混勻,將患腳置於藥水中浸泡20分鐘即可。7日為1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它藥物。   17.生地60克,當歸15克。水煎服,也可用藥液浸患處。   18.鮮飛揚草90克,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3~5天,取浸液外擦。

西藥治療

  1.有繼發感染時,首先全身應用抗菌素。   2.有皰型可用3%硼酸溶液或1/1000的醋酸鉛浸泡,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擦爛型可先外用軟膏類藥物如復方苯甲酸軟膏、硫磺水楊酸軟膏,亦可外用霉克、孚琪或1%物質比萘芬軟膏等。   3.對於頑固難治的皮膚癬菌感染可給予口服藥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食療

  1.陳醋100毫升,加200毫升水熬開,倒入洗腳盆里,溫度在40~50℃時攪拌后浸泡患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   2.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于患處,約10分鐘左右將其擦去,再塗睛些金黴素眼膏,兩天1次,連用3次可愈。   3.蔥頭14根,白蜜120克。共搗爛為泥,擦患處。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烹調肉類時別用不粘鍋
  • 老人乘公交宜避開高峰
  • 小寶寶患感冒,盡量別輸液!
  • 8大常見祛痘誤區糾正方案
  • 10分鐘 輕鬆讀懂美白說明書
  • 怎樣煮雞蛋才不會裂呢?
  • 鼻塞卻沒有鼻涕
  • 白糖是怎樣形成的?
  • 粗糧 有什麼好吃的做法么?
  • 放屁對身體的益處有那些?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