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
石榴:(學名:Punica granatum),別名安石榴、海榴,石榴科石榴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針狀枝,葉呈長倒卵形或長橢圓形,無毛。花期5-6月,多為硃紅色,亦有黃色和白色。漿果近球形,果熟期9-10月。外種皮肉質半透明,多汁;內種皮革質。原產于伊朗及其周邊地區。懷遠縣的石榴品種白花玉石籽因核軟,甜度高,花朵潔白,果實淡綠,籽粒明如翠玉而著名。性味甘、酸澀、溫,具有殺蟲、收斂、澀腸、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實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植物介紹
石榴(20張) Pomegranate石榴是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實。原產于西域,漢代傳入中國,主要有瑪瑙石榴、粉皮石榴、青皮石榴、玉石子等不同品種。成熟的石榴皮色鮮紅或粉紅,常會裂開,露出晶瑩如寶石般的子粒,酸甜多汁,雖吃著麻煩,卻回味無窮。因其色彩鮮艷、子多飽滿,常被用作喜慶水果,象徵多子多福、子孫滿堂。石榴成熟于中秋、國慶兩大節日期間,是饋贈親友的喜慶吉祥佳品。石榴能消除女性更年期障礙。形態特徵
石榴(Pomegranate)是一種奇異的漿果。外種皮肉質半透明,多汁;內種皮革質。 陽作仁原創石榴花枝葉圖冊(20張) 石榴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在熱帶則變為常綠樹。樹冠叢狀自然圓頭形。樹根黃褐色。生長強健,根際易生根櫱。樹高可達5-7米,一般3—4米,但矮生石榴僅高約1米或更矮。樹榦呈灰褐色,上有瘤狀突起,干多向左方扭轉。樹冠內分枝多,嫩枝有棱,多呈方形。小枝柔韌,不易折斷。一次枝在生長旺盛的小枝上交錯對生,具小刺。刺的長短與品種和生長情況有關。旺樹多刺,老樹少刺。芽色隨季節而變化,有紫、綠、橙三色。葉對生或簇生,呈長披針形至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8厘米,寬1-2厘米,頂端尖,表面有光澤,背面中脈凸起;有短葉柄。花兩性,依子房發達與否,有鍾狀花和筒狀花之別,前者子房發達善於XX結果,後者常凋落不實;一般1朵至數朵著生在當年新梢頂端及項端以下的葉腋間;萼片硬,肉質,管狀,5-7裂,與子房連生,宿存;花瓣倒卵形,與萼片同數而互生,覆瓦狀排列。花有單瓣、重瓣之分。重瓣品種雌雄蕊多瓣化而不孕,花瓣多達數十枚;花多紅色,也有白色和黃、粉紅、瑪瑙等色。雄蕊多數,花絲無毛。雌蕊具花柱1個,長度超過雄蕊,心皮4-8,子房下位,成熟后變成大型而多室、多子的漿果,每室內有多數子粒;外種皮肉質,呈鮮紅、淡紅或白色,多汁,甜而帶酸,即為可食用的部分;內種皮為角質,也有退化變XX,即軟籽石榴。果石榴花期5-6月,榴花似火,果期9—10月。花石榴花期5-10月。石榴花
石榴
石榴(8張)。 。生態習性
喜光、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喜濕潤肥沃的石灰質土壤、花期5-7月。重瓣的多難結實,以觀花為主; 單瓣的易結實,以觀果為主。萼革質,漿果近球形,秋季成熟。種子肉質層供鮮食或加工成清涼飲料,果皮入葯,性溫,味酸澀,有澀腸、止血、驅蟲之功效。產地分佈
石榴原產于伊朗、阿富汗等國家。今天在伊朗、阿富汗和亞塞拜然以及喬治亞共和國的海拔300-1000米的山上,尚有大片的野生石榴林。石榴是人類引種栽培最早的果樹和花木之—。現在中國、印度及亞洲、非洲、歐洲沿地中海各地,均作為果樹栽培,而以非洲尤多。美國主要分佈在加利福尼亞州。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把石榴作為國花,在50萬平方公里國土上,不論是高原山地、市鎮鄉村的房舍前後,還是海濱城市的公園、花園,石榴花栽種特多。石榴在原產地伊朗及附近地區分佈較廣,選育了不少優異品種。石榴(17張) 石榴傳入中國后,因其花果美麗,栽培容易,深受人們喜愛。它被列入農曆5月的「月花」,稱5月為「榴月」。 現在中國南北各地除極寒地區外,均有栽培分佈。 石榴建園時的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為宜,ph值在4.5--8.2之間均可,耐澇力一般。其中以陝西、安徽(以懷遠的石榴最為出名)、山東、江蘇、河南、四川、雲南及新疆等地較多。京、津一帶在小氣候條件好的地方尚可地栽。 在年極端最低溫平均值-19℃等溫線以北,石榴不能露地栽植,一般多盆裁。 石榴在全國部分地區有分佈,可食用的名品有陝西臨潼石榴,有白皮甜石榴,子粒似雪如玉,多漿,極甜;有紅酸石榴,子粒水紅晶瑩,味酸;還有雲南蒙自縣青殼石榴,四川青皮石榴,山東棗莊軟子石榴,安徽淮北百子糖石榴,廣西胭脂紅石榴等。 中國石榴以產果為主的重點產區,有陝西省的臨潼、乾縣、三原等,安徽省的懷遠、蕭縣、濉溪、巢縣等,山東省的棗莊等,江蘇省的蘇州、南京、徐州、邳縣等,雲南省的蒙自、巧家、建水、貢呈等。新疆葉城石榴,果大質優,比較出名;四川會理盛產青皮、紅皮軟籽石榴,食用時籽也可嚼食,減少了吃石榴的麻煩,會理石榴唐朝時期即為皇帝御定貢品,每年由南詔王送入宮中,舉世聞名。 更是以安徽懷遠的石榴最好,俗語說:懷遠的石榴、碭山的梨。石榴的用途
果實可供食用;果皮及根皮有收斂止瀉、殺蟲作用;也可作黑色染料;葉炒后可代茶葉。 石榴既可觀花又可觀果。小型盆栽的花石榴可用來擺設盆花群或供室內觀賞,大型的果石榴可栽在大盆內,在花卉裝飾中作立體陳設或作背景材料。 醫用:用於滑瀉,久痢,等症。石榴的種類
石榴為石榴科石榴屬植物,作為栽培的只有一個種,即石榴。另外,在印度洋的李克特拉島,曾發現石榴屬的一個野生種,命名為亨克特拉野石榴,無栽培價值。石榴經長期的人工栽培和馴化,已出現了許多變異類型,現有6個變種: (1)白石榴:花大,白色。 (2)紅石榴(重瓣石榴):又稱四瓣石榴,花大、果也大。畫家溫澤輝書畫作品
(3)重瓣石榴:花白色或粉紅色。 (4)月季石榴(四季石榴):植株矮小,花小,果小。每年開花次數多,花期長,均以觀賞為主。 (5)墨石榴:枝細軟,葉狹小,果紫黑色,味不佳,主要供盆栽觀賞用。 (6)彩花石榴(瑪瑙石榴):花雜色。栽培技術
繁殖培育
石榴較耐瘠薄和乾旱,怕水澇,生育季節需水極多栽培 石榴的栽培主要有園林栽培、果樹栽培、盆景和盆栽栽培等方式。 常用扦插、分株、壓條進行繁殖。 扦插,春季選二年生枝條或夏季採用半木質化枝條扦插均可,插后15~20天生根。分株,可在早春4月芽萌動時,挖取健壯根櫱苗分栽。 壓條,春、秋季均可進行,不必刻傷,芽萌動前用根部分櫱枝壓入土中,經夏季生根后割離母株,秋季即可成苗。露地栽培應選擇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場所。生長過程中,每月施肥1次。需勤除根櫱苗和剪除死枝、病枝、密枝和徒長枝,以利通風透光。盆栽,宜淺栽,需控制澆水,宜干不宜濕。生長期需摘心,控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形成。栽培知識
1.栽植秋季落葉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或換盆。地栽應選向陽、背風、略高的地方,土壤要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盆栽選用腐葉土、同土和河沙混合的培養土,並加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栽植時要帶土團,地上部分適當短截修剪,栽后澆透水,放背陰處養護,待發芽成活后移至通風、陽光充足的地方。 2.光照與溫度光照和溫度是影響花芽形成的重要條件。生長期要求全日照,並且光照越充足,花越多越鮮艷。背風、向陽、乾燥的環境有利於花芽形成和開花。光照不足時,會只長葉不開花,影響觀賞效果。適宜生長溫度15 -20℃,冬季溫度小宜低於- 18℃,否則會受到凍害。 3.澆水與施肥石榴耐旱,喜乾燥的環境,澆水應掌握「干透澆透」的原則,使盆土保持「見干見濕、寧干不濕」。在開花結果期,不能澆水過多,盆土不能過濕,否則枝條徒長,導致落花、落果、裂果現象的發生。雨季要及時排水。地栽石榴、盆栽石榴均應施足基肥,然後入冬前再施1次腐熟的有機肥,然後每年入冬前再施1次腐熟的有機肥,對幼樹應在距樹1米處環狀溝施,老樹則放XX狀溝施,深度為20厘米。盆栽石榴應按「薄肥勤施」的原則,生長旺盛期每周施1次稀肥水。長期追施磷鉀肥,保花保果。 4.整形修剪由於石榴枝條細密雜亂,因此需通過修剪來達到株形美觀的效果。一般石榴可修成獨干圓頭或平頭狀;還可修成叢狀開張形;也可製作盆景石榴。採用疏剪、短截,剪除乾枯枝、徒長枝、交叉枝、病弱枝、密生棱。夏季及時捕心,疏花疏果,達到通風透光、株形優美、花繁葉茂、碩果累累的效果。防病蟲害
主要應著重於坐果前後兩個時期,前期防蟲,後期防病害。石榴樹從4月底到5月上、中旬易發生刺蛾、蚜蟲、蝽象、介殼蟲、斜紋夜蛾等害蟲。坐果后,病害主要有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 坐果前防治 用33%水滅氯乳油12ml(1支),稀釋1500倍,噴施在石榴樹正反葉面上。如果間隔3--5天仍發生蚜蟲,可用2.5%撲虱蚜可濕性粉劑10g稀釋1500倍噴灑正反葉面,以後每隔7--10天交叉用藥噴灑一次,效果極佳。每年6--7月份是石榴樹發生桃蛀螟的高峰季節,若不及時防治,對石榴樹危害極大。石榴果被桃蛀螟蛀后,遇高溫多雨,蛀洞被灌進水,會使石榴慢慢爛掉,損害率達60%以上。這時要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釋800倍與泥混合糊上花柄,或用敵殺死、功夫2000倍液進行噴灑。為避免桃蛀螟寄生傳播,應將石榴果周圍的葉片摘除掉。 噴施敵殺死、殺滅菊酯、等防治刺蛾、蚜蟲; 殺撲磷、毒死蜱等防治介殼蟲,效果良好。 病害防治 石榴樹夏季要及時修剪,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發生。坐果后,病害主要有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每半月左右噴一次等量式波爾多液200倍液,可預防多種病害發生。病害嚴重時可噴退菌特、代森錳鋅、多菌靈等殺菌劑。 注意 防治石榴樹蟲害不要用氧化樂果和敵敵畏農藥,因石榴樹對這些農藥敏感。花期不要用甲胺磷、久效磷,這些農藥易傷蜜蜂,影響授粉,降低坐果率。成熟採收
石榴每年開3次花,故有3次結果,一般以頭花果或二花果發育良好。應根據品種特性、果實成熟度及氣候狀況等分期及時採收。石榴果實成熟的標誌是:(1)果皮由綠變黃,有色品種充分著色,果面出現光澤。(2)果棱顯現。(3)果肉細胞中的紅色或銀白色針芒充分顯現。(4)籽粒飽滿,果實汁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該品種固有的濃度。成熟果雨前採收,陰雨天氣禁止採收。 用扦插或分株繁殖的苗木,栽植3-4年開始結果,而用種子繁殖的實生苗需10多年才能開花結果。盆景的製作
石榴花大色艷,花期長,從麥收前後一直開到10月份,石榴果實色澤艷麗。由於其既能賞花,又可食果,因而深受人們喜愛,用石榴製作的盆景更是倍受青睞。 (一)品種及花盆的選擇 以觀花為主,應選擇花大、色澤鮮艷、復瓣品種,如大花石榴等;以觀果為主,則可選果形美麗的紅色品種,如泰山紅石榴等,也可根據個人喜好或需要而定。花盆選擇以泥瓦盆為好,因其排水透氣好,有利石榴生長,其缺點是不太美觀,容易破損,而塑料盆、瓷釉盆等外形美觀,花樣繁多,但透氣排水性較差,可視情況選擇。盆的大小要根據苗木的大小來定。 (二)培養土的配製 盆栽石榴土壤,要求疏鬆通氣,保肥蓄水,營養豐富。可按園田表土3份、腐葉土3份、廄肥2份、細沙2份混勻即可,或者按馬糞、園土、細沙各1/3的比例混合配成培養土,堆成堆用塑料薄膜蓋嚴,高溫殺菌15—20天,過篩后裝盆。 (三)上盆定植 于春季萌芽前,用瓦片蓋住花盆的底漏,然後裝土,約裝花盆的2/3,將土堆成丘狀。選擇根系完整,鬚根多,樹型好的苗木,將根系舒展的放進盆內,繼續裝土,邊裝土邊將苗輕輕向上提起,以便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盆土不可過滿,根莖與土壤表面平,將土壓實,澆透水,待水滲下后,用干土覆蓋表面保墒,置與半陰處,一般發芽前不要澆水以利升溫生根。 (四)盆景的造型和製作技術 盆景依其選材和加工方法不同,主要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如棗莊嶧城石榴盆景則以樹樁盆景為主,它以石榴樹為主體,有時也用山石等作襯製作成優雅奇特的石榴盆景,主要觀賞榴樹各種造型的姿態以及干、花、果與枝葉等的特色。通過雕刻、綁拉、扭梢、修剪、摘心、抹芽、剝皮、剖傷、彎折等藝術加工和精心培育,長期控制生長發育,造成咫尺山林之勢,蒼老古樸之態的石榴盆景。主石榴盆景
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1、直乾式:主幹巍然挺直,亭亭玉立,在20—30cm的高度進行分枝,瀟灑透逸。 2、斜乾式:主幹向一側傾斜,枝葉分佈自然有序,樹型均衡中有動勢,比主幹直 立形更有詩意。 3、曲乾式:主幹扭曲,樹形富有變化,但不能過分彎曲,如彎曲次數過多,反而 失去了美感。 4、卧乾式:樹榦主要部分橫卧盆面,似雷擊風倒之木,樹形蒼老古怪,富有野趣。 5、懸崖式:主幹虯曲下垂,似向下生長的蒼松或蘿藤。 6、枯乾式:主幹部分枯朽而枝葉仍然繁茂,如枯木逢春。 7、雙乾式:一木雙干,宜一高一低,一俯一仰造型才顯優美。 8、合栽式:兩株以上的石榴樹,品種多樣,花開果熟,別具風格。 9、附石型:石榴樹栽在石頭縫中,根扎盆土裡,遠看似山岩上長樹,古樸自然生動入畫。 (五)管理技術 1、枝葉管理。當新梢長到10—15cm時進行摘心,控長促花;主幹、主枝以及根莖處萌發的不定芽,影響造型和通風,應及時抹除。為使樹體矮化,在新梢旺長期,可噴2—3次200倍15%的多效唑溶液,有利於控長促花,又可達到縮龍成寸的效果。 2、施肥。石榴喜肥,定植時要施足底肥,生長期內的各個物候期,要多次追肥來補充植株生長所需養分。春季以氮肥為主,秋季以磷鉀肥為主,或用豆餅、雞鴨糞等漚制充分腐熟液,進行澆灌,並在生長期內進行3—5次葉面噴肥,噴施濃度為0.3%—0.5%的磷酸二氫鉀液,以補充土壤施肥。 3、澆水。石榴樹屬耐旱樹種,水多樹易徒長,一般不干不澆,澆水則要澆透,不是雨後施肥,則施肥后一定要澆水。花期和坐果期,保持適當乾旱,以防落花落果。 4、花果管理。石榴喜歡陽光充足且溫暖的環境,每天光照時數最小要在4小時以上才能開花,在整個生長發育期,花盆都要置於陽光充足通風處。花芽分化期,要使盆土保持適當乾旱,有利花芽形成。花期要盡量避免噴葯,為提高坐果率,可在花期噴0.3%的硼砂溶液,或人工輔助授粉。方法是在花期每天上午10點前,摘下已完全開放的鍾狀花,對準筒狀花的柱頭輕敲一下,每朵鍾狀花可授15—20朵筒狀花,坐果率可提高50%以上。其他栽培管理和病蟲防治可參照大田管理進行。栽培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石榴在和田地區儘管栽培歷史較長,分佈地域廣,維吾爾農民在歷史上就有栽培石榴的優良傳統,石榴栽培多是房前屋后或樹旁。但一直未被人們重視。隨著改革開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石榴的經濟價值,栽培價值才逐漸被人們所關注。現石榴的栽培面積逐漸擴大,栽培上已由過去的粗放栽培邁向品種區域化、早期豐產技術,病蟲害防治等的研究。在和田地區石榴栽培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制約生產發展的問題: 1、品種良莠不齊,產量低而不穩,特別是劣種較多,直接影響石榴的產量和品質,在擴大栽培面積的同時,仍然存在不顧優良品種,土壤條件和管理措施。 2、管理粗放,單產較低,和常見果樹相比,石榴的生產管理技術水平還差,如肥水趕不上,修剪不合理或不修剪。 3、深加工技術不夠完善。 4、資源的利用及優良品種的培育工作還有很大差距。 隨著石榴栽培面積的擴大和市場的需要,生產上必須嚴密關註上述問題和可能發生的其它情況,使這一種樹能夠產生出更大的經濟效益。石榴裂果的防治措施
第一、在果實生長前期的5—7月份,應進行多次灌水,保持土壤的最適濕度,並在灌后覆草或覆膜保墒,使果實勻速生長。 第二、在果實生長的後期(8—9月份雨季),要停止灌水,及時要排除多餘的水,保持土壤適中的濕度,防止果實因吸收過多的水分而裂果。 第三、採取幼果套袋措施,既能防止病蟲危害,又能使果袋內保持較好的濕度,使果實勻速生長,並防止雨季的雨水直接浸入果實,引起籽粒急速生長,以致脹裂果皮。 第四、及時採收已成熟的果實,防止因吸水過多而脹裂果皮。[1]相關價值
食療價值
1.適宜口乾舌燥者、腹瀉者、扁桃體發炎者;石榴
2.不適宜便秘者、XX炎患者、糖尿病者、實熱積滯者。 食物相剋 石榴不可與西紅柿、螃蟹、西瓜、土豆同食。 若與土豆同時服用,可用韭菜泡水喝下去解毒。 食療作用 石榴性溫、味甘酸澀,入肺、腎、大腸經; 具有生津止渴,收斂固澀,止瀉止血的功效; 主治津虧口燥咽干,煩渴,久瀉,久痢,便血,崩漏等病癥。 石榴食療方精選 酸石榴一個,煅炭存性研末,一日服完,治腸滑久痢;若加紅糖開水送服,治腸風下血。 酸石榴皮,煅炭存性研末,每次服6克,治久瀉不止;若外搽口內,則治口瘡及口內諸瘡出血。 酸石榴皮,水煎或加紅糖服,治赤痢、尿血、鼻出血。 酸石榴皮15至30克,加紅糖適量水煎服,治脾虛腹瀉。 酸石榴皮5克,生山楂10克,共研細末,分兩次,用紅糖沖開水送服,治水瀉。 酸石榴皮研末,每日早晨服6克,開水送下,治久瀉或大便下血。 酸石榴皮15克,小茴香10克,水煎服,治久痢。 酸石榴皮30克,水煎汁,沖玄明粉6克,空腹服下,驅蛔蟲。 石榴樹根去表皮,取二層皮15克(小兒減半),水煎調紅糖服,亦驅蛔蟲。 石榴皮30克,檳榔120克,水煎,早晨空腹一次服完,一小時后再服芒硝15克或大黃6克,驅絛蟲。石榴皮煎湯,冷洗,治黃水瘡。 鮮石榴皮蘸明礬末,擦患處,一日三次,治牛皮癬。 白石榴花七朵,夏枯草10克,水煎服,治肺癰。 白石榴花20克,水煎,分三次飯前服,治痢疾、脫肛。 白石榴皮一個,白蓮蓬一個,水煎服,治月經過多。 石榴花,水煎服,治吐血、咳血或久瀉不止;若用冰糖10克,空腹送服,則治腸熱下血。 紅石榴花研細末,調香油搽患處,治燒燙傷;若用乾粉末撒于傷口,則可止血。 石榴花曬乾研末,吹鼻孔,一日數次,治鼻出血,若加冰片少許吹耳內,則治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