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
一種原產印度的常綠喬木,葉革質,互生;性溫,花小,黃色或淡紅色,成頂生的圓錐花序,產杧果和劣質淡灰色木材。也作為有遊戲名,和一些別稱使用。芒果果實含有糖、蛋白質、粗纖維,芒果所含有的維生素A的前體胡蘿蔔素成分特別高,是所有水果中少見的。其次維生素C含量也不低。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是其主要營養成分。芒果為著名熱帶水果之一,因其果肉細膩,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所以素有「熱帶果王」之譽稱 。
簡介
中文名:芒果 【拼音】mángguǒ 其它名字,也叫杧果、檬果、漭果、悶果、蜜望、望果、面果和庵波羅果。 英文名:mango 西班牙文名:manga 學名:Mangifera indica Linn 又名:檬果、漭果、悶果、蜜望、望果、面果和庵波羅果等等生物學分類:真核生物域(Eukarya)、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無患子目(Sapindales)、漆樹科、杧果屬、芒果種營養與功效
營養成分
芒果果實含有糖、蛋白質、粗纖維,芒果所含有的維生素A的前體胡蘿蔔素成分特別高,是所有水果中少見的。其次維生素C含量也不低。再者,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是其主要營養成分。 每百克果肉含維生素C56.4—137.5毫克,有的可高達189毫克;含糖量14~16%;種子中含蛋白質5.6%;脂肪16.1%;碳水化合物69.3%。主要功效
食用芒果具有益胃、解渴、利尿的功用,成熟的芒果在醫藥上可作緩污劑和利尿劑,種子則可作殺蟲劑和收斂劑。 芒果果肉多汁,鮮美可口,兼有桃、杏、李和蘋果等的滋味,如盛夏吃上幾個,能生津止渴,消暑舒神。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喜歡把芒果製成芒果膠食用,其做法是把芒果煮熟去核過濾,便成為半透明琥珀色的果膠,食之清脆適口,風味別緻。 區別:果實的大小、形狀、色澤、纖維多少、核大小等,是區別芒果品種的主要依據,但芒果的品種、品系很多,過去多用實生苗繁殖,產生了許多自然雜交種,新的品種又不斷地被人工培育出來,如目前菲律賓大學研究人員用人工遺傳方法培育「無核」芒果,已取得初步成績,所以現在全世界約有1000多個芒果品種,且一直都沒有一個完整的品種分類系統。由於品種不同,芒果最大的重達幾公斤,最小的直徑只有兩厘米那麼大;形狀各有不同,圓的、橢圓的、心形的、腎形的、細長的、豐厚的等都有;果皮顏色有青、綠、黃、紅等色;果肉有黃、綠、橙等色;味道有酸、甜、淡甜、酸甜等。特性與特徵
常綠大喬木。葉聚生枝頂,革質,長圓形,長披針形,圓錐花序生枝頂,花小、淡黃色,花后結核果。果大,歪卵形,成熟果黃色。性喜溫暖,不耐寒霜,喜光。在平均氣溫20~30℃時生長良好,氣溫降到18℃以下時生長緩慢,10℃以下停止生長。最適宜的年降雨量範圍為800~2500毫米。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有機質豐富、排水良好、質地疏鬆的壤土和沙質壤土為理想,在微酸性至中性、pH5.5~7.5的土壤生長良好。種類與挑選
種類
芒果(20張) 芒果種類繁多,現在市場上常見到的芒果有以下幾種: 1、重約100克的青芒果,即雞蛋芒; 2、扁圓形的黃芒果,即台農芒; 3、重約500克的長芒果被稱為象牙芒; 4、頭部渾圓,尾部稍有些尖的為紅金龍; 5、還有就是重約50克的腰芒和重約500克的紅皮芒; 其中台農芒和腰芒的質量更好,纖維較多,更細更滑,口感微酸。 芒果果實呈腎臟形,主要品種有土芒果與外來的芒果,未成熟前土芒果的果皮呈綠色,外來品種呈暗紫色;土芒果成熟時果皮顏色不變,外來種則變成橘黃色或紅色。芒果果肉多汁,味道香甜,土芒果種子大、纖維多,外來種不帶纖維。芒果栽培品種經過栽培環境及消費喜好之變遷,可分為土芒果、南洋種、改良種、新興品系等四大類,土芒果僅餘柴檨,南洋種尚有懷特(俗稱象牙)及黑香等,因隔年結果嚴重,鮮有經濟栽植,改良種有愛文、海頓、凱特、聖心…等等,其中以愛文最受歡迎,凱特次之,另有國人自己選育的金煌、台農一號及現在果農自行育種的農民黨(俗稱四季檨)、玉文六號、金興、玉林、慢愛文、金文、紅凱特、金蜜、杉林一號、紅龍、文心、黑香、聖心、懷特等。挑選
無論購買哪種芒果,都要遵從相同原則,就是選皮質細膩且顏色深的,這樣的芒果新鮮熟透。 不要挑有點發綠的,那是沒有完全成熟的表現;對於果皮有少許皺褶的芒果,不要覺得不新鮮而不挑選,恰恰相反,這樣的芒果才更甜。雖然放置了一段時間,但其多餘水分得到蒸發,糖分留在果肉中,所以這個時候的芒果最甜且口感最潤滑。注意事項
此外,每天吃芒果最好不要超過200克,因為芒果是富含蛋白的水果,多吃易飽。另一點,就是芒果熱量高,多食容易上火。芒果的歷史
在樹上沒有熟的芒果(20張) 芒果為漆樹科芒果屬熱帶常綠大喬木,高9到27米,葉為披針形,油綠而發亮,花小而多,紅色或黃色,呈頂生圓錐花序,樹的壽命長的可達幾百年。原產印度及馬來西亞,印度栽培歷史最久,產量最多,占世界產量的80%。芒果的名字來源於印度南部的泰米樂語。野芒果樹的果實不能食用,印度人最先發現這種樹,並栽培成可吃的芒果,還用它來遮蔽熱帶的驕陽,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據傳說,當時有個虔誠的信徒曾將自己的芒果園獻給釋迦牟尼,好讓他在樹蔭下休息。至今,在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寺院里都能見到芒果樹的葉、花和果的圖案。印度教徒認為芒果花的五瓣代表愛神卡馬德瓦的五支箭,用芒果來供奉女神薩拉斯瓦蒂。1556年至1605年期間,莫卧兒帝王阿克巴在德里附近有一個十萬株芒果樹的果園。這樣大規模的芒果樹園在當時是世界罕見的。目前,人們一致認為,第一個把芒果介紹到印度國以外的人是中國唐朝的高僧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有「庵波羅果,見珍於世」這樣的記載。而後傳入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再傳到了地中海沿岸國家,直到18世紀后才陸續傳到巴西、西印度群島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等地,現在,這些地方都有大片的芒果林。中國芒果之鄉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各自喜愛的芒果品種。泰國人常常愛說自己的芒果是世界上最好的,泰國人喜愛一種叫「婆羅門米亞」的芒果,意思是「賣老婆的婆羅門」,傳說有個酷愛芒果的婆羅門竟把老婆賣了買芒果吃,因此得名。印度人把阿方索芒果、佩珊芒果和孟加拉芒果當作珍品。斯里蘭卡人喜愛的是鸚魚芒果和盧比芒果。菲律賓人欣賞的是加拉巴奧芒果,近年來為了做生意,將它改名為馬尼拉超級芒果。 我國芒果的經濟栽培地區有廣東、廣西、海南、四川、福建、雲南、台灣、等省區。栽培最多的是海南省,分佈在陵水、保亭、樂東。東方、昌江、崖縣等,目前,年產約500萬噸。四川的攀枝花市年產量近2萬噸,廣西的南寧、欽州、百色、玉林;雲南的西雙版納、德宏、思茅;福建的安溪、漳州、雲霄、廈門等地均有相當產量的芒果。分佈區域
海南昌江芒果
芒果分佈很廣,世界有70多個國家生產芒果,90%集中在亞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馬來西亞等國;非洲的東部和西部,坦尚尼亞、扎伊爾,美洲的巴西、墨西哥,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夏威夷州等均有栽培。 我國的台灣,廣東,廣西,海南和福建南部,雲南南部、東南部、西南部以及四川攀枝花地區均有芒果種植。除台灣省外約有100個縣(市)有芒果分佈和生產。廣東以湛江、吳川、高州、信宜為主產;廣西以南寧、龍州至百色一帶以及邕寧、博白和平南等主產,其中百色田東獲得國家頒發的「芒果之鄉」稱號;海南主要分佈在儋州、昌江、白沙、東方、樂東、三亞、陵水等縣(市),以海口、瓊山為主產;雲南主要分佈在文山、紅河、玉溪、麗江、昭通、思茅和西雙版納等地(市、州),以景谷、景東、新平、永德、雙江、河口和景洪等縣(市)為主產。生長環境
1.溫度:芒果性喜溫暖,不耐寒霜。世界芒果生產區年均溫在20℃以上,最低月均溫大於15℃。我國能正常生長結果的產區年均溫為19. 8-24. 1℃,但以年均溫21-22℃,最冷月大於15℃,幾乎全年無霜的地區為多。芒果生長的有效溫度為18-35 ℃、枝梢生長的適溫為24-29℃、坐果和幼果生長需大於20℃的日均溫。溫度不足,授粉XX不良,甚至花序枯死或種胚敗育死亡。氣溫高於37℃時,小花和果實產生日灼,低於10℃,新梢及花穗停止生長,5℃以下,幼苗、嫩梢和花穗受寒,0℃左右幼苗地上部、成年樹的花穗和嫩梢、外圍葉片都會受害,嚴重時枯死。-3 ℃以下幼樹凍死,大樹嚴重受凍。 2.光照:芒果為喜光果樹,充足的光照可促進花芽分化、開花坐果和提高果實品質,改善外觀。通常樹冠的陽面或空曠環境下的單株開花多,坐果率高;枝葉過多、樹冠鬱閉、光照不足的杧果同開花結果少,果實外觀和品質均差。可通過整形修翦,改善園內、樹內的光照條件以提高產量和延長盛產期。 3.水分:芒果在年雨量700-2000mm的地區生長良好,華南地區年雨量分佈不均常對生長發育帶來影響。花期和結果初期如空氣過分乾燥,易引起落花落果;雨水過多又導致爛花和授粉XX不良;夏季降雨過於集中,常誘發嚴重的果實病害;採收后的秋旱多影響秋梢母枝的萌發生長。栽培意義
芒果色、香、味俱佳,有果王之稱。果實營養豐富,糖含量高達12%~20%,含蛋白質5.56%,脂肪16.1%,碳水化合物67.29%,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且以維生素A含量最高。此外還含有少量的鈣、磷、鐵及其他礦物質。果實既宜鮮食,又適加工,可滿足消費者對果品多樣化的需要。芒果生長快、結果早,豐產穩產,是果農致富的好樹種。栽培特點
芒果樹
芒果主根粗大,入土較深,側根數量少,且生長緩慢。實生樹榦性明顯,嫁接樹因不同品種,有直立型、也有開展型和中間類型。花芽有純花芽和混合芽兩種,花小,同一花序上有雄花和兩性花兩種。根無自然休眠,幼樹根生長有12月~翌年2月、春梢老熟~夏梢萌發前、夏梢老熟后~秋梢萌發前3次高峰;成年樹只有2個明顯高峰,且與枝梢交替出現,春、夏季根系生長處於低潮。枝梢生長2~3月開始,11~12月停止,有春、夏、秋、冬梢4種梢。花芽分化11月至翌年1月為多,早熟品種11~12月,晚熟品種1~2月。開花,熱帶和早熟品種花期11月~次年2月,南亞熱帶和中熟品種2~3月,晚熟品種3月中旬以後。有2次落果高峰,采前20~30天有采前落果現象。芒果自子房膨大至成熟需110~150天,果實自5月中、下旬~8、9月成熟。 芒果生長要求年均溫20℃以上,最低月均溫15℃以上,枝梢生長適溫24~29℃,坐果和幼果生長需20℃的日均溫,<>37℃時小花和果實產生日灼,<10℃新梢和花穗停止生長,<5℃幼苗、嫩梢和花穗受凍,0℃左右幼苗地上部、成年樹的花穗和嫩梢受害,嚴重時枯死,-3℃以下幼樹凍死,大樹嚴重受凍。芒果為喜光果樹,充足的陽光可促進花芽分化、坐果、果實品質提高和外觀改善。芒果在年雨量700~2000毫米的地域生長良好,但花期和結果初期如空氣過於乾燥,易引起落花落果,雨水過多又引起爛花和授粉XX不良,夏季雨水過多,常誘發病害,秋旱影響秋梢母枝的萌發生長。芒果對土壤的要求宜選擇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有機質豐富,排水良好,pH值5.5~7.5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為宜。 芒果有實生繁殖和無性繁殖,以無性繁殖為好。嫁接的方法有劈接、盾狀補片芽接和枝腹接等,管理與其他果樹繁殖大同小異。芒果主要病害
芒果炭疽病、白粉病、細菌黑斑病、芒果流膠病、芒果蒂腐病。蟲害有:薊馬、芒果扁喙葉蟬、芒果橫線尾夜蛾、芒果葉癭蚊、芒果螟蛾類、芒果象甲類、脊胸天牛和相思擬木囊蛾等。採收、加工、市場
芒果成熟度常根據果皮色澤由青綠變淡黃或紫紅色,果點或花紋明顯,果肩渾圓飽滿,果肉由白色變為黃色或橙黃色,種殼硬化等判斷;同時,還可依果實比重作判斷:果實沉入水中表明已成熟。為了提高果實的商品性,采后常進行分級、保鮮處理和包裝。 芒果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醬、果汁、果粉、蜜餞及各種腌製品。 我國大陸種植芒果面積100萬畝左右,產量60萬~70萬噸;台灣種植芒果面積30萬畝左右,產量21萬噸左右。芒果產量遠不如柑橘、香蕉等,且其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各種製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只要選擇市場需求的優良品種種植,加強采后的保鮮和商品化處理,同時發展加工業,芒果市場前景看好。芒果樹的染料用途
芒果樹皮和樹葉可以提煉天然的植物染料,用於紡織品的染色。吃芒果時要注意的不宜
1。飽飯後不可食用芒果,不可以與大蒜等辛辣物質共同食用,否則,可以使人發黃病,目前,其機理還不清楚,但這是世俗經驗之談。又據現代報道,有因為吃了過量的芒果而引起腎炎的病例,故當注意。 2。芒果葉或汁對過敏體質的人可引起皮炎,故當注意。 3。芒果,是少數富蛋白質的水果,多吃易飽。傳統上說它能益眼、潤澤皮膚,估計是含有胡蘿蔔素的原因。其核亦可作藥用,能解毒消滯、降壓。 4。據中醫食療性味分析,芒果屬於性平味甘、解渴生津的果品。生食能止嘔,治暈船浪,效用與酸話梅一樣。不慣坐船者,飽受顛簸后胸口翳悶,不妨將芒果當「葯」。孕婦作悶作嘔時,可吃芒果肉或以芒果煎水進食。唯一要注意的是,芒果性質帶濕毒,若本身患有皮膚病或腫瘤,應緊記避免進食。 5。「濕」是中醫學上六個致病原因之一。皮膚病如濕疹、瘡瘍流膿,婦科病如白帶,內科病如水腫、腳氣等,都可謂之「濕」,體質帶濕者再進食濕毒食物如芒果,可能會令情況惡化。反而有些人會擔心,吃芒果令青春痘增加,這想法則屬過慮。 芒果未熟時,果蒂部位會有白色汁液滲出,估計這可能是致敏原因。無論如何,虛寒咳嗽(喉癢痰白)者應避免進食,以免令喉頭痕癢。而哮喘患者,亦應遵照醫生咐囑戒吃。其實,不止中醫有此囑咐,西醫也有將芒果列入哮喘忌口清單。根據個人經驗,即使本身沒有敏感者,一口氣吃數個芒果也會實時有失聲之感。謹防芒果性皮炎
芒果為漆樹科常綠喬木芒果樹的果實,其成分中含有單(或二)羥基苯(生漆中就因為含有該抗原而常引起過敏),特別是不完全成熟的芒果還含有醛酸,對皮膚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芒果皮炎」一般發生在接觸到芒果而未及時用水清洗的部位,多見於口周(雙側口角、上下頜或面頰部),皮疹為均勻或不規則分佈的淡紅色斑,紅斑上可見密集而細小的丘疹。上述芒果中的過敏成分,還會跟許多漆科的植物(例如Poisoivy,Poisonoak,poisonsumac等)產生交叉過敏反應.專家建議大家吃芒果時最好將其切成小塊再放入口中,防止接觸臉部。 芒果皮膚炎是屬於一種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所謂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是由於患者的特殊體質,會對於某些接觸到皮膚的物質產生第四型的過敏反應,也就是所謂的遲發性過敏XX,導致皮膚出現濕疹樣的變化。這些會導致過敏的物質就被稱為過敏原,反覆的接觸過敏原會反覆的引起濕疹反應,通常反應會越來越快出現且越來越強。 根據2004年7月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的一篇文章指出,目前已知會引起人類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過敏原已超過3000種,常見的包括染髮劑、金屬、酸痛藥膏或外用藥膏、化妝保養品、防腐劑、衣服質料、水果以及花草樹木等。 芒果皮膚炎是由於患者的特殊體質,會對芒果的樹汁液、樹葉、樹榦、芒果皮過敏。對於初次接觸芒果的人,皮疹可能在六天後才會出現,對於反覆接觸的患者而言,則可能數個小時就會出現。 芒果性皮炎的早期治療一般是用3%硼酸溶液冷濕敷患處,每天2—3次,晚上可以用「尤卓爾」或「膚輕鬆」軟膏塗在患處表面,同時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一些抗過敏的藥物,如撲爾敏、賽庚啶等。如果患者局部癥狀較重,出現大的水皰,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一些皮質性激素藥物治療。另外,在用各種藥物治療的同時,患者要用清涼水洗臉,切忌用熱水、肥皂洗臉止癢,更不能在面部使用各種化妝品、唇膏,以免加重病情。醫生提醒,芒果性皮炎一般病程為一至兩周,曾經患過芒果性皮炎的人,以後不能再吃芒果,否則,不僅容易複發芒果性皮炎,而且病情會一次比一次加重和難治. 除此之外,在2004年3月的國際皮膚科雜誌,報告了一位吃芒果后,產生了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病例。患者對於芒果皮下零點五公分的果肉,作皮膚的過敏原測試時,也和芒果皮一樣呈現陽XX,表示患者不只對芒果皮過敏,也對芒果皮下零點五公分的果肉過敏。 治療方面,芒果皮膚炎就如同一般的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需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口服抗組織胺來止癢,對於嚴重過敏的病患,必須配合短期的口服類固醇治療。 對於預防方面,如果有對芒果過敏這樣特殊體質的人,建議避免接觸芒果的樹榦、莖葉,尤其要避免接觸到芒果樹的汁液,因為其中所含有的過敏原最強。如果要吃芒果時最好請他人代為削皮,以免接觸到果皮上的過敏原。由於有對於皮下零點五公分的果肉過敏的報告出現,建議患者如果要食用芒果,要多削去一些表層的果肉,把芒果切成小片后再少量食用,可以減少過敏的發生,過敏嚴重者最好不要食用。如果一旦過敏性皮膚炎發作,最好儘快尋求皮膚專科醫師的專業治療。 芒果果肉金黃甘美多汁,香氣誘人,益胃止吐。果皮可治濕疹皮炎。但不要與辛辣之物同吃,多吃對人的腎臟有害。食療保健
1、食用芒果具有清腸胃的功效,對於暈車、暈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2、抗癌。據現代食療觀點而言,芒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因此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3、美化肌膚。由於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 4、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芒果含有營養素及維生素C、礦物質等,除了具有防癌的功效外,同時也具有防止動脈硬化及高血壓的食療作用。 5、防治便秘。土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可以促進排便,對於防治便秘具有一定的好處。 6、殺菌。芒果葉的提取物能抑制化膿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同時還具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食療方法
1、治療小便不利。芒果
用料:芒果若干。方法:生食芒果,或是用水浸泡芒果後代茶飲用。 2、治療慢性咽喉炎、聲音嘶啞。用料:芒果1-2個。方法:洗凈后水煎,代茶飲用。 3、治療閉經。用料:芒果片20克,桃仁9克,紅花9克,當歸9克,赤芍9克,熟地30克。方法:將上述用料一同水煎后服用。每日1劑。 4、治療咳嗽痰多。用料:芒果50克,白糖25克,綠茶1克。方法:將芒果去核留皮肉,加水400毫升煮沸3分鐘,加入綠茶與白糖即可。隨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