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
體重body weight為 裸體或穿著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稱量得到的身體重量。在中醫體重為病狀名。身體倦怠沉重。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矣。」
體重控制
體重控制方案可使用4種療法:飲食和營養咨詢,行為治療,藥物和外科手術。 飲食 現在是極少採用傳統的飲食療法;代之以強調改變長期習慣。大多數方案教會顧客怎樣才是安全的,明智的,漸變的吃的方式。改變包括增加複合碳水化物的攝入量(水果,蔬菜,麵包,穀類製品,意大利麵製品),並降低脂肪和簡單碳水化物的攝入量。每天提供400~800kcal極低能量的飲食已不太流行,因為顯而易見病人可快速地恢復他們的體重。標準體重
標準體重的「標準」各國所制定的並不完全一樣。一個國家不同年齡組的標準體重通常是本國經過群體大樣本的調研所得到的,根據人的年齡、身高所計算出的各年齡組人的體重大體範圍,並規定其上下界限。我國國家體委體育科研所就曾對15歲以內兒童的體重值,做過規範化研究,查看這一標準,您就會明白您孩子體重是否標準。異常體重
由於人的體重與許多因素有關,不同人體之間有差異,一天不同的時間內也會有一定變化,加之所處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節、氣候、自身情況的不同,對體重也有一定影響,因而很難完全符合標準體重。也就是說,難以用一個恆定值來表示,而應當是一個數值範圍,我們把這個數值範圍稱之為正常值,一般在標準體重±10%以內的範圍。超過這一範圍,就可稱之為異常體重。標準體重計算方法
成人BMI 法
體重指數 =體重(公斤) 除以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 - 25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少年兒童標準體重
標準體重 = 年齡 x 2 + 8 ( 3 - 7 歲 ) 標準體重 = 年齡 x 3 + 10(7-16歲) 輕度肥胖 : 超過標準體重 20% - 30 % 中度肥胖 : 超過標準體重 40% - 50 % 重度肥胖 : 超過標準體重 50% 以上 正常 超重 輕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低於 6歲 15-18 18-20 20-22 22-25 25- 6- 11 歲 16-19 19-21 21-23 23-27 27-另外幾種計算方法
①成年:(身高(cm)-100)×0.9=標準體重(kg) ②男性:身高(cm)-105=標準體重(kg) 女性:身高(cm)-100=標準體重(kg)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種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50(kg) 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 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中國人。 兒童標準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6=標準體重(kg) 7~12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5=標準體重(kg) 1歲以上:8+年齡×2=標準體重(kg)體重與長壽
體重超標準值10%~20%更長壽 美國老年學家思德列斯教授研究發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70歲的老人中,超過標準體重10%~20%者死亡率最低。當體重過低或過高於30%時,才容易導致疾病發生,影響壽命。 較胖的人之所以比較長壽是因為胖人的皮下脂肪層較厚,抗寒、抗病能力比常人強,更經得起疾病的「折磨」。而瘦人抵抗力相對較弱,對環境的適應性差,特別是對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急性傳染病,所以多病短命 醫學研究還發現,女性如果從50歲時體重顯著減輕的話,她們易發生骨折,尤其是髖關節骨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體瘦者內臟下垂的發病率很高,最明顯的是胃下垂。 所以,人到暮年,雖然不可過胖,但也不可不過瘦,最好就是稍胖一點,當然,平時的運動和心理健康也很重要。標準體重對照表
男子標準體重對照表男子體重對照表
女子標準體重對照表女子體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