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
豆類泛指所有產生豆莢的豆科植物;同時,也常用來稱呼豆科的蝶形花亞科中的作為食用和飼料用的豆類作物。 在成百上千種有用的豆科植物中,至今廣為栽培的豆類作物不逾20種。
基本信息
豆類的品種很多,主要有大豆、蠶豆、綠豆、豌豆、赤豆、等。根據豆類折營養素種類和數量可將它們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大豆為代表的高蛋白質、高脂肪豆類。另一種豆類則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為特徵,如綠豆、赤豆。烹飪時通常用鮮豆及豆製品,不但可做菜餚的主料及輔料,而且還可以作為調味品的原料。形態特徵
豆類的根系發達,呈圓錐狀,有主根和側根。多年生豆類的根系入土較深,能吸收土壤深層的鈣,因此豆類和禾本科植物混播,有助於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豆類的根具根瘤,能固定空氣中的遊離氮素作為本身的營養,莖多為草質,也有基部稍木質化的,如大豆、粉葛等,通常呈圓柱形,少有呈四稜柱形的,如蠶豆。莖的生長習性有直立、蔓生、攀緣等。葉為複葉,互生或對生;豆類根據小葉數目不同,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羽狀複葉,如蠶豆、落花生、鷹嘴豆、兵豆和豌豆,後者的頂小葉變為卷鬚,托葉呈葉狀可代行光合作用;另一類的複葉由3片小葉組成,如菜豆、豇豆、扁豆、大豆等等各種豆豆
。豆類的花依種類不同有白、黃、紅、紫等顏色,為蝶形花。豆類的花一般是自花授粉,但也有異花授粉的,如蠶豆。豆莢的形狀、大小和組織構造差異很大,通常為略扁的長圓形或帶形,如豌豆、扁豆、棉豆(金甲豆),有時為圓柱形,如豇豆和綠豆,前者的莢果長可達60~70厘米;刀豆的莢瓣干后很堅硬,而許多豆類的莢果幼嫩時柔軟多汁,可供蔬食。豆類的種子形狀、大小差別也很大,有圓球形(如豌豆、鷹嘴豆)、橢圓形(赤豆、眉豆)、扁橢圓形(蠶豆、扁豆)和腎形(豇豆);種皮的顏色在同一種類中常因品種不同而異,種子無胚乳,有兩片肥大、含豐富營養的子葉。豆類的種子發芽后,幼苗生長有子葉出土和子葉留土兩種不同方式。在種子萌發時下胚軸迅速延伸的,子葉即被推出土面,成為子葉出土;反之,下胚軸延伸受到限制的,子葉即留在土中。栽培技術
大棚保護地栽培2月播種,地膜覆蓋播種期在3月下旬,壟寬1.4米,高15厘米。畦與畦間隔50厘米,播種時按行距35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播種3粒,地膜覆蓋栽培,種子出土后立即在地膜上打洞引苗,當秧苗長至盛果期開始追肥,5月下旬採收結束。早豇1號
特徵特性:最新育成的極早熟豇豆品種,嫩莢淡綠色,莢面平滑勻稱,莢長60-65厘米,纖維少,莢肉鮮嫩,味濃稍甜,肉質緻密,不易老,耐貯運。平均每花序結莢2-3個,主側蔓均可結莢,結莢集中,每畝產量200-250千克,早期產量占總產量的48%左右。栽培要點:早熟栽培視不同保護設施,可在2月初至3月底播種育苗,露地栽培4月初至8月初均可播種。採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行距70-80厘米,小行行距50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穴留苗2-3株,每畝播種量2-2.5公斤。施足基肥,結莢期加強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及時防治病蟲害。適宜範圍:適合我市地方春秋兩季栽培。早豇2號
特徵特性:中晚熟豇豆新品種,嫩莢綠白色,莢長70-80厘米,莢面光滑,肉質密,耐貯運,鮮莢商品性極好。主側蔓均可結莢。栽培要點:春夏兩季均可播種,每畝3000-4000穴,每穴2-3株。以露地栽培為主,斷霜后播栽,播種后60-65天採收,生長前期防治蚜蟲,開花結莢早期防治豇豆螟,夏秋防治豇豆鏽病。適宜範圍:適合我市裡下河、沿海、渠北地區。寧豇3號
特徵特性:早熟,植株蔓生,主、側蔓同時結莢,耐熱。栽培要點:穴距28厘米,每穴2-3株,畝用種2公斤左右。適宜範圍:里下河、沿海地區。81-6矮生菜豆
特徵特性:株高44厘米左右,葉心臟形,葉色為綠色,花紫色,分生側枝數比供給者多10%,第一花序切位4-6節之間,莢青綠色,不易老化,莢長可達12厘米,單莢重8--10克。栽培要點:大棚保護地栽培2月播種,地膜覆蓋播種期在3月下旬,壟寬1.4米,高15厘米。畦與畦間隔50厘米,播種時按行距35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播種3粒,地膜覆蓋栽培,種子出土后立即在地膜上打洞引苗,當秧苗長至盛果期開始追肥,5月下旬採收結束。適宜範圍:我市春秋兩季均適宜。早生白鳥毛豆
特徵特性:品種早熟。粒大,優質,耐肥,抗倒伏。栽培要點:適當密植,保證全苗。穴播,條播均可。適宜範圍:適合我市大部分地區早春地膜、小弓棚種植。常見品種
扁豆
是扁豆屬植物,為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栽培的豆類。多年生纏繞植物。小葉 3片,闊三角狀卵形,托葉基部著生。花白色或紫色,2至多朵叢生於總狀花序的節上。莢果矩圓形,扁平,邊緣有小凸點;種子略扁,白色或紫黑色。嫩莢供蔬食,成熟種子含蛋白質21.5%,供食用。入葯有去濕之功。大豆
為大豆屬植物,原產中國,古書記載的五穀,其中「菽」即為大豆。《詩經》記載了中國古代周朝的農業情況,有「七月烹葵及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說明大豆在當時農業生產上佔有重要地位。大豆是從它的近緣種野生大豆馴化而來,栽培歷史在5000年以上。由於大豆的經濟價值高,20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已開始普遍種植。大豆的主要產區為中國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美國的中北部。 大豆為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被毛。複葉有小葉3片;頂小葉卵形或橢圓形,側小葉斜卵形。花小,白色或紫色,2~10余朵組成腋生的短總狀花序。莢果帶狀長圓形,略扁,內有橢圓形的種子1~4顆。 大豆在豆類作物中蛋白質含量居首位,其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還有維生素A、B、C和D,並富含可食用的油脂,故為重要的蛋白質和油料作物。大豆的種子含蛋白質36~42%,油脂16~20%。用大豆製成的豆腐、豆芽和醬油是中國極普遍的副食品。豆油除供食用外,可制油漆、肥皂、甘油、潤滑油,還可制人造羊毛,又為醫藥原料。大豆葉含蛋白質12~20%,與榨油后的麩餅均為優質飼料和肥料。蠶豆
為蠶豆屬植物,是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在古代曾為人類的主要糧食,原產地中海及裏海一帶,現廣植於世界各地。蠶豆一名出自《食物本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謂其豆莢狀如老蠶,故名。蠶豆為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莖四稜柱形。偶數羽狀複葉有2~6片橢圓形的小葉,無卷鬚。花白色帶紅而有紫斑,2~6朵組成腋生的短總狀花序。莢果大而肥厚;種子橢圓形,扁平。其種子含蛋白質22~35%,澱粉43%,除食用外亦為制醬的原料。未熟的青蠶豆味鮮美,且含維生素A、B和C,為春季上等蔬菜。莖稈質軟,含蛋白質10%,適於作青飼料,又為良好綠肥。豌豆
為豌豆屬植物,栽培歷史悠久,見於石器和銅器時代。《爾雅》所稱「戎菽」即指豌豆而言。豌豆為一年生攀緣草本。複葉頂端具分枝的卷鬚,有卵形或橢圓狀長圓形的小葉4~6片;托葉比小葉大,斜卵形,基部有齒,半抱莖。花白色或紫紅色,1~3朵組成腋生的總狀花序。莢果帶狀長圓形,成熟時腫脹。根據莢果不同,豌豆可分為軟莢種和硬莢種,前者鮮莢脆嫩,作蔬菜食用,又分小莢和大莢兩個類型。硬莢種又稱紅花豌豆或麥豆,以食種子為主,莢多纖維而硬,不堪食用。種子含蛋白質22~34%,嫩莢和鮮種子中還含有糖分、礦物質鹽類以及維生素A、B和C,鮮莢、嫩梢均作蔬菜食用,後者名「龍鬚菜」。莖、葉含蛋白質較穀類稈、葉多 3倍,為牲畜優良飼料,亦可作綠肥。綠豆
為豇豆屬植物,栽培很廣。綠豆名出自《開寶本草》,「綠豆圓小者佳。粉作餌,炙食之良」。世界上綠豆生產以中國占第一位,其他主要產區有印度、伊朗和菲律賓等。綠豆為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被粗長毛。複葉由3片闊卵形的小葉組成,托葉大,闊卵形,盾狀著生。花黃色,10~25朵叢生於總狀花序的先端。莢果線狀圓柱形,有10~15顆小的綠色的種子。種子供食用,含蛋白質25.59%,澱粉53.6%,富於營養,磨粉可做糕餅,又可製成粉絲,為中國傳統副食品之一。種子洗凈浸水中遮光發芽,名綠豆芽或芽菜,供蔬食。種子入葯,有清涼解毒、利尿明目之效。枝、葉為良好綠肥。 豇豆屬的豆類作物除綠豆以外,常見栽培的還有赤豆、豇豆和眉豆等。赤豆名出《唐本草》,又名小豆,原產中國;印度、朝鮮和日本也有栽培。種子含蛋白質約20%,可作糧食或制豆沙用以做糕點餡。豇豆名出《本草鷹嘴豆
綱目》,又名豆角,在中國栽培極廣。取其嫩莢供蔬食,莢長者可達60~70厘米,以豆莢綠色深淺不同分為青豆角和白豆角兩種類型。眉豆又名飯豇豆,莢果較豇豆短,種子供食用,含蛋白質23.1%,澱粉61.4%。菜豆
為菜豆屬植物,是溫帶地區栽培最廣的一種豆類作物。菜豆名出《本草綱目》,又名雲扁豆、四季豆或玉豆,為一年生、纏繞、草質藤本。小葉3片,闊卵形至斜方狀卵形;托葉基部著生。花白色,漸變草黃色或淡紫色,數朵組成腋生的總狀花序。莢果線形,肉質,腫脹,稍彎曲;種子球形或矩圓形,白色、褐色或有花斑。嫩莢供蔬食,含蛋白質 6.2%,干種子含蛋白質22.9%,為營養高的食品。除鮮食外,還可製成罐頭。菜豆有一變種名龍芽豆植株較矮而直立,為夏初主要蔬菜之一與菜豆同屬的還有棉豆,又稱金甲豆。莢果扁,矩圓形,成熟種子可食。刀豆
是刀豆屬植物,為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栽培豆類,為纏繞性、草質大藤本。小葉3片,闊卵形。花淡紅色,數朵生於花序總軸中部以上膨大的節上。莢果大,帶形,扁而略彎曲,有紅色或褐色的種子10~14顆。其嫩莢可供蔬食;種子亦可食,但須經浸水、煮沸及換水漂洗除去所含的少量氫氰酸和皂苷方可食用。刀豆名出《本草綱目》,又名挾劍豆,甘溫,溫中下氣,利腸胃,止呃逆,益腎補元。木豆
屬木豆屬植物,是熱帶地區普遍食用的豆類。木豆耐旱,極易生長,宜植于鄉村前後以改良土壤。直立灌木。小葉3片,長圓狀披針形。花黃色,數朵組成腋生的總狀花序;旗瓣背面有紫褐色脈紋。莢果帶狀,略扁平,在種子之間有凹陷的斜槽,先端具長喙,種子3~5顆,圓而略扁。嫩莢供蔬食,種子含蛋白質22.3%,油分1.7%,可煮食、制豆腐和豆蓉,亦可榨油。莢與葉為極好的飼料,又可作綠肥。同時木豆又是紫膠蟲的優良寄主樹之一,並可飼蠶。有些地區利用木豆為香料植物香果蘭的覆蓋植物,亦有用作防風樹。根入葯,可祛痰,消喉腫,驅腸道寄生蟲。花煎水治支氣管炎。四棱豆
屬四棱豆屬,也稱翼豆,其原產地不明,一說為非洲,一說為東南亞。目前亞四棱豆
洲地區已廣泛栽植,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栽培極普遍。四棱豆為多年生草質藤本,但通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小葉3片,闊卵形或三角狀卵形。花稍大,淺藍色,數朵組成腋生的總狀花序。莢果四稜柱形,棱上有寬約5毫米、具皺波狀齒的翅;種子5~20顆,近球形,褐色,有光澤。嫩莢作蔬菜煮食或涼拌;種子含蛋白質32.8%,油分17%,可與大豆媲美,炒食味若花生。種子含硫氨基酸,影響其蛋白質價值,同時種子又含植物性血凝集素和胰朊酶抑製劑,故必須煮過方可食用。 在印度尼西亞以種子製成乳酪狀食品,有如豆腐乳。塊根含蛋白質12~15%,在塊根類作物中屬較罕見,可煮食或以芭蕉葉包裹烘烤,食似甘薯。葉和花也可食,花以油炒食,有蘑菇風味。四棱豆為最佳固氮植物之一,每株的根瘤可多達400個以上,根瘤直徑可達1.2厘米,對改良土壤有較好作用。鷹嘴豆
鷹嘴豆屬植物,原產地中海地區,在熱帶和溫帶地區均有栽培,是印度最主要的栽培豆類之一。鷹嘴豆原產巴西,為一年生直立草本。羽狀複葉有小葉9~15片;小葉闊卵形或長圓形,邊緣有密齒。花白色,單生。莢果長圓形,膨脹,有1~2顆種子。嫩莢、嫩葉及豆芽供蔬食;種子含蛋白質14~30%,可鮮食或曬乾后磨粉做糕點。鷹嘴豆含澱粉21%,用於絲、棉織物的漿漂。在智利以鷹嘴豆的豆漿喂哺嬰兒,據稱能防止泄瀉。枝和葉可作飼料,葉含染料。兵豆
兵豆屬植物,栽培歷史悠久,在古埃及和希臘時代已有栽植。原產地可能為近東及地中海地區,現栽培于溫帶和亞熱帶地區,熱帶的高海拔地亦可栽植。兵豆為一年生草本。羽狀複葉有小葉8~14片;葉軸頂端具一不發達的卷鬚;托葉不對稱的披針形。花白色或紫色,數朵組成短的總狀花序;子房無毛,花柱先端上下扁平,後面被縱列髯毛。莢果有網紋,內有1~2顆種子。其種子含蛋白質20.2%,可煮食或磨粉制糕點。據稱兵豆粉可作為病者或嬰兒的食品。印度以其嫩莢作蔬菜食用。枝、葉可作綠肥。 白玉豆 白玉豆(又稱白京豆),江西上饒著名特色農產品,因其色乳白似玉而得名。白玉豆屬一年蔓生芸豆類,對自然環境要求高,區域局限性強。在玉山、三清部分山區有種植(現江西上饒及其周邊地區也有少量種植)。白玉豆形狀扁平橢圓如腎狀,白玉豆皮純白光滑,大似蠶豆。澱粉及蛋白質含量頗多,可做甜食,也可做鹹食,配炒料,烹飪成佳餚,清香可口似白蓮。據江西省農科院逐副加工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測試:三清豆的糖份、還原糖、精蛋白含量適中,但鈣、磷、銅、鐵、鋅等含量明顯高於其它豆類產品,還含有10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營養十分豐富。同其他豆類一樣,因含有抗營養素,須加工熟食。因受產地產量及交通運輸限制,其消費群體主要在江西及其周邊省市。 紅小豆 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發達,側根細長,株高80~100厘米,有直立叢生型、半蔓生型及蔓生纏繞型。葉為3小葉組成的複葉。小葉圓頭型或劍頭型。花梗自葉腋生出,梗的先端,著生數花,為自花授粉作物,花小,開黃花或淡灰色花,龍骨瓣呈螺旋形,每花梗上結莢1~5個,莢長7~16厘米,果莢內包著4~18粒橢圓或長橢圓形種子。種子多為赤褐色,也有黑、灰、白、綠雜、淺黃色等。種子千粒重50~210克,大多在130克左石。營養價值
豆類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我國傳統飲食講究「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意思是說五穀是有營養的,但沒有豆子就會失去平衡。現代營養學也證明,每天堅持食用豆類食品,只要兩周的時間,人體就可以減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幾率。因此,很多營養學家都呼籲,用豆類食品代替一定量的肉類等動物性食品,是解決城市中人營養不良和營 養過剩雙重負擔的最好方法。 豆類所含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好,其營養價值接近於動物性蛋白質,是最好的植物蛋白。 氨基酸的組成接近於人體的需要,是我國人民膳食中蛋白質的良好來源。豆類所含的脂肪以大豆為最高,可達18%,因而可作食用油的原料,其他豆類含脂肪較少。豆類含糖量以蠶豆、赤豆、綠豆、豌豆含量較高,為50%~60%,大豆含糖量較少,約為25%左右。因此,豆類供給的熱量也相當高。豆類中維生素以B族維生素最多,比穀類含量高。此外,還含有少量的胡蘿蔔素。豆類富含鈣、磷、鐵、鉀、鎂等無機鹽,是膳食中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 大豆異黃酮是黃酮類化合物中的一種,主要存在於豆科植物中,大豆異黃酮是大豆生長中形成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由於是從植物中提取,與雌激素有相似結構,因此大豆異黃酮又稱植物雌激素,能夠彌補30歲以後女性雌性激素分泌不足的缺陷,改善皮膚水分及彈性狀況,緩解更年期綜合症和改善骨質疏鬆,使女性再現青春魅力。大豆異黃酮的雌激素作用影響到激素分泌、代謝生物學活性、蛋白質合成、生長因子活性,是天然的癌症化學預防劑。 紅豆:紅豆補心臟。紅豆被李時珍稱為「心之谷」。紅豆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具有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的作用,同時有良好的利尿作用。 綠豆:綠豆湯是防暑佳品,綠豆清熱解毒和消解嘴唇乾燥、嘴部生瘡、痱子、暗瘡等特別有效,多食還可以保持眼睛免遭病菌侵害,達到明目美眼的功效。 黑豆:之所以黑豆可以烏髮,黑豆含鐵元素比一般豆類都高,多食可增強體質,抗衰老,令頭髮烏黑亮麗。尤其值得推薦的是,黑豆泡醋很補腎。( 最佳吃黑豆的時間是17:00-19:00) 大豆可以潤膚:多食大豆有利於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也可潤澤皮膚。 所以說女人應該終生不離豆。也就是說女人應該堅持天天吃豆,不僅是黃豆,而且還應該搭配黑豆、綠豆、紅豆各種顏色的豆一起吃,這樣可以促進雌性激素的分泌從而達到抗衰老、美容推遲更年期,甚至會沒有更年期!只有解決了內在的問題皮膚才會好起來,而不是靠每天用昂貴的化妝品就可以保持年輕的! 豌豆:中醫認為,豌豆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利小便的功效,是脫肛、慢性腹瀉、XX脫垂等中氣不足癥狀的食療佳品。中醫典籍《日用本草》中有豌豆「煮食下乳汁」的記載,因此,哺乳期女性多吃點豌豆可增加奶量。此外,豌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食用后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豇豆
素A,有潤膚的作用,皮膚乾燥者應該多吃。但豌豆吃多了容易腹脹,消化不良者不宜大量食用。 豇豆:豇豆分為長豇豆和飯豇豆兩種。長豇豆即我們說的長豆角,常作為蔬菜食用;飯豇豆可以和大米一起煮粥或製作豆沙餡。中醫認為,豇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和胃、補腎止帶的功效,特別適合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食積、腹脹以及腎虛遺精、白帶增多者食用。 芸豆:芸豆又叫菜豆,味甘平、性溫,有溫中下氣、利腸胃、止呃逆、益腎補元氣等功效。它不僅富含蛋白質及鈣、鐵等多種微量元素,還有高鉀、高鎂、低鈉的特點,特別適合心臟病患者和患有腎病、高血壓等需低鈉及低鉀飲食者食用。吃時注意必須煮熟、煮透,否則會引起中毒。 黑豆:中醫認為,黑豆味甘性平,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者食用。腎虛導致的腰痛、耳鳴者可取黑豆50克、狗肉500克一起煮爛,加入各種調味品食用。此外,黑豆還有「烏髮娘子」的美稱,用它製成的豆漿、豆腐等,是腎虛導致的鬚髮早白、脫髮患者的食療佳品。 蠶豆:蠶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濕的功效,特別適合脾虛腹瀉者食用。但蠶豆不可生吃,也不可多吃,以防腹脹。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少數人吃蠶豆後會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也就是俗稱的「蠶豆黃病」,應儘快送醫院救治。 鷹嘴豆:與其他豆類相比,鷹嘴豆的食療作用特別突出。它盛產于中國新疆,因豆子的外形酷似鷹頭而得名。它有止瀉、解毒、強身等作用,富含異黃酮、鷹嘴豆芽素等活性成分和膳食纖維,有降血糖的作用,還可以用來治療支氣管炎、黏膜炎、便秘、痢疾、腸胃脹氣、皮膚瘙癢、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此外,鷹嘴豆還含有豐富的抗炎症功能因子,有炎症的人應該多喝點鷹嘴豆粥。 [1]經濟價值
豆類的經濟價值較高,由於其中多數種類的種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人類和牲畜蛋白質營養的重要來源。有些豆類如大豆、落花生和四棱豆除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外,還含有大量可食用的油脂。許多豆類種子的蛋白質含量在20~40%之間,少數可達40~60%,其蛋白質含量比穀類高 2~3倍,比薯類高5~10倍。此外,豆類的莖稈和枝、葉也富於蛋白質,通常可達8~14%,而穀類稈、葉含蛋白質僅有4~6%,所以豆類的莖、葉又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飼料和優良的綠肥。新鮮的豆莢、種子和莖、葉還含有幾種維生素,為富有營養的蔬菜及牲畜青飼料。食用方法
最佳方法
民間自古就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的諺語,意思是說如果每天都能吃點豆類,可以有效抵抗疾病。可豆子種類眾多,烹調方式多樣,怎樣才能每天都方便快捷地吃些營養的豆類?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推薦了幾種最佳食用方法。 多吃黃豆製品。當把大豆加工成豆腐、干豆腐、豆腐皮等豆製品后,鈣含量明顯增加。如100克豆腐含鈣164毫克,100克豆腐乾含鈣308毫克,100克豆腐絲含鈣204毫克。而且大豆製品吃起來方便,當然,每天喝足量的豆漿也有同樣的效果。日常食療方:黃豆燉豬蹄,能夠起到美芸豆燉排骨
容、補鈣的作用,孕婦吃了可以下奶。 紅豆大米粥,紅豆熬成粥,更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口感也更滑潤。搭配大米有健脾養血、除濕的功效,經常喝點紅豆粥,養心生津,對更年期女性尤其有好處。日常食療方:將紅豆與鯽魚、鯉魚熬成湯,可健脾補水。 綠豆沙,夏天熬綠豆湯清熱解暑,已經是人們生活的習慣。但其實,綠豆做成綠豆沙來吃,除了可以攝入更多的維生素A、B、C,還能補充更多的膳食纖維。綠豆沙製作起來也非常方便,將綠豆洗凈,加入適量的水,用豆漿機來打十來分鐘即可。可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少量的糖,做成營養美味的甜品。日常食療方:綠豆與海帶、芹菜一起煮燉,能降血壓、降血脂。 豆豉、豆醬等美味的調味品都是黑豆做的。與其他豆類相比,其最大的優勢是補腎,還能滋陰活血。日常食療方:黑豆與羊肉、狗肉一起燉,能夠補腎陽,尤其適合腎虛的人食用。另外,黑豆還有「烏髮娘子」的美稱、用它製成的豆漿、豆腐等,是鬚髮早白、脫髮患者的食療佳品。 豌豆火腿炒米飯。豌豆是養肝益氣的一把好手,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日常食療方:豌豆與魚片、蝦或五花肉一起炒,可以補肝脾。 芸豆燉排骨,解膩又美味。分為白芸豆和紅芸豆。紅芸豆養心,白芸豆補氣。日常食療方:芸豆煮熟加蔥、蒜涼拌,能增強身體免疫力。[2]其它菜譜
消暑綠豆湯 制綠豆湯時,有時會因煮的時間過久,而使湯色會發紅髮渾,失去了應有的特色風味。我在此羅列了幾種熬制綠豆湯的方法,您不妨試試。 方法一: 將綠豆洗凈,控干水分倒入鍋中,加入開水,開水的用量以沒過綠豆2公分為好,煮開后改用中火,當水分要煮干時(注意防止粘鍋),加入大量的開水,蓋上鍋蓋,繼續煮20分鐘,綠豆已酥爛,湯色碧綠。 方法二: 將綠豆洗凈,用沸水浸泡20分鐘,撈出後放到鍋里,再加入足量的涼水,旺火煮40分鐘。 方法三: 將綠豆洗凈,放入保溫瓶中,倒入開水蓋好。3-4個小時后,綠豆粒已漲大變軟,再下鍋煮,就很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綠豆煮爛。 方法四: 將挑好的綠豆洗凈晾乾,在鐵鍋中干炒10分鐘左右,然後再煮,綠豆很快就可煮爛。 方法五: 將綠豆洗凈,用沸水浸泡10分鐘。待冷卻后,將綠豆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內,冷凍4個小時,取出再煮,綠豆很快酥爛。 豆芽炒豬肝 原料:豆芽400克,豬肝100克,澱粉10克, 配料:花生油、鹽、醬油、醋、料酒、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豆芽擇去須、根,洗乾淨,放入沸水中燙一下,撈出,控凈水。 2、將豬肝洗凈,切成薄片。 3、將澱粉放入大碗內,加適量水調成稠糊狀,再將切好的肝片放入,攪拌均勻。 4、鍋置火上,燒熱後放入花生油,加入精鹽,待油熱后,將豆芽倒入,翻炒幾下,滴入幾滴醋,炒勻,盛入盤中。 5、鍋置火上,放入花生油,待油燒至七成熱時,倒入肝片,迅速炒散,然後加入醬油、料酒,翻炒幾下,再將炒好的豆芽倒入鍋內,加味精,翻炒均勻,裝盤即成。 6、注意肝片可多炒一下,以殺死細菌。 西瓜皮炒毛豆 原料:西瓜皮300克,毛豆200克 配料:鹽、花椒、味精、糖、醋各少許西瓜皮炒毛豆
做法: 1、將西瓜皮削去外層綠皮和內層紅瓤后切成丁,用少許鹽腌片刻。 2、將毛豆清洗乾淨,放入鍋中煮,加入花椒、鹽煮熟,然後取出瀝干水分備用。 3、倒去腌瓜丁所出的水。 4、炒鍋入油,待油燒至八成熱后,下瓜丁滑炒,然後再放入煮熟的毛豆一起滑炒,可依據個人口味加入酸、甜、辣等調味品。特點:豆糯瓜脆,酸甜可口。 家常干煸黃豆芽 原料:豆芽 配料:花椒、香蔥、鹽、味精 做法: 1、豆芽、少許花椒放入鐵鍋里中火翻炒至水分完全蒸發,豆芽根顏色變成茶色,就OK了!反正越干越香!(這個時候不能放鹽,不然會粘鍋) 2、鍋里放油,炒香蔥段和干辣椒,然後放煸過的豆芽,翻炒1分鐘,加鹽、味精,裝盤! 這是一道很下飯很香很簡單的素菜!豆芽要煸干,不能缺了大蔥段! 涼拌四季豆的做法 材料:四季豆300克、大蒜2粒、紅辣椒1只 配料: A料:鹽、糖、香油各1/2小匙、色拉油1小匙 作法: 1、四季豆擇除頭、尾,撕去老筋,洗凈,切斜段(圖1);大蒜去皮,切末;紅辣椒去蒂及籽,洗凈,切小段備用。豆漿
2、鍋中倒入半鍋水煮開,放入四季豆汆燙(圖2),撈出,以冷開水沖涼,瀝干水分,盛入盤中加入A料拌勻,即可上桌。 綠豆海帶煲鷓鴣 原料:綠豆80克、海帶30克、鷓鴣1~2只(約400克)、生薑3片。 做法:1、綠豆、海帶分別洗凈,稍浸泡 2、鷓鴣宰洗凈,置沸水中稍滾片刻,洗凈(即「飛水」) 3、然後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是日為廿四節氣的「芒種」,它是從每年6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開始。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將XX梅雨時節,這是因為力量相等的冷暖空氣在這地區上空交鋒所致,而到了南方則是暑熱和雷雨交錯的天氣了,並且一直會延續到夏至前後,因而此時節的養生湯水既要祛暑熱又要祛濕熱,特推薦一款綠豆海帶煲鷓鴣,綠豆能清熱涼血,特別能祛暑熱和濕熱;海帶能清熱軟堅、清血利尿,而鷓鴣能消積痰、涼血熱毒。合而為湯,能清熱祛濕,涼血解毒。 雞丁炒蠶豆的做法 原料: 雞胸肉、鮮蠶豆、黃瓜、紅、綠辣椒、蔥、姜 配料: 食用油、大料、料酒、蚝油、白糖、雞精、高湯或白開水、精鹽、香油、澱粉 做法: 1、將蠶豆剝皮,用冷水洗凈,在沸水中煮熟,一定要煮熟。 2、雞胸肉切成小丁,用料酒、鹽、少許食用油腌一會,再用澱粉拌勻備用。 3、黃瓜洗凈去皮切丁,紅綠辣椒洗凈去掉籽和蒂,也切成小丁、或者切成短絲都可以,蔥切絲、姜切成末。 4、鍋置中火上燒熱,倒入食用油至溫熱時,把大料放入,然後把雞胸肉、蔥絲、薑末也放進鍋中滑炒至肉變色盛出備用,把紅綠辣椒丁放入翻炒一下,將黃瓜丁和蠶豆倒入翻炒,放入蚝油、雞精、適量高湯或白開水,加白糖和精鹽再翻炒幾下,勾薄芡,淋上香油,盛入盤內。 [3]食物禁忌
豆腐忌小蔥:豆腐含鈣,小蔥中含一定量草酸,二者共食,結合成草酸鈣,不易吸收 黃豆忌豬血:同食會消化不良 黃豆與酸牛奶:黃豆所含的化學成分會影響酸牛奶中豐富的鈣質的吸收 黃豆與豬血:同食會消化不良 毛豆與魚:同食會把維生素B1破壞盡[美食中國] 紅豆與羊肚:同食會引起中毒 豆漿與蜂蜜:豆漿中的蛋白質比牛奶高,兩者沖對,產生變性沉澱,不能被人體吸收 豆漿與雞蛋:阻礙蛋白質的分解 豆漿與藥物:藥物會破壞豆漿的營養成分或豆漿影響藥物的效果[4]豆類製品
品種
豆製品是以大豆、小豆、綠豆、豌豆、蠶豆等豆類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數豆製品是由大豆的豆漿凝固面成的豆腐及其再製品。 嫩豆腐、老豆腐、豆腐乾、薄和厚的百葉、豆腐衣、腐竹、素雞、油豆腐、豆腐、豆漿、豆腐絲、豆腐皮、豆腐乾、腐竹、素火腿、臭豆腐等保健作用
1、 預防骨質疏鬆 在骨骼中,鈣以無機鹽的形式分佈存在,是構成人骨骼的主要成份,造成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就是鈣的缺乏,豆製品含有豐富的鈣及一定量的維生素D,二者結合可有效預防度改善骨質疏鬆豆腐皮
。 2、 提高機體免疫力: 機體在不同年齡,不同生理狀態下,對營養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要提高機體免疫力首先必須通過膳食的合理搭配來獲得平衡的營養,豆製品中含有豐富的賴氨酸,不飽和酸,澱粉蔗糖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3、 預防便秘: 便秘的原因是由於腸蠕動減慢,食物殘渣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腸道水分被過多吸收所致,長久以往,腸毒被人體吸收后,是導致腸癌的一個原因,豆制蠕動並對腸道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素,對防治便秘,肛裂,痔瘡,腸癌等有積極的效果。 4、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在於高脂肪膳食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豆製品中所含的豆固醇與不飽和脂肪酸有較好的祛脂作用,加上其熱量很低,可減輕體重。豆制豆經酶水解后能產生的攝入,對肥胖的中老年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5、減肥作用 豆製品的脂肪含量極低,碳水化合物只能吸收一半,肥胖者吃后不僅有飽腹感而且熱量比其他食物低,所以有利於減肥。 6、緩更年期 豆製品中含有豐富的雌激素,維生素E以及大腦和肝臟所必需的磷脂,對更期女性延緩衰老,改善更年期癥狀有明顯作用。 豆製品的食用對疾病治療也有一定療效,豆製品屬於優質蛋白質,賴氨酸多,蛋氨酸少,是惟一能代替動物蛋白的植物性食物,但有腎臟疾病如腎病綜合症,急、慢小球腎炎,腎功能衰竭者以及痛風,皮膚病患者不可過多食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