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白菜

白菜原產於我國北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屬葉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也包括小白菜以及由甘藍的栽培變種結球甘藍,即「圓白菜」或「洋白菜」。引種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紀傳入日本、歐美各國。白菜種類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東膠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青麻葉大白菜、東北大矮白菜、山西陽城的大毛邊等。同時白菜作為相關網路用語使用。

基本信息

  

大白菜

白菜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屬芸薹種白菜亞種的一個變種,以綠葉為產品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學名: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   別名:大白菜、小白菜、結球白菜、不結球白菜。   白菜由芸薹(B.campestris L.)演化而來。染色體數2n=2x=20。每100g鮮菜含水分93-95g、碳水化合物2.3-3.2g、蛋白質1.4-2.5g、維生素C30-40mg、纖維素0.6-1.4g,及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   白菜原產地中海沿岸和中國。長江以南為主要產區,種植面積占秋、

大白菜

冬、春菜播種面積的40-60%。20世紀70年代后,中國北方栽培面積也迅速擴大,目前各地普遍栽培。其栽培面積和消費量在中國居各類蔬菜之首。 白菜以柔嫩的葉球、蓮座葉或花莖供食用,可炒食、作湯、腌漬,與小白菜一起成為我國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蔬。在我國北方的冬季,大白菜更是餐桌上的常客,故有「冬日白菜美如筍」之說。大白菜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說法。

形態特徵

  白菜包括結球及不結球兩大類群。   結球白菜統稱北京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又叫大白菜,葉淺

大白菜小時

綠色,有皺,葉球抱合緊密。其中一個類型天津白菜,葉球細長,圓柱狀,高約45公分(18吋)。白菜在美國久已栽培,用作沙拉蔬菜。納帕白菜(Napa)葉球較短較粗,高30公分(12吋)。   不結球白菜統稱中國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又稱中國芥菜、小白菜,葉光澤,深綠色;葉柄厚,白色,脆;不形成葉球;黃色的菜心很受歡迎。所有白菜均味美鮮嫩,故能與許多食物搭配食用。韓國泡菜是到處可見的食品,常用白菜製成。

植物學性狀

  淺根性,鬚根發達,再生力強,適於育苗移載。莖在營養生長期為短縮莖,遇高溫或過分密植時也會伸長。短縮莖上著生蓮座葉,為主要食用部分,又是同化器官。   葉圓、卵圓、倒卵圓或橢圓形等,全緣、波狀或有鋸齒,淺綠、綠或深綠色;葉面光滑或有皺縮,少數具茸毛;葉柄肥厚,橫切面呈現扁平、半圓或偏圓形,一般無葉翼,白、綠白、淺綠或綠色;葉序為2/5或3/8,單株葉數一般十幾片。   花莖葉一般無柄,抱莖或半抱莖。復總狀花序,完全花,花冠黃色,花瓣4,十字形排列;雄蕊6,花絲4長2短;雌蕊1;位於花的中央。異花授粉,蟲媒花。長角果,內有種子10-20粒;成熟的角果易開裂,需及時收穫。種子近圓形,紅褐或黃褐色,千粒重1.5-2.2克。

歷史

  白菜古代叫菘。這個名字很獨特,蘊涵著白菜像松柏一樣凌冬不雕,四時長有。白菜原產于中國南方,由於在隋唐宋元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心在北方,所以在漢代以前似無記載,只是到了三國以後,白菜才見於記錄,如,《吳錄》載:「陸遜催人種豆、菘」。但是隋唐之前白菜種植還是不很普及。隋唐之後白菜大量推廣開來。和蘿蔔一起成為人們的主要蔬菜。白菜之詞最早見於楊萬里的《進賢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詩云新春雲子滑流匙,更嚼冰蔬與雪虀,靈隱山前水精菜,近來種子到江西。虀,搗碎的菜),不過楊大才子把白菜誇得過分,他只不過把白菜放進白水裡煮而已,並且白菜還剁成渣子,頂多加點鹽。他就稱為水精菜。古代人吃的蔬菜品種少,當然對此十分推崇。其實古人也很苦,一年四季吃的很單調,能吃到白菜已經不容易了。   白菜現在早已失去尊貴的面容了,已經變得很普通了。去年冬天北京的白菜就大量滯銷,其中很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現在經濟發展了。大棚菜的出現讓人再不用去購買大量蔬菜了。韓國人就喜歡吃大白菜,尤其用它做的泡菜,韓國甚至有句話,一個家庭的食物口味可從他們家的韓國泡菜知道。那些年冬天我們家天天離不開白菜,炒的,燉的,泡的,曬的……幾乎所有吃法都吃過了,雖然如此新鮮白菜到來,我還是要去菜場好好看看。只要是翡翠色白玉色,就買一顆。不是為了品嘗,而是為了一種回味。

地理分佈

  南方的大白菜是北方引種的,其品種有烏金白、蠶白菜、雞冠白、雪裡青等,都是優良品種。白菜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鈣、磷等礦物質以及大量粗纖維,用於燉、炒、熘、拌以及做餡、配菜都可以。白菜除供熟食之外,還可以加工為菜乾或製成腌製品,例如山東日照的「京冬菜」就是用白菜製作的名聞全國的地方特產。   大白菜,在西方又稱「北京品種白菜」,即結球白菜,在粵語里叫紹菜。大白菜有寬大的綠色菜葉和白色菜幫。多重菜葉緊緊包裹在一起形成圓柱體,多數會形成一個密實的頭部。被包在裡面的菜葉由於見不到陽光綠色較淡以至呈淡黃色。   大白菜耐儲存,所以中國的老百姓特別是中國北方老百姓對白菜有特殊的感情。在經濟困難的時期,大白菜是他們整個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一戶人家往往需要儲存數百斤白菜以應付過冬,因此白菜在中國演變出了燉、炒、腌、拌各種燒法。冬季在最低氣溫為-5℃左右時,大白菜完全可以在室外堆儲安全過冬,外部葉子乾燥后可以為內部保溫。如果溫度再低,則需要窖藏。不過在過於寒冷的北方還有另外幾種冬季儲存白菜的方法,如在朝鮮北方和中國東北東部腌制朝鮮冬菜,在中國東北西部、內蒙東部和河北北部寒冷以前又缺乏食鹽的地區習慣用漬酸菜的方法等儲存白菜。   由於大白菜是在秋季玉米收穫后播種,初冬收穫,產量大,管理容易,但儲存需要佔地,所以收穫期間同時上市價格非常便宜,一些商家在促銷商品時常用「某某商品白菜價」的口號應容其廉價。   大白菜品種繁多,基本有散葉型、花心型、結球型和半結球型幾類,主要品種有:   以天津為代表的大運河沿岸有三、四百年種植歷史的青麻葉(天津綠),綠色菜葉較多,幫薄,纖維少,葉內柔嫩。   黃色菜葉為主的品種又稱黃芽白菜、黃芽菜、黃芽白,有南北兩種。黃芽菜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津門紀略》中記有「黃芽白菜,勝於江南冬筍者,以其百吃不厭也」,以至其又有「北筍」之稱。   在台灣種植的台灣白菜也是大白菜的一種,比北京大白菜細一些。

類型與品種

按時令分

  根據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及栽培特點,白菜可分為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各包括不同類型品種。   1.秋冬白菜:中國南方廣泛栽培、品種多。株型直立或束腰,以秋冬栽培為主,依葉柄色澤不同分為白梗類型和青梗類型。白梗類型的代表品種有南京矮腳黃、常州長白梗、廣東矮腳烏葉、合肥小葉菜等。青梗類型的代表品種有上海矮箕、杭州早油冬、常州青梗菜等。   2.春白菜:植株多開展,少數直立或微束腰。冬性強、耐寒、豐產。按抽薹早晚和供應期又分為早春菜和晚春菜。早春菜的代表品種有白梗的南京亮白葉、無錫三月白及青梗的杭州晚油冬、上海三月慢等。晚春菜的代表品種有白梗的南京四月白、杭州蠶白菜等及青梗的上海四月慢、五月慢等。   3.夏白菜:夏秋高溫季節栽培,又稱「火白菜」、「伏菜」,代表品種有上海火白菜、廣州馬耳白菜、南京矮雜一號等。[1]

按品種分

  1、中腳奶白菜:冬性強,較耐抽薹,種植容易,生長勢旺盛,中腳型,纖維少,質細嫩,肉質甜美。梗為奶白色,葉皺有光澤。   2、矮腳奶白菜:矮腳型,生長勢旺盛,較耐抽薹,種植容易。葉片近圓形,葉皺有光澤,梗為奶白色。冬性強,肉質甜美,纖維少,質地細嫩、脆滑,品質優良。   3、鶴斗白菜:矮腳、寬梗、皺葉,細嫩可口,是高級蔬菜品種。在適合的播種期播種,30天可收穫商品菜上市,珠江三角洲地區適宜生長溫度為15-25℃,高於或低於適溫比較容易抽薹。

按應用分

  玉田包尖白菜   「玉田包尖」因其菜葉薄、包心緊、呈圓錐狀而得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種植歷史。據清光緒《玉田縣誌》載:「白菜、一名菘,有十數斤者,甘脆、甲他邑」。它因耐貯藏、產量高、不抽苔、葉色深綠、葉脈細密、味甜嫩脆等特點而聞名全國,素有「玉菜」之稱。其兩百余年繁衍至今,唯有生長在玉田這塊土地上,方能保持其獨特的品質。 1974年躋身於全國農展會。

玉田包尖白菜

60年代,年種植2萬畝左右,畝產約1500公斤,總產一般在3萬噸左右。70年代年種植約4萬畝,畝產量提高到2500公斤,總產約10萬噸。1978年後,種植面積逐年增加,1988年種植6.7萬畝,一般畝產6000公斤,高者達8500公斤。除當地自食外,歷史上多行銷京、津、唐及東北、西北各地。老北京冬儲大白菜基本來自玉田。   近年來,「玉田包尖」菜在生產過程中全面實施了增施有機肥、高壠栽培和病蟲害無害化防治等標準化生產技術,使其更加盡顯珍品本色。2006年通過了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並獲得了綠色食品標識使用權;2007年被全國工商聯農業商會確定為本年度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進超市推薦精品。   高樁型白菜

  白菜根為淺根系,主根粗大,側根發達,水平分佈。葉片有毛或無毛,著生於短縮莖上成蓮座狀。除薹用和分櫱類型外,腋芽不發達。總狀花序,花淡黃至黃色。長角果。栽培的白菜分別屬於芸薹的 2 個亞種:結球白菜根據葉球抱合程度,分為散葉變種 、半結球變種、花心變種和結球變種;不結球白菜分為普通白菜、塌菜 、菜薹、薹菜和分櫱白菜5個變種。   常州「烏塌菜」   各種類型的白菜都要求溫和氣候。但結球白菜和不結球白菜所需的適溫和栽培條件有所不同。適宜於保肥保水力強的砂壤土、壤土和粘壤土,土壤以pH6.5~7為宜。白菜病害以病毒病、 霜霉病 和軟腐病為害嚴重;此外有干燒心病、白斑病、黑斑病、黑腐病、炭疽病、菌核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小地老虎等。結球白菜在

紅聖白二號

中國由於產量高且適於長期貯藏,是冬季和早春的主要蔬菜。   「紅聖白二號」   外葉綠色,葉心全部橘紅色,菜型美觀,生育期65天左右,球重2KG左右,富含維生素A和B-胡蘿蔔素,均是其他白菜的15倍,其他元素的含量(如:鈣、鐵、鎂維生素C蛋白質)對人體有益的營養元素,均是其他白菜的2倍多。另外還具有生長速快,包心堅實,抗三大病害,上市早,效益高等優點。   觀賞白菜(百財花王)   2007年元月四號,在中央電視台7套,做過專題報道 百財花是膠州大白菜研究所科研人員經過多年培養,選育而成的一種白菜異株。此品種生長速度慢,生育期特長,品質優良。生長過程有四大變化:小苗期象油菜,蓮座期似白菜,成熟期是變色菜,貯藏期是觀賞菜。這種白菜除了具備比普通白菜營養品質更高外,在生長過程中,葉心還能隨季節變化而呈現不同顏色。這種既能食用又能觀賞的白菜,若放在花盆內種植,生長期長達十個多月,而隨著氣溫和生長期的不同,葉心顏色還能出現多種變化,到了後期觀賞白菜還能一次開出成千上萬朵金黃色小花。   「黃玫瑰」白菜   遠看是一棵白菜,近看卻像放大的黃玫瑰。記者2012年3月14日從南京農業大學獲悉,該校園藝學院的專家已經成功篩選出了一種長得像黃玫瑰的白菜,在南京江浦農場已繁殖了100多株,成為穩定的群體。南農大園藝學院侯喜林院長告訴記者,這是南農大最新篩選出的一份白菜材料,仔細看,它長得不太像白菜,嫩黃嫩黃的顏色,葉片一片卷著一片,像漂亮的木耳邊,每片葉子上還有小小的鋸齒,用手摸一摸葉片稍硬,比普通白菜葉要厚。   這種「黃玫瑰」白菜的原始材料引自外地,但剛來南農的時候長出來的白菜可不是這副模樣,在多次篩選中,南農專家發現了它「天生麗質」的一面,並經過數次「自交」,才長成如今這般驚艷。

南京農大研製的新種「黃玫瑰」白菜

[2][3]

南京農大培育出形似黃玫瑰的新種白菜

生長發育與產品形成

  白菜生育周期分營養生長期和XX生長期。

觀賞白菜(百財花王)

以秋冬白菜為例,營養生長期包括:   ①發芽期:從種子萌動到子葉展開,真葉顯露。   ②幼苗期:從真葉顯露到形成一個葉序。   ③蓮座期:植株再展出1-2個葉序,是個體產量形成的主要時期。   XX生長期包括:   ①抽薹孕蕾期:抽生花薹,發出花枝。主花莖和側枝上長出莖生葉,頂端形成花蕾。   ②開花結果期:花蕾長大,陸續開花、結實。   白菜以蓮座葉為產品。秋播白菜一般1.5-2天分化一片新葉。如杭州油冬兒等品種單株,一般具25-30片葉,其中主要由第9-24片蓮座葉構成產量。幼苗期葉面積的增長速度比葉重增長快;蓮座期則葉重增長速度較快。到生長後期,葉重增長主要是葉柄的增長,葉柄重常占葉總重的75-80%,為養分的貯藏器官。單位面積產量由株數和單株重所構成,而單株重則受葉數和葉重兩個因素所制約。多數品種為葉重型,葉重增加主要靠葉面積XX和葉柄增重。   白菜喜冷涼氣候,平均氣溫18-20℃和陽光充足的條件下生長最好。-2~-3℃能安全越冬。25℃以上的高溫生長衰弱,易感病毒病,只有少數較耐熱品種可在夏季栽培。白菜萌動的種子及綠體植株在氣溫15℃以下,經歷一定的天數完成春化,苗端開始花芽分化,而葉分化停止。在長日照及較高的溫度條件下抽薹、開花。但不同品種對長日照的要求有明顯差異。

栽培技術

  白菜類型、品種繁多,適應性廣泛,在中國江、淮地區,除冬季和早春行簡易覆蓋栽培外,可多茬露地栽培;華南地區可周年生產。   在栽培上一般按三季安排:   1.秋、冬白菜:育苗移栽,收穫成株為主。華南是9-12月陸續播種,分期收穫至翌年2月;江、淮地區是8月上旬~10月中旬陸續播種,封凍前收穫完畢。   2.春白菜:晚秋播種,小苗越冬,翌春收穫成株;早春播種,採收幼苗。早春用冷床播種育苗或春分后播種育苗的,也可收穫和成株。   3.夏白菜:以栽培採收菜秧為主,5月上旬~8月上旬可隨時播種,不斷收穫。白菜常與瓜類、豆類及大田作物輪作。春白菜與茄果類、瓜類、豆類、薯芋類蔬菜間作套種;夏白菜與芹菜、茼蒿、胡蘿蔔等蔬菜混播;秋冬白菜可與結球甘藍、花椰菜、萵筍、馬鈴薯等間作或套種。利用不同品種排開播種,可實現周年供應。   4.秋大白菜是我市秋季蔬菜主栽品種之一,是從業農民秋季增收的重要來源,種好秋大白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合理安排種植,做到分期排開上市。如我市秋季栽培的主栽中晚熟大白菜北京新三號,集中上市時間是11月上旬,上市量大而時間短,不易保證獲得好效益;同時市民消費發生變化,由過去一次大量購買貯存消費變為小量多次隨時採購。對此從事生產的農民要調整銷售方法,可以自10月下旬即砍收包心好的白菜提早上市,雖然產量略低,但價格高,效益增長明顯;後期可以適當安排貯存,既減少集中上市,又可根據市場需求及時上市,從而獲得好的收入。   其次,合理調整種植品種,以多樣化滿足市場不同需求。有配送直銷條件或可以做到精品包裝銷售的,可以適量種植特色大白菜,如選擇種植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橘紅心白菜,可以作為節日特菜上市供應。   其三,採用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保證大白菜產品優質營養。針對蔬菜生產中影響食品安全的化肥施用超標、農藥殘留問題,秋大白菜要做到合理用肥、合理用藥,以優質求得高效。   秋大白菜優質高產配套栽培技術要點:   1.選用優良抗病品種。以北京新三號、京秋一號、中白二號、中白四號等優良品種為主。   2.細緻整地,施足底肥。根據北京市郊區菜田土壤肥力評級標準,北京露地菜田肥力狀況大多數處於中等偏低水平,建議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再加上磷酸氫二銨25公斤、鉀肥15公斤或複合肥50公斤。   3.適期播種。北京地區播種期以8月3日~8日為宜,播前要求藥劑加新高脂膜拌種,可選用菜豐寧或瑞毒霉藥劑拌種。   4.規範種植。採用小高畦種植,畦長不超過20米,採用四隔一或六隔一的畦式,便於澆水和病蟲害防治,前茬為西瓜作物的可以選擇對壟栽培。   5.合理密植。大白菜以8月末定苗為宜。北京新3號、京秋1號等以畝1800~2000株為宜,中白二號、中白四號以畝2000~2200株為宜。   6.加強苗期管理。「三水齊苗,五水定棵」。   7.蓮座期管理,關鍵是蹲苗。蹲苗時間視苗情而定,一般10~20天,22片葉左右施入尿素20公斤或硫酸銨50公斤,然後澆水,中耕XX蹲苗。   8.加強包心期管理。主要是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根據大白菜需肥規律,要避免大白菜追肥一次性施入,強調分期追施,減少後期脫肥以及前期肥料過多不能合理利用現象的發生。   ⑴ 蹲苗結束及時澆水,第一水宜小,以後每隔7天澆一水,砍菜前七天停止澆水。   ⑵ 重視施用包心肥。在包心前期,即9月末10月初,畝施入尿素25公斤,保證後期包心。大白菜全生育期追肥依據1:3:4:2比例,即幼苗期為1,蓮座期為3,結球前期為4,結球中期為2。追肥總量以硫銨為標準,每畝70~100公斤為宜。   ⑶ 注意霜霉病、黑斑病、軟腐病的防治。後期尤其要重視黑腐病的防治。   白菜除早春、夏季等為栽培菜秧而採用直播外,一般行育苗移栽。宜選擇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壤土作育苗畦,前茬收穫后要早耕曬垡、清潔田園、施足基肥,整地後作成高畦或平畦。播種應掌握勻播和適當稀播。出苗后及時間苗,避免徒長;間苗後進行追肥和澆水,並注意苗期除草和病蟲害防治。一般播后25~30天移栽。定植田提前施肥、耕翻曬垡、作畦。栽植密度因品種、季節和栽培目的不同而異,多數品種株行距20-25cm見方。栽植深度因氣候、土質而異,早秋宜淺栽,防止因深栽爛心;寒露后,栽菜宜深些,可以防寒。土質較松,栽植可稍深;粘重土壤宜淺栽。   白菜根群淺,吸收能力較弱,生長期間應不斷供給肥水。多次追施速效氮肥,是促進白菜生長、保證豐產的重要措施。合理施肥的原則:一要定植后及時追肥,促苗恢復生長;二要隨白菜個體生長,增加追肥濃度和用量。至於施肥方法、時期、用量,則依天氣、苗情、土壤等而定。澆水結合追肥進行。定植后3~5天內不可缺水,特別是夏季和早秋,栽后須連續3~4天每天早晚澆水。栽培白菜宜多施有機肥作基肥,生長期間適當追施化肥,也可結合噴灌進行葉面追肥。   白菜植株長到一定大小可隨時採收。成株採收標準:外葉葉色開始變淡,基部外葉發黃,葉叢由旺盛生長轉向閉合生長,心葉伸長到與外葉齊平(俗稱「平口」)。江、淮地區秋白菜定植后30~40天可陸續採收,收穫成株則需50~60天;春白菜須在抽薹前收穫。華南地區播種至收穫只需40~60天。   採種田應與白菜類其他蔬菜及白菜其他品種嚴格隔離,也要與芸薹屬中染色體基數x=10的其他栽培作物隔離。原種田空間隔離距離至少2000m以上,生產用種田隔離距離不得少於1000m。   主要採種法有:   ①成株採用法:秋季適期播種。收穫前選擇生長健壯、具本品種特徵的優良植株作種株,並按45cm左右的株行距定植。江、淮地區需注意採取適當覆蓋防寒,耐寒性弱的長梗白菜,可切去葉子上部,僅留葉柄和心葉定植,再適當用草覆蓋。翌春除去防寒覆蓋物,進行中耕、除草、施肥,江、淮地區一般于5月至6月陸續收穫種子。   ②半成株採種法:江、淮地區多於10月上、中旬播種育苗,冬前定植。翌春選留健壯者採種。種子產量較高,成本較低,但質量不及成株採種。   ③小株採種法:江、淮地區2月上旬播種,出苗後去劣去雜一兩次,按苗距離20cm左右留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穫種子。春白菜留種多結合春季大田生產,去劣留優。

貯藏加工

  ①腌白菜:採收充分成熟的成株,除去根部及老葉,洗凈,待水分蒸發並稍萎蔫時,加鹽干揉,碼入陶缸或大木桶中。一層菜、一層鹽,碼滿為止,上壓重石。數天後待汁液浸出,再上下翻動一次,如前壓緊約經25-30天後,即可食用。每50kg鮮菜可加鹽2.5-4kg。   ②白菜乾:採收充分生長的成株,去根和老葉、洗凈、沸水泡片刻後上架曬乾。

食用

如何選擇

  挑選包心的大白菜以直到頂部包心緊、分量重、底部突出、根的切口大的不為好。

飲食宜忌

  1.忌食隔夜的熟白菜和未腌透的大白菜   2.腹瀉者盡量忌食大白菜   3.氣虛胃寒的人忌多吃。   4.切大白菜時,宜順絲切,這樣大白菜易熟。

果汁白菜心

  主料:白菜心2000克   配料:嫩香菜梗段,紅柿子椒各100克,熬濃的桔子汁,白糖,鹽味精香蕉精各適量。   做法:

果汁白菜心

1.將白菜心,紅柿子椒切成4厘米長的細絲   2.將白菜心紅柿子椒絲,香菜梗段用精鹽腌20分鐘,控出鹽水,加入味精,熬濃的桔子汁,白糖,香蕉精攔勻,放冰箱冷藏室內數小時,即可食用。   特點 色澤鮮艷,脆嫩酸甜,清涼爽口。   補:食用方法 。大白菜食法頗多,多烹調方法上看,無論是炒,熘,燒,煎,,燴,扒,涮,涼拌,腌制,都有可做成美味佳餚,特別是同鮮菇,冬菇,火腿,蝦米,肉,栗子等同燒,可以做出很多特色風味的菜餚。   補:食用宜忌。大白菜適合所有人食用。更適宜於慢性習慣性便秘,傷風感冒,肺熱咳嗽,咽喉發炎,腹脹及發熱之人食用。用大白菜葉貼臉可減少右部的粉刺生長。腹瀉者盡量避免食用白菜。腐爛的大白菜不能吃,由於在細菌的作用下,大白菜中的硝酸鹽轉變為有毒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可使血液中的低血紅細胞氧化,變豐高鐵血紅蛋白,更新換代 去攜氧能力,使用權人發生嚴重的缺氧引起中毒,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心跳加快,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   特別提醒:多吃白菜能防乳腺癌。美國紐約激素研究所的科學發現,中日婦女的乳腺癌發病率比西方婦女低得多,是由於食白菜多的緣故。調查表明,每10萬婦女中,每年乳腺癌的發病人數為:中國6人,日本21人,北歐84人,美國91人。科學家發現,白菜中有一種化合物,它能幫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聯繫的雌激素,這種化合物叫吲哚----3----甲醇,約占干白菜重量的1%。婦女每天吃450克的白菜就能吸收500毫克的這種化合物,從而使體內一種子重要的酶數量增加,這種酶能幫助分解雌激素。

糖醋大白菜

  原料:大白菜、白醋、砂糖、鹽、胡椒、高湯。   1、大白菜隨意用手撕成塊兒,高湯燒開后,下白菜焯片刻(如果喜歡脆點的話時間適當可以短些),之後撈出過涼水;   2、取一鍋,加半小碗水,燒開后加入砂糖化開,加鹽、胡椒調味,快出鍋時再倒入白醋,這樣醋的香味和酸味才能很好的發揮出來;   3、如果覺得太清可以加水澱粉勾芡,之後澆在白菜上即可。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用番茄醬、橙汁等作為澆汁。   白菜湯   白菜1000克,豆腐皮50克,紅棗10個,加水適量,燉湯。可治肺燥咳嗽、大便乾結。

白菜露

  白菜搗爛絞汁200毫升,飯前加熱,溫服,每天2次。可治療胃潰瘍。

白菜綠豆飲

  白菜根莖頭1個,綠豆芽30克,將白菜根莖頭與綠豆芽同煮,溫飲,每天2~3次,每次100~200毫升。有清熱解毒作用,可治療外感溫熱之邪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口乾等症。

菜根紅糖飲

  白菜根300克,生薑3片,紅糖60克。將菜根洗凈與姜、糖同煮,熱飲。有解毒、散風寒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之邪引起的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噁心等症。

水煮鮮菜葉

  白菜葉200克,用開水煮食。可治療小便不利、煩熱口渴、消化不良等症。

水煮白菜

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

營養分析

  1.、白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不但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腸胃蠕動,促進大便排泄,幫助消化的功能。對預防腸癌有良好作用。   2.、秋冬季節空氣特別乾燥,寒風對人的皮膚傷害極大。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效果。   3.、美國紐約激素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中國和日本婦女乳腺癌發病率之所以比西方婦女低得多,是由於她們常吃白菜的緣故。白菜中有一些微量元素,它們能幫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聯繫的雌激素。

相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特別適合肺熱咳嗽、便秘、腎病患者多食,同時女性也應該多吃。   2.大白菜性偏寒涼,胃寒腹痛、大便溏瀉及寒痢者不可多食。   製作指導   1.切白菜時,宜順絲切,這樣白菜易熟。   2.烹調時不宜用煮焯、浸燙后擠汁等方法,以避免招牌營養素的大量損失。   3.腐爛的白菜含有亞硝酸鹽等毒素,食后可使人體嚴重缺氧甚至有生命危險。   4.大白菜在沸水中焯燙的時間不可過長,最佳的時間為20~30秒,否則燙得太軟、太爛,就不好吃了。   5.白菜在腐爛的過程中產生毒素,所產生的亞硝酸鹽能使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喪失攜氧能力,使人體發生嚴重缺氧,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腐爛的大白菜一定不能食用。

食療作用

  白菜微寒、味甘、性平,歸腸、胃經。   有解熱除煩、通利腸胃、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   可用於肺熱咳嗽、便秘、丹毒、漆瘡。   白菜是我國原產蔬菜,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據考證,在我國新石器時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遺址發現的白菜籽距今約有六千年至七千年,《詩經·谷風》中有「采葑采菲,無以下體」的記載,說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帶,對於葑(蔓青、芥菜、菘菜,菘菜即為白菜之類)及菲(蘿蔔之類)的利用已經很普遍。到了秦漢,這種吃起來無滓而有甜味的菘菜從「葑」中分化出來;三國時期(公元三世紀)的《吳錄》有「陸遜催人種豆菘」的記載。南齊(公元五世紀)的《齊書》有「曄留王儉設食,盤中菘菜(白菜)而已」的記述(《武陵昭王曄傳》),同時期的陶弘景說:「菜中有菘,最為常食。」唐朝時已選育出白菘,宋時正式稱之為白菜。宋代蘇頌說:「揚州一種菘,葉圓而大……啖之無渣,絕勝他土者,此所謂白菜。」明代李時珍引陸佃《埤雅》說:「菘,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謂之白菜。」白菜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古代醫書《名醫別錄》里說「白菜能通利胃腸,除胸中煩,解酒毒」。清代《本草綱目拾遺》記載說:「 白菜汁,甘溫無毒,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並說「冬汁尤佳」。如搗爛,炒熱后外敷脘部,可治胃病。白菜根配銀花,紫背浮萍,煎服或搗爛塗患處,可治療皮膚過敏症,尤其是對面部皮膚過敏症有叫較好療效。生白菜汁和生蘿蔔汁內服還能治療煤氣中毒。   每100克白菜所含營養素如下   ·熱量 (17.00千卡) ·蛋白質 (1.50克) ·脂肪 (0.10克) ·碳水化合物 (3.20克) ·膳食纖維 (0.80克) ·維生素A (20.00微克) ·胡蘿蔔素 (120.00微克) ·硫胺素(0.04毫克) ·核黃素 (0.05毫克) ·尼克酸 (0.60毫克) ·維生素C (31.00毫克) ·維生素E (0.67毫克) ·鈣(50.00毫克) ·磷(31.00毫克) ·鈉 (57.50毫克) ·鎂 (11.00毫克) ·鐵 (0.70毫克) ·鋅 (0.38毫克) ·硒 (0.49微克) ·銅(0.05毫克) ·錳(0.15毫克)

藥用價值

  白菜除作為蔬菜供人們食用之外,還有藥用價值。祖國醫學認為,白菜性味甘平,有清熱除煩、解渴利尿、通利腸胃的功效,經常吃白菜可防止維生素C缺乏症(壞血病)。大白菜洗凈切碎煎濃湯,每晚睡前洗凍瘡患處,連洗數日即可風效。白菜子則可解酒,對於酒醉不醒者,可用白菜子研末調「井華水」(即從水井中剛打上來的井水),服之有效。對於氣虛胃冷的人,則不宜多吃白菜,以免噁心吐沫。若吃多了,可用生薑解之。白菜能降低女性乳腺癌發生率。   美國紐約激素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中國和日本婦女乳腺癌率之所以比西方婦女低得多,是由於她們常吃白菜的緣故。白菜中有一些微量元素,它們能幫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聯繫的雌激素。白菜中的纖維素不但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還能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中醫認為白菜微寒味甘,有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之功。   冬季吃白菜能養顏護膚。冬季空氣乾燥,寒風對人的皮膚傷害很大。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E,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效果。   白菜營養豐富,除含糖類、脂肪、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鐵、胡蘿蔔素、硫胺素、尼克酸外,尚含豐富的維生素,其維生素C、核黃素的含量比蘋果、梨分別高5倍、4倍;微量元素鋅高於肉類,並含有能抑制亞硝酸胺吸收的鉬。其中維生素C,可增加機體對感染的抵抗力,用於壞血病、牙齦出血、各種急慢性傳染病的防治。白菜中含有的纖維素,可增強腸胃的蠕動,減少糞便在體內的存留時間,幫助消化和排泄,從而減輕肝、腎的負擔,防止多種胃病的發生。   白菜中所含的果膠,可以幫助人體排除多餘的膽固醇。更主要的白菜中還含有微量的鉬,可抑制人體內亞硝酸胺的生成、吸收,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此外,白菜本身所含熱量極少,不至於引起熱量儲存。白菜中含鈉也很少,不會使機體保存多餘水分,可以減輕心臟負擔。中老年人和肥胖者,多吃白菜還可以減肥。中醫認為其性微寒無毒,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為清涼降泄兼補益良品。可用於治感冒、發燒口渴、支氣管炎、咳嗽、食積、便秘、小便不利、凍瘡等。總之,白菜是補充營養,凈化血液,疏通腸胃,預防疾病,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人體健康的佳蔬良藥。大眾人群均適合食用,每次100克。

中醫用途

  中醫認為白菜微寒味甘,具有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等功能,是補充營養、凈化血液、疏通腸胃、預防疾病、促進新陳代謝的佳蔬,適合大眾食用。民間素有「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之說。   大白菜含水量豐富,高達95%。冬天天氣乾燥,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陰潤燥、護膚養顏的作用。大白菜含維生素豐富,常吃大白菜可以起到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大白菜中還含有豐富的鈣、鋅、硒等礦物質。其膳食纖維也很豐富,常吃能起到潤腸通便、促進排毒的作用,對預防腸癌有良好作用。   除了豐富的營養外,大白菜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大白菜性微寒,有清熱除煩、利尿通便、養胃生津之功。主治肺胃有熱、心煩口渴、小便不利、便秘、丹毒、癰瘡。   大眾人群普遍適合食用大白菜,尤其適合於偏胖、內熱偏盛、脾胃不和、咳嗽有痰的人。但大白菜性偏寒涼,胃寒腹痛的人不能多吃。需要注意的是,腐爛的白菜含有亞硝酸鹽,不能食用;大白菜在沸水中焯燙的時間不可過長,最佳的時間為20~30秒。   明代以前白菜主要在長江下游太湖地區栽培,明清時期不結球白菜(小白菜)在北方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此同時在浙江地區培育成功結球白菜(大白菜)。18世紀中葉(康乾盛世)在北方,大白菜取代了小白菜,且產量超過南方。華北、山東出產的大白菜開始沿京杭大運河銷往江浙以至華南。魯迅在《朝花夕拾》的《藤野先生》一文中說:「大概是物以希(稀)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   大白菜是在明朝時由中國傳到李氏朝鮮的,之後成了朝鮮泡菜的主要原料。韓國電視劇《大長今》中有主人公試種從明國引進的菘菜(大白菜)的情節。   20世紀初,日俄戰爭期間,有些日本士兵在中國東北嘗到這種菜覺得味道不錯,於是把它帶到了日本。目前在日本市場上出售的食品工廠生產的餃子,基本都是豬肉白菜餡的。   今天,世界各地許多國家都引種了白菜。

以白菜為題材的藝術

  白菜形體飽滿可愛,味道鮮美,是人們喜愛的蔬菜之一,也是畫家們喜歡表現的內容。

寫意白菜畫

齊白石國畫《白菜》

  現代著名畫家齊白石一生推崇白菜,他把白菜當做一種藝術題材反覆描繪,畫了大量的白菜蟈蟈、白菜草蟲、白菜辣椒等畫作,表現出老畫家生於農村、不忘過去艱辛、不追求奢華、淡泊明志的高尚胸襟。   白菜歌   孫健程   一棵大白菜   花心最可愛   黃黃綠綠惹人慕   日夜生光彩   根生大地里   花開青天外   風風雨雨總襲來   本色永不改   你也摘我也采   一生無悔又清白   朝朝暮暮誰相伴   小圃白菜來

工筆畫白菜

  白菜是北方人喜愛的冬季蔬菜之一,很多農家都在自己的院子里種上白菜。每年秋冬之際,實力派畫家吳玉陽就畫上一幅母親種的白菜。

吳玉陽畫白菜(3張)

詩歌、諺語

  宋朝詞人蘇東坡:「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蟠」   《津門竹枝詞》:「芽韭交春色半黃,錦衣橋畔價偏昂,三冬利賴資何物,白菜甘菘是窖藏」

  關於白菜的民間諺語有:   方便食用:   「白菜可做百樣菜」、「種一季吃半年,從冬可以吃到春」、「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便宜:「大頭白菜論斤賣,一二文錢價不昂」 種植方法:「頭伏蘿蔔二伏芥,三伏裡頭種白菜」、「白菜密插,芥菜跑馬」、「霜降摘柿子,小雪砍白菜」。   營養價值:   「白菜蘿蔔湯,益壽保健康」   「白菜是個寶,賽過靈芝草」   「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

白菜美容法

  白菜其實也可達美容效果。   皮膚白皙,無痘無痕,這是所有女性夢寐以求的膚質,市面上琳琅滿目的保養品、護膚品琳琅滿目,有的價格不菲,美容院的生意更是越干越紅火。如何用最省錢的方法達到最滿意的皮膚效果呢,領航教育公共營養師培訓專家講師將為大家推薦一些美容小技巧: 眼下在網上熱傳著一種來自「土耳其民間」的去痘面膜,這種面膜取材很簡單,就是平時常吃的大白菜。據說,土耳其婦女皮膚白嫩,而且很少出現青春痘等皮膚病,就是她們經常用大白菜葉來貼臉的緣故。   大白菜面膜的製作方法很簡單:把整片的新鮮大白菜葉取下來洗凈,在乾淨的菜板上攤平,用擀麵杖輕輕碾壓10分鐘左右,直到葉片呈網糊狀。將網糊狀的菜葉貼在臉上,每10分鐘更換一張菜葉,連換三張,每天做一次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烹調肉類時別用不粘鍋
  • 老人乘公交宜避開高峰
  • 小寶寶患感冒,盡量別輸液!
  • 8大常見祛痘誤區糾正方案
  • 10分鐘 輕鬆讀懂美白說明書
  • 怎樣煮雞蛋才不會裂呢?
  • 鼻塞卻沒有鼻涕
  • 白糖是怎樣形成的?
  • 粗糧 有什麼好吃的做法么?
  • 放屁對身體的益處有那些?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