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葡萄

葡萄(grapes),葡萄屬(Vitis)落葉藤本植物,掌葉狀,3-5缺裂,復總狀花序,通常呈圓錐形,漿果多為圓形或橢圓,色澤隨品種而異。人類在很早以前就開始栽培這種果樹,幾乎占全世界水果產量的四分之一;其營養價值很高,可製成葡萄汁、葡萄乾和葡萄酒。粒大、皮厚、汁少、優質、皮肉難分離、耐貯運的歐亞種葡萄又稱為提子。

植物屬性

  葡萄概述   1、《名醫別錄》:葡萄,生隴西五原燉煌山谷。   2、《綱目拾遣》:瑣瑣葡萄,出吐魯番,北京貸之,形如胡椒,系葡萄之別種也。按《紫桃軒雜綴》,瑣瑣葡萄,神農九草之一,中土久有,不俟博望從西域帶來也。   葡萄屬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實,為落葉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

葡萄

的植物之一。葡萄原產于歐洲、西亞和北非一帶。據考古資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區是小亞細亞裏海和黑海之間及其南岸地區。大約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亞細亞、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也開始了葡萄栽培。多數歷史學家認為波斯(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   歐洲最早開始種植葡萄並進行葡萄酒釀造國家是希臘。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產,主要產于新疆、甘肅、山西、河北、山東等地。莖蔓長達10~20米。單葉,互生。花小,黃綠色,組成圓錐花序。漿果圓形或橢圓形,因品種不同,有白、青、紅、褐、紫、黑等不同果色。果熟期8~10月,中國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歷史,相傳為漢代人張騫引入。   葡萄品種很多。全世界約有上千種,總體上可以分為釀酒葡萄和食用葡萄兩大類。世界栽培品系有歐洲品系(European grape)及美洲品系(Fox grape)兩大系統,根據其原產地不同,分為東方品種群及歐洲品種群。我國栽培歷史久遠的「無核白」、「牛奶」、「黑雞心」等均屬於東方品種群。「玫瑰香」、「佳麗釀」等屬於歐洲品種群。鮮用或陰乾備用。   在果品中,葡萄的資歷最老,據古生物學家考證,在新生代第三地層內就發現了葡萄葉和種子的化石,證明距今六百五十多萬年前就已經有了葡萄。有的學者認為在23000萬年前至6700萬年前就有類似葡萄的植物。   「提子」即廣東語「葡萄」的意思,是商品名稱。從廣義上講,紅色的葡萄即為紅提,黑色的葡萄稱黑提,青色的葡萄則叫青提。但是,「提子」的叫法是在近幾年引入美國紅地球葡萄后才開始在國內流行的。人們只把從美國引進的紅地球等葡萄稱為「提子」,而對巨峰、玫瑰香等還叫葡萄。

葡萄(20張)  「水晶明珠」是人們對葡萄的愛稱,因為它果色艷麗、汁多味美、營養豐富。果實含糖量達10%~30%,並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又有增進人體健康和治療神經衰弱及過度疲勞的功效。

人工栽培

生態條件

  地形條件   1.緯度和海拔: 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園分佈在北緯20-52度之間及南緯30-45度之間,

無子葡萄

絕大部分在北半球。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1米。中國葡萄多在北緯30-43度之間海拔的變化較   大,約200-1000米,河北懷來葡萄分佈高度達1100米,山西清徐達1200米,西藏山南地區達1500米以上。緯度和海拔是在大範圍內影響溫度和熱量的重要因素。    2.坡向和坡度: 在大地形條件相似情況下,不同坡向的小氣候有明顯差異。通常以南向(包括正南向、西北向和東南向)的坡地受光熱較多,平日氣溫較高。坡地的增溫效應與其坡度密切相關。一般坡地向南每傾斜1度,相當於推進1緯度。受熱最多的坡地角度約為20-35度(在北緯40-50度範圍)。葡萄因較耐乾旱和土壤瘠   薄,可以在相對不大範圍內發育根系,所以比其它果樹更適宜在坡地上栽培,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嚴重,因此,在種植葡萄時應優先考慮坡度在20-25度以下的土地。    3.水面的影響: 海洋、湖泊、江河、水庫等大的水域,由於吸收的太陽輻XX能量多,熱容量較大,白天和夏季的溫度比陸地低,而夜間和冬季的溫度比內陸高。因此,臨近水域沿岸的氣候比較溫和,無霜期較長。臨近大水面的葡萄園由於深水反XX出大量的藍紫光和紫外線,漿果著色和品質好,所以選擇葡萄園時盡量靠近大的湖泊、河流與海洋的地方。   土壤條件   葡萄可以生長在各種各樣的土壤上,如沙荒、

在樹上沒有熟的葡萄(19張)河灘、鹽鹼地、山石坡地等,但是不同的土壤條件對葡萄的生長和結果有不同的影響。   1.成土母岩及土心 :在石灰岩生成的土壤或心土富含石灰質的土壤上,葡萄根系發育強大,糖分積累和芳香物質發育較多,土壤的鈣質對葡萄酒的品質有良好的影響。世界上著名的釀酒產區正是在這種土壤上,如香檳地區和夏朗得—科涅克地區等。但土層較薄且其下常有成片得礫石層,容易造成漏水漏肥。    2.土層厚度和機械組成 :葡萄園的土層厚度一般以80-100㎝以上為宜。沙質土壤的通透性強,夏季輻XX強,土壤溫差大,葡萄的含糖量高,風味好,但土壤有機質缺乏,保水保肥力差。粘土的通透性差,易板結,葡萄根系淺,生產弱,結果差,有時產量雖大但質量差,一般應避免在重粘土上種植葡萄。在礫石土壤上可以種植優質的葡萄,如新疆土魯番盆地的礫質戈壁土(石礫和沙子達80%以上),經過改良后,葡萄生長很好。    3.地下水位:在濕潤的土壤上葡萄生長和結果良好。地下水位高低對土壤濕度有影響,地下水位很低的土壤蓄水能力較差;地下水位高、離地面很近的土壤,不適合種植葡萄。比較適合的地下水位應在1.5-2米以下。在排水良好的情況下,在地下水位離地面0.7-1米的土壤上,葡萄也能良好生長和結果。    4.土壤化學成分:對葡萄植株營養有很大意義。一般在PH為6—6.5的微酸性環境中,葡萄的生長結果較好。在酸性過大(pH接近4)的土壤中,生長顯著不良,在比較強的鹼性土壤(pH為8.3-8.7)上,開始出現黃葉病。因此酸度過大或過小的土壤需要改良后才能種植葡萄。此外,葡萄在果樹中,是屬於較抗鹽的植物,在蘋果、梨等果樹不能生長的地方,葡萄能生長的很好。   氣候因素   是葡萄品種區域化的主要指標之一。法國人認為,只有在某種特定的土壤中栽培的葡萄,才能

不同的葡萄(22張)釀造出具有特殊風味的世界名酒。但對世界廣闊的葡萄產區來講,這種以土壤進行葡萄區劃的情況、不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影響葡萄品質和葡萄酒質量的因素是綜合性的。僅在多數情況下,往往是氣候對葡萄的生長、結果和葡萄酒的優劣起主導作用,氣候因素已成為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光照、量度、降水等天氣條件都是葡萄生長和結果所必需的,特別是夏秋季的天氣狀況。    1.光照: 太陽能是葡萄進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進行能量和物質循環的動力,葡萄產量和品質的90%—95%來源於光合作用。真正消耗于光合作用的太陽能在許多情況下,還沒有達到太陽總能量的1%。在我國一般葡萄園太陽能的利用率僅為0.5%左右。 葡萄是喜光作物,幾千年來人們為它搭架和整形修剪,以便使它獲得更充足和合理的光照。    2.溫度:溫度(熱量)是影響葡萄生長和結果最重要的氣象因素。葡萄屬暖溫帶植物,要求相當多的熱量。葡萄生長期(從明芽至槳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氣溫在10度以上的活動積溫、因品種不同而存在差異。溫度對葡萄生長、結果的進程也產生重要影響。高溫能對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遠遠不如低溫,低溫對葡萄的傷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問題、低溫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區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緯20—51℃之間。歐洲葡萄品種的栽培北限是德國的萊茵河流域,栽培的南界伸展到了印度。在南半球、葡萄主要栽培于南緯20—40℃之間。歐洲葡萄的種植範圍朝赤道方向擴展的限制因素是高溫、病害和缺乏足夠的低溫誘發葡萄的休眠。歐洲葡萄向兩極方向擴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生長季節短、不足以保證果實和枝蔓成熟以及抵禦冬季低溫。    3.降水:降水的多寡和季節分配,強烈地影響著葡萄的生長和發育,影響著葡萄的產量和品質。在某些地區,對某些栽培品種、降水量季節性的變化是葡萄品種區域化的最重要的氣候因素之一。降水量季節性的變化,因世界不同的氣候類型.而表現出顯著的差異。地中海氣候的降水量季節分配的特點是:夏秋乾旱.冬春多雨。而我國主要葡萄栽培區的氣候為季風氣候(除新疆外),夏季高溫多雨,南方春季陰雨天氣更加重了葡萄栽培的難度。除新疆外,對葡萄不利,水分脅迫現象對葡萄表現十分顯著。

生物學特性

  溫度   葡萄各種群在生長各個時期對溫度要求是不同的。如早春平均氣溫達10℃左右,地下30c

葡萄

m土溫在7-10℃時,歐亞和歐美雜交種開始萌芽;山葡萄及其雜種可在土溫5-7℃時開始萌芽。隨著氣溫增高,萌發出的新梢便加速生長,最適於新梢生長和花芽分經的溫度是25-38℃。氣溫低於14℃時不利於開花授粉。漿果成熟期最適宜的溫度是28-32℃,氣溫低於16℃或超過38℃時對漿果發育和成熟不利,品質降低。根系開始活動的溫度是7-10℃,在25-30℃時生長最快。不同熟期品種都要求到有效積溫,如早熟品種莎芭珍珠有效積溫需21℃,中熟品種葡萄園皇后需25℃,晚熟品種龍眼需33℃才能充分成熟。   對低溫的忍受能力因種類和器官不同而異,如歐亞種和歐美雜種,萌發時芽可忍受-3至-4℃的低溫;嫩肖和幼葉在-1℃、花序在0℃時發生凍害。在休眠期,歐亞品種成熟新梢的冬芽可忍受―16℃至―17℃,多年生的老蔓在-20℃時發生凍害。根系抗寒力較弱,歐亞群的龍眼、玫瑰香、葡萄園皇后等品種的根系在―4℃至―5℃時發生輕度凍害,-6℃時經兩天左右被凍死。北方地區採用東北山葡萄或貝達葡萄作砧木,可提高根系抗寒力,其根系分 可耐-16℃和-11℃的低溫,致死臨界溫度分別為-18℃和-14℃,可減少冬季防寒埋土厚度。

美人指(葡萄)

  光照   葡萄是喜光植物,對光的要求較高,光照時數長短對葡萄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有很大影響。光照不足時,新梢生長細弱,葉片薄,葉色淡,果穗小,落花落果多,產量低,品質差,冬芽分化不良。所以建園時,要求選擇光照好的地方,並注意改善架面的風、光條件,同時,正確設計行向、行株距和採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技術。   水分   水在葡萄生命活動中有重要作用,營養物質經水溶解后運輸到各個器官,所以水是營養物質的載體通過水分蒸騰作用,調節樹的體溫並能促進水、肥的吸收。如土壤過分乾旱,根很難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光合作用減弱,易出現老葉黃化、脫落,甚至植株凋萎死亡。但水分過多也有害生長,汛期淹水,一般不超過1周,水滲下后仍能照常生長;淹水10天以上,會使根系窒息,同樣可造成葉片黃化、脫落,新梢不充實,花芽分化不良,甚至植株死亡。葡萄各物候期,對水分要求不同。在早春萌芽、新梢生長期、幼果膨大期均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應,一般隔7-10天灌水1次,使土壤含水量達70%左右為宜。在漿果成熟期前後土壤含水量達60%左右較好。但雨量過多要注意及時排水,以免濕度過大影響漿果質量,還易發生病害。如雨水過少,要每隔10天左右灌1次水,否則久旱逢雨易出現裂果,造成經濟損失。

葡萄組圖(19張)   土壤   葡萄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除了沼澤地和重鹽鹼地不適宜生長外,其餘各類型土壤都能栽培,而以肥沃的沙壤土最為適宜。不同土壤對葡萄生長發充和品質有不同的影響。不適宜地區,可以通過農業工程及栽培技術進行改土栽增。如遼寧盤錦鹽鹼地區,土壤含量0.3%以上,直接栽培葡萄不能成活。但經過挖溝台田,灌水洗鹽,綠肥改土或局部換土以及選用抗鹽砧木品種等項措施,2-3年後使土壤鹽分降至0.2%以下,就能栽植葡萄。   其它   在葡萄栽培中,除了要考慮葡萄對適宜氣候條件的要求外,還必須注意避免和防護災害性的氣候,如久旱、洪澇、嚴重霜凍,以及大風、冰雹等。這些都可能對葡萄生產造成重大損失。例如:生長季的大風常吹折新梢、刮掉果穗,甚至摧毀葡萄架。夏季的冰雹則常常破壞枝葉、果穗,嚴重影響葡萄產量和品質。因此,在建園地時要考慮到某項災害因素出現頻率和強度,合理選擇園地,確定適宜的行向,營造防護林帶,並有其它相應的防護措施。

栽培技術

  育苗及栽植   常用枝插繁殖,剪取生長粗壯、芽眼飽滿的一年生枝條.用單芽或雙芽剪成長5-15cm 左右插條,按15cm×50cm距離2月扦插在苗床中。但熱區應選用適應性及抗性強的砧木,用嫁接繁殖的方法培育適於當地氣候條件的嫁接苗。在砧木選擇上,美洲種的河岸葡萄耐熱耐濕;東亞種的山葡萄對真菌病害有高度的抗性等均可應用。熱區可以冬植也可春植。採用柵架的行株距為3m×1. 5-2m,1500-2000 株/h㎡;或寬窄行密植4m×0. 5--1m,2250~4500株/h㎡。   肥水管理   葡萄需大量養分,早期以氮肥為主,XX結果期后磷、鉀肥相應增加。除有機肥外,每造(收)每公頃需氮磷、鉀三要素80-150kg,應根據品種、產量、樹勢、地力不同,加以調節。基肥在入冬后施入,每公頃施雞、鴨糞3. 0萬kg、餅肥3750kg、過磷酸鈣3750kg。追肥分別在蔭芽前、開花前和果實膨大期施入,並適時噴施壯果蒂靈,前期以氮肥為主.促使枝蔓生長和花穗發育,果實膨大期增施磷、鉀肥,改善品質。根外追肥噴市0. 3%尿索和0. 2%磷酸二氫鉀可促果實膨大和成熟。生產高品質葡萄,園地需有灌溉設施,以免園地土壤乾濕劇烈變化。一般催芽期和幼果生育期需水較多,遇旱宜及時灌溉。   整形修剪   熱區一般採用小棚架或丁字形籬架單幹少主蔓整形。架式離地面較高,便於通風透光、減少病害和地面輻XX對葉、果的灼傷。修剪是保證當年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冬季在落葉後進行,長梢留8-12節、中梢留5-7節、短梢留3-1節。夏剪是萌芽期除去多餘的芽,並在修剪口塗抹愈傷防腐膜。始花前疏除過多的花序、留大去小、留壯去弱。枝蔓生長到一定程度時綁在架面上,及時除去卷鬚,減少養分消耗。結果蔓在花序前留5-7 片葉摘心以改善營養狀況。葡萄坐果率高,可適當疏果,使果實大小均勻,否則出現畸形果和小果。   多次結果枝術措施   ①利用副梢一年多次結果。熱區氣候溫暖,生長期長,芽具早熟性,副梢多次萌發,花序原始體

葡萄

容易形成,可誘發葡萄一年多次結果。選用適宜品種如巨峰、白香蕉等。在開花前15-20d,對結果蔓留4-6片葉摘心后,促頂端萌發1-2個副梢,其餘抹除,使之形成花序原始體;副梢長5-6片葉時留1-2片葉強行摘心;摘心后又發生二次副梢,當長3~4片葉時留1片摘心;三次副梢同樣處理,經過多次摘心處理,副梢即可一年多次結果。   ②人工落葉迫使當年萌發新梢。第一次采果后,約在8-9月,強行修剪和摘葉,或對枝蔓噴布1.035kg/L的石硫合劑加1%-5%五氯酚鈉,使葉片脫落,此時氣溫很高,可使當年萌發新梢,開花結果,約在12月上中旬成熟。一年二次結果,肥水管理要及時跟上。   噴施國興植物營養素,可進一步提高葡萄產量和質量根據葡萄的生物學特性和生理特點,在正常年份管理水平較好的葡萄園使用五次經濟效益最佳,五次使用期為:   第一次:新梢生長期,補充營養,促使花器官充分發育,減少不完全花,克服花器官因養分不足、發育不良而引起花而不實或嚴重脫落,為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礎。   第二次:開花期,可增強授粉及XX能力,可顯著提高坐果率。特別對花粉管伸長緩慢的巨峰等品種,作用更加明顯。但應注意及時疏去過多果粒,使整個果穗果粒均勻整齊。   第三、四次:漿果生長期,這一階段是形成產量和質量的關鍵時期,在兩個膨大高峰期使用,提高葉片的生理功能,加快光和速度,促進光合產物在果粒中的積累、轉化,促使果粒早膨大、早著色、早成熟,達到高產、早熟、優質的目的。   第五次:漿果成熟期,在葡萄欲採摘時使用,可延緩葉片衰老,使其保持較高的生理功能,推遲落葉,使枝條充分成熟,樹勢得以恢復。這對高產園、衰弱樹園尤為重要。

無土栽培

  現將設施葡萄無土栽培技術要點提供給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栽培形式和基質配方   葡萄無土栽培基質配方必須是以有機基質為主的混合基質,採用的基質是以草炭、有機肥和植物秸稈各占1/3,另外再加入5%的河砂和5%的蛭石。栽培形式是地槽式,先挖深60cm,寬100m的種植溝,底部10cm鋪石子,作為地下排水用,與槽溝的一端相通,與腰溝相連。上部50cm為基質層,草炭、有機肥、河砂混合在下,植物秸稈、蛭石鋪在上面,澆大水對基質淋洗后定植葡萄苗。   管理技術    施肥方法是固態無機肥料為主。根據葡萄生長發育的需要,定植第一年追施尿素3次(比土壤栽培少2次),每次50克/株;追施三元複合肥2次,每次100克/株,全年每畝施用尿素9千克,三元複合肥12千克,分別是土壤栽培每畝追肥量的1/5和1/4,其中微量元素的補充採用葉面噴施的方法,全年結合噴葯2~3次。   由於基質栽培葡萄長勢旺盛,根系龐大,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定植第一年用藥3~4次,結果當年全年生長季少用藥~5次。   葡萄無土栽培中採用的架式是棚架優於籬架。因為籬架架面矮小,葡萄生長勢旺,座果不如棚架。從試驗結果看,利用平棚架小X整形既易於早期豐產,又易於提高品質。   產量與質量   由於葡萄無土基質栽培樹勢旺盛(其生長量是土壤栽培的2~3倍),樹冠形成快,所以定植第二年產量高(但要控制產量)。在與土壤栽培產量相等的情況下,葡萄糖度比土壤栽培高出1~2度(可溶性固型物)。如奧地亞無核,土壤栽培一般在15~16度,無土栽培達到18~19度,巨峰也達到18~19度。為保證葡萄質量,葡萄無土基質栽培要嚴格控制產量。2004年定植的幼樹,2005年按品種分別留產——早熟品種(奧古斯特、奧地亞無核)是750kg/畝,中熟品種巨峰、里扎馬特是1000kg/畝。

葡萄種類

  葡萄的種類繁多,全世界有8000多種,我國有500種以上。著名的如:紫紅渾圓、珠光寶氣的「龍眼」,被譽為「北國明珠」。現在市場上出售的鮮果品種以「巨峰」較多。

病蟲害防治

  白腐病   癥狀識別   危害果實、早穗、枝蔓及葉片;其中穗軸是最容易感染的部位。果穗發病先從距地面較近的果穗梗或小果開始。病部出現淺褐色水漬狀病斑。以後逐漸向穗下及果粒蔓延。料及整個果穗,懸于蔓上,不易脫落,許多灰白色突起小點,逐漸由淺褐色變成深褐色,軟腐果極易脫落。但也有干縮成僵果,並有明顯稜角,懸于蔓上,不易脫落。當雨後天氣潮濕時,從病果粒點中流出黑色粘液。   防治措施    (1)此病防治關鍵時期是花后和中旬至8月中旬雨季噴葯重點保護果穗。可噴1000×50%多菌靈、800×50%退菌特或1:0.5:180倍波爾多液。每隔10-15天噴1次,共噴3-4次(噴葯時加6501粘著劑或洗衣粉)。   (2)實踐證明,徹底剪除病枝,刮掉老皮,及時摘除病果、病葉、病蔓。消滅病源茵,也是減少發病的重要措施。   (3)生長期對下部果進行綁吊,保證果穗距離地面20-30 厘米以上,也可減少發病。   黑痘病   癥狀識別   危害果實、果梗、葉片及新梢。幼葉染病後出現多角形病斑,葉脈受病部分停止生長,造成葉片鄒縮以至畸形。葉片受病時,在主脈上生有淡黃色逐漸變成灰白色病斑,病葉乾枯並穿孔。幼果受病出現褐色病斑,以後中間變成灰白色、稍凹陷、邊緣紅色或紫色,呈「鳥眼狀」,後期病斑龜裂,病果小而酸。有時穗軸發病,造成全穗發育不良,甚至枯死。   防治措施    (1)此病防治關鍵是抓住開花前和落葉兩次葯。噴1:0.5:180倍波爾多液或800×50%退菌特或600×75%百菌清。   (2)發芽前噴5度石硫劑。   (3)冬剪時徹底剪除病蔓,清除枯枝落葉。   霜霉病   癥狀識別   主要危害葉片、新梢,幼果也可發病。葉片發病時,正面出現半透明水漬狀不規則病斑,

葡萄

呈淡綠色或淡黃色,病斑最後變成黃褐色或紅褐色而乾枯。鄰近病斑相連成多角形大斑。與此同時,葉背長出灰白色霜霉狀物。嫩梢被害後生長停滯、扭曲甚至枯死。幼果感病時,果面上發生灰白色霜霉,生長停止、裂果或脫落。   防治措施    (1)發病初期到盛期,每間隔半月噴1次1:0.5:180倍波爾多液。或1000×25%瑞毒霉或250×40%已磷鋁。   (2)清除果園枯枝落葉,集中燒毀。   炭疽病   癥狀識別   主要危害著色后的果粒。靠近地面的果穗先端最早發病。果實染病後表面發生灰紫色塊斑,並逐漸成為中部色深邊緣淺、有輪紋的病斑。以後病斑中隱約可見少數黑色小粒點。隨病擴大,小黑粒點不斷增多,並排列成背紋狀。當於氣潮濕后,從小黑點湧出粉紅色粘膠狀物。病果粒很快全部軟腐,最後變為僵果,易於脫落。   防治方法   (1)7-8月為發病高峰,每隔半月噴1次1:0.5:180倍波爾多液或500×50%退菌特(用藥時要加6501粘著劑或洗衣粉)。   (2)採收前發現病果及時摘除深埋:採收后清理枝蔓上病果深埋。   日灼病   癥狀識別   葡萄日灼病一般發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穗著色成熟期)染病,多發生在裸露于陽光下的果穗上,由於供應果實水分不足引起。果粒發生日灼時,果面生淡褐色近圓形斑,邊緣不明顯,果實表面先皺縮后逐漸凹陷,嚴重的果穗變為乾果。卷鬚、新梢尚未木質化的頂端幼嫩部位也可遭受日灼傷害,致梢尖或嫩葉萎蔫變褐。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採用棚架式,使果穗處在陰涼之中;   2、適當追肥,誘髮根群向深層發育,增強樹勢,提高抗逆能力   3、防止水澇或施肥過量燒根現象;在高溫發病期適時適量灌水,蒸發量大要及時澆水降低植株體溫,同時噴灑壯果蒂靈加新高脂膜協調植株營養平衡,提高葡萄的著色度,避免日灼。   4、在陰雨過後的高溫天氣,在葉面和果穗上噴施新高脂膜形成保護膜,對日灼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根瘤蚜   危害狀及蟲體識別    主要危害根部。根部被害后,生出瘤狀物。初為鮮黃色,以後漸變為褐色而腐爛,使地上植株葉子變黃,果實變小,樹勢衰弱,產量質量明顯下悵,嚴重時可全株枯死。蟲體身體柔軟,外表很象蚜蟲,但腹部沒有腹管。   防治方法    (1)此蟲是國際、國內的重要檢疫對象之一,從可疑地區購進苗木、插條時,必須嚴格消毒,方法是用10-20根為一捆,在1500×50%辛硫磷中浸泡1分鐘。   (2)及時刨除病株,燒毀。   二星葉蟬   (一)危害狀及蟲體識別   危害葉片。被害葉片出現失綠小白點,以後小白點連片成白斑,嚴重時葉片變白、脫落、並使果穗和枝蔓不易成熟。   蟲體淡黃色,體長3-3.5毫米。頭頂上有兩個黑色圓斑,翅膀黃白色,半透明。蟲體多停留在葉子背面危害。   (二)防治方法   (1)成蟲或若蟲發生期噴3000×80%敵敵畏或1500×40%樂果或5000×20%速滅殺丁。   (2)秋冬清掃果園,燒毀落葉,消滅越冬成蟲。   紅蜘蛛   危害性   危害葉片及果穗。葉片受害后呈現很多黑褐色斑紋,嚴重時焦枯脫落。果穗受害后,穗梗黑色,變脆易折斷。果粒受害后呈鐵鏽色。果皮粗糙,有時龜裂,影響果實生長和著色。   防治方法   (1)春季發芽時噴3度石硫合劑加0.3%洗衣粉。   (2)7-8月間噴3000×73%克蟎特或1000×40%三氯殺蟎醇。   (3)埋入防冷時,剝除枝蔓上老粗皮,集中燒毀。   十星葉甲   危害狀及蟲體識別    鞘翅目,葉甲科。危害葉片和嫩芽。葉片被害咬成孔洞,嚴重時全部葉肉吃光,只留葉脈和一些薄膜。   成蟲為橢圓形甲殼蟲,長12毫米,寬8毫米。硬翅黃色,體上共有10個黑斑。幼蟲體扁,黃色。幼蟲孵化時常集中一起危害,長大後分散。成蟲常在葉面取食,但一經觸動,就分泌具有刺激性氣味的黃色液體,並落地假死。   防治方法   (1)噴1200×90%敵百蟲或5000×20%速滅殺丁。   (2)捕殺幼蟲;或利用假死性振落成蟲,集中殺死。   潛順壁虱   危害狀及蟲體識別   危害葉片。葡萄展葉后,被害葉表面產生白色斑點,以後被害部隆起,背面凹陷併發生絨毛。絨毛初為灰白色,以後變為茶褐色,最後為最褐色。葉片皺縮不平。   成蟲形狀像胡卜白色。頭前端有4條足。   防治方法   (1)春季葡萄芽萌動,少數芽露綠時,噴0.5度石硫合劑。   (2)冬剪下來的枝葉,集中燒毀。   葡萄虎蛾   危害狀及蟲體識別   危害葉片。幼蟲食害嫩葉,嚴重時將上部嫩葉全部吃光。幼蟲老熟后體長40毫米左右。頭、尾部黃色,背面淡綠色,每節有大小黑色斑點,其上著生白色長毛。   防治方法   (1)幼蟲發生期噴1200×敵百蟲或1000×520%敵敵畏或5000×20%速滅殺丁。   (2)早春在葡萄根附近,結合出土整地挖除蟲蛹(蟲腎:紅褐色,長20毫米,尾部齊整)。   葡萄扇葉病防治方法   危害癥狀   葡萄扇葉病是一種病毒病害;在我國部分葡萄園有零星發生。病株衰弱,壽命短,平均減產在30%~50%。病株葉片略成扇狀,葉脈發育不正常,主脈不明顯,由葉片基部伸出數條主脈,葉緣多齒,常有退綠斑或條紋,其中黃花葉株系葉片黃化,葉面散生退綠斑,嚴重時使整葉變黃,脈帶株系病葉沿葉脈變黃。葉略畸形。枝蔓受害,病株分枝不正常,枝條節間短,常發生雙節或扁枝癥狀,病株矮化。果實受害,果穗分枝少,結果少,果實大小不一,落果嚴重。病株枝蔓木質化部分橫切面,呈放XX狀橫隔。   發病規律   病毒病的傳播媒介,一般說有蚜蟲、葉蟬、線蟲類等,活體枝條、嫁接病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目前研究,葡萄扇葉病可由加州劍線蟲、考克歲劍線蟲、義大利劍線蟲傳毒,其他昆蟲是否傳毒尚不清楚。   防治措施   (1)選擇土壤內沒有傳毒線蟲的地塊建園,栽樹前用殺線蟲劑(棉隆)殺滅土壤線蟲。   (2)現階段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可以用組培法培養無毒苗,栽種不帶毒的良種苗。   (3)葡萄園有病株,病株率不高時可以及時刨除發病株並對病株根際土壤使用殺線蟲劑(棉隆)殺死傳毒線蟲。   (4)及時防治各種害蟲,尤其是可能傳毒的昆蟲,如葉蟬、蚜蟲等,可採用10%吡蟲啉或50%抗蚜威防治,減少傳播機會。[1]

適用農藥

  現在葡萄種植戶越來越多,關於葡萄上的病蟲害以及防治技術?中國農藥第一網特此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種葡萄上用到的農藥種類及特性,僅供參考:   1 必備   1.1殺茸譜廣必備既殺真菌又殺細菌.可同時防治多種病害。   1.2 AA級無公害農藥必備在歐美具有無公害農藥認證,為AA級無公害農藥,是生產綠色食品(水果、蔬菜)的優秀殺菌劑;對人畜安全,對環境安全。   1.3持效長必備具有優異的黏著性.耐雨水沖刷,持效長。   1.4藥效優異必備具有穩定和優異的藥效。   1.5高科技產品必備是新型銅製劑。專利產品,科技含量高。   1.6不產生抗性必備殺滅病菌作用點多,病菌不會對其產生抗性。   1.7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1.8質量好顆粒極細;溶解快;懸浮率好等。劑型:80%可濕性粉劑。防治對象: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自腐病、黑腐病等真菌XX害。   使用方法:于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必備400倍液。噴葯要仔細周到。應將整個植株均勻噴濕為止。10~15天噴1次。各生育期均可使用。   2 科博   2.1葡萄專用殺菌劑在歐洲及澳洲.因科博能很好地防治葡萄多種病害.被稱為葡萄專用殺菌劑。兩年來,在我國葡萄上應用,同時防治四大病害效果優異。   2.2殺菌譜廣既可用於防治真菌病害.又可防治細菌病害.具有一種藥劑防治多種病害的優異特徵。   2.3不產生抗性科博殺滅病菌的作用位點比較多.所以連續使用不會產生抗性。   2.4無公害農藥科博為低毒保護性殺菌劑.藥劑不XX植物體內部。不污染果、菜。對人畜安全.有利於產品出口。   2.5促進作物生長科博含有作物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如鋅、銅、錳等,具有微肥作用,能促進生長。施用科博后,作物葉片濃綠,厚、大、植株健壯。可提高作物產量並改善品質。   2.6藥效高且持久噴施科博后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層黏著性很強的保護膜。藥效高、耐沖刷、殘效長。防治對象: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黑腐病、房枯病、軸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劑型:80%可濕性粉劑。   使用方法:于發病前或發病初期500-600倍均勻噴霧,7~10天噴1次。   3 噴克   3.1廣譜噴克廣泛使用於果樹、蔬菜、花卉、糧食作物.有效防治70多種作物的400多種病害。   3.2藥效高且持久噴克殺菌機理獨特,且葯粒極細、黏著性強。能形成有效保護耐雨水沖刷,有效殺滅體表病菌且保護作物不受侵害。   3.3對作物安全噴克對作物的安全性好.在作物的各個生育期均可使用。不會產生藥害。   3.4無抗藥性噴克殺滅病菌的作用點很多.病菌很難產生抗性,可連續、連年使用。   3.5具有微肥作用噴克含有錳、鋅等微量元素。能促進生長、提高產量、改進品質。   3.6屬A級無公害農藥噴克為保護性殺菌劑.不XX植物體內部。且毒性低、低殘留。屬於A級無公害農藥,適於綠色食品生產。有利於產品出口。   3.7混配性好噴克可與除強鹼性農藥以外的許多農藥混用,且有些農藥與噴克混用有明顯或突出的增效作用。達到病和病、或病與蟲兼治。高效、省工、省時、省力。   3.8具有殺蟲或疆蟲作用對一些蟎類害蟲有抑製作用,可兼治某些害蟎。對梨木虱有一定防效。對銹壁虱、白粉虱有驅避作用。   3.9質量一流噴克已通過國際IS09000質量體系認證。質量可靠、穩定。有效期長。其質量、穩定性、有效期、藥效均屬世界一流。劑型:80%可濕性粉劑。防治對象: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毛氈病(銹壁虱)。   使用方法:于發病前或發病初期600--800倍液噴霧,均勻周到,7~10天噴1次。[2]

果品貯藏

貯前處理

  (一)采前噴葯。盛花期噴1×10-6濃度的赤霉素加1000倍液矮壯素,采果前20天噴150

葡萄

0倍液甲基托布津,采前3-5天再噴1000倍液萘乙酸,以防止裂果、落果,增進果實著色,提高糖分和防止發生孢霉病、赤霉病和白腐病。   (二)果實採收。選晚熟耐貯的紅地球、黑提、黑蓮子、黑奧林、大寶、巨峰等品種。果實要充分成熟,色澤好,果粉多,皮較厚,韌性強,含糖高,味香濃,耐貯藏。要在露水干后採收。採收和貯藏要輕拿輕放,以免碰破果粒和擦掉果粉。   (三)散熱預冷。採回來的果穗,剔除損傷果和病蟲果,修去不整齊的穗尖和副穗,並用熔化的蠟塗果梗剪口后,攤放在通風透氣良好的冷涼室內的草席上,2-3天散熱后預冷才貯藏。

貯藏方法

  (一)冷庫貯藏。在果箱的底板和四周襯上3-4層軟紙,放入0.04-0.06毫米厚的薄膜壓製成的貯藏袋,裝人預冷的果穗,每袋10-15公斤,袋內放1片二氧化硫防腐劑,封扎袋口,然後將果箱碼在庫內。也可在庫內豎柱搭架,架上每隔30厘米穿擔搭竿,竿上鋪細竹簾或草席,把果穗挨串平放簾上,每層放果穗一層,以免壓傷果粒。

雲南水晶公司出口葡萄冷庫(17張)   (二)地窖貯藏。地窖建築與蘋果窖相同,先把窖內清掃乾淨,噴1000倍液菌毒清消毒。在果箱上每隔12-15厘米縱放一根竹棍,把果穗挨串懸掛棍上,然後移入窖內碼垛,高3層為宜,然後封窖。也可在窖的兩邊分別豎柱搭架,分層放竿,層距30-35厘米,竿距15-20厘米,把果穗懸掛在竿上,穗距4-5厘米,以4層為宜。   (三)膜袋貯藏。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膜,壓製成長40厘米、寬30厘米的小袋,每袋裝果1.5-2公斤,紮好袋口,放人底上墊有4-5厘米厚鋸末或碎稻草的淺箱中,每箱只擺一層果,將箱放入冷涼室內或貯藏庫內。檢查時可搬動木箱,但不能開袋,即使有1-2粒果霉爛也不要開袋,一旦開袋,袋內氧氣驟然增多,就很難繼續貯箱了。   (四)瓦缸貯藏。用高70厘米、腰徑60-70厘米的瓦缸,洗凈后缸口朝下陰乾,底上墊3層潔凈軟紙,放入果穗2-3層,厚約25厘米,再放入井字形木架卡在缸的腰部,架上鋪膜或軟紙,且須每隔8-10厘米見方打一個1厘米大的小孔,以利透氣,膜上再放果穗1-2層,高15-20厘米,將缸放入冷涼室內,前期不封口,1個月後用紙封口加蓋。天氣轉暖后,白天關閉通風口和窗門,晚上打開,以降低室溫,可貯藏至次年春節。開缸后必須一次處理完,絕對不能再封缸,以免缸中氧氣增多而變質。

貯后管理

  (一)定期檢查。每隔15-20天檢查1次,調整溫濕度,使溫度和濕度分別保持在0-3℃和85%-90%內,過高或過低,過干或過濕,都不利於貯藏。   (二)燃硫防腐。在貯藏庫(室)內庫容每立方米燃硫20克,每隔10天燃硫1次,殺菌防腐。

銷售渠道

  互聯網的成熟改變了傳統葡萄銷售模式,從地區性銷售到全國性網路銷售,商家可

存儲

以足不出戶的了解全國各地的市場行情。從價格上分析,到運輸成本,可以得到相應的利潤,從信息的全面性可以給種植戶和商家一個價格走勢的參考,讓葡萄銷售不到茫目,對於葡萄銷售已走向全國性銷售,在國內沿海的一些地區也進行了大量的出口,我國的葡萄還是以鮮食為主,所以葡萄上市的時間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上市越早價格越高,而商家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需要進行網路信息的發布來了解市場行情,不再像傳統的進行當地考查。   葡萄網路銷售使得銷售區域更廣,價格信息變得更透明,更方式,在農業信息部發布的價格信息更具有權威性,讓商家和種植者更全面的考慮當地的市場價格。   新型的葡萄網路銷售模式走進千家萬戶。農民的網路信息普及讓新型葡萄銷售方式發展更迅速。

葡萄用途

  1.葡萄的用途很廣,除生食外還可以制干、釀酒、制汁、制罐頭與果醬等。   2.作烹飪原料使用的要求粒大、肉脆、無核與風味好;葡萄乾作為點心的輔料。   3.多食易生內熱,或致腹瀉。

<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烹調肉類時別用不粘鍋
  • 老人乘公交宜避開高峰
  • 小寶寶患感冒,盡量別輸液!
  • 8大常見祛痘誤區糾正方案
  • 10分鐘 輕鬆讀懂美白說明書
  • 鼻塞卻沒有鼻涕
  • 白糖是怎樣形成的?
  • 粗糧 有什麼好吃的做法么?
  • 放屁對身體的益處有那些?
  • 關於我左眼角的黑痣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