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健康WIKI詞條› 查看內容

桂花

桂花(學名:Osmanthus fragrans,英文Sweet Olive),木犀科木犀屬,又名「岩桂」、「木犀」,俗稱桂花樹。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為溫帶樹種。葉對生,多呈橢圓或長橢圓形,樹葉葉面光滑,革質,葉邊緣有鋸齒。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黃、橙紅等色。中國有包括信陽市、衢州市、漢中市在內的20多個城市以桂花為市花或市樹。桂花以其淡然貞定品格為世器許。《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桂花》:「瑤樹靜當嚴序來,千花殺後有花開。清貞更造清芬境,大地蕭條賴挽回。」 相關劇本、歌曲有《八月桂花遍地開》等。

基本概況

產區分佈

  園林桂花原產我國西南喜馬拉雅山東段,印度,尼泊爾,柬埔寨也有分佈。中國西南部、四川、陝西(南部)、雲南、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長,現廣泛栽種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其適生區北可抵黃河下游,南可至兩廣、海南。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高溫而不甚耐寒,為亞熱帶樹種。桂花葉茂而常綠,

岩桂

樹齡長久,秋季開花[1],芳香四溢,是我國特產的觀賞花木和芳香樹。我國桂花集中布和栽培的地區,主要是嶺南以北至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熱帶和北亞熱帶地區,大致相當於北緯24~33°。該地區水熱條件好,降水量適宜,土壤多為黃棕壤或黃褐土,植被則以亞熱帶闊葉林類型為主。在上述條件的孕育和影響下,桂花生長良好,並形成了湖北咸寧、湖南桃源、江蘇蘇州、廣西桂林、河南信陽商城縣、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幾大全國有名的桂花商品生產基地。而杭州的市花也恰恰是桂花。   桂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鹼性土和低窪地或過於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更加適宜。中秋前後飄香,對氯氣,二氧化硫有較強抗性。

形態特性

  大多八月開   桂花,木犀科木犀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15米。樹冠圓頭形、半圓形、橢圓形,樹冠可以覆蓋60平

園林桂花樹

方米。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葉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全緣或上半部疏生細鋸齒。花3~5朵生於葉腋,多著生於當年春梢,二或三年生枝上亦有著生,每朵花花瓣4片,香氣極濃。葉腋生成聚傘狀,花小,黃白色,極芳香。單葉對生,革質光亮,葉形及葉緣因品種而不同,葉形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全緣或具鋸齒。花腋生呈聚傘花序,花形小而有濃香,花色因品種而異。有生長勢強、枝幹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長勢較強、葉表光滑、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月或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

桂花郵票集錦(4張)埋入土中各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桂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后,則可成明顯主幹。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桂花,葉對生、革質,花序簇生於葉腋,花期9~10月,果期次年3~4月。桂花適應于亞熱帶氣候廣大地區。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3℃,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濕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別是幼齡期和成年樹開花時需要水分較多,若遇到乾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   桂花喜溫暖環境,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砂質土壤中生長。不耐乾旱瘠薄,在淺薄板結貧瘠的土壤上,生長特別緩慢,枝葉稀少,葉片瘦小,葉色黃化,不開花或很少開花,甚至有周期性的枯頂現象,嚴重時桂花整株死亡;它喜陽光,但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幼樹時需要有一定的蔽蔭,成年後要求要有相對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證桂花的正常生長。據觀察,桂花單株樹冠的一側貼近牆面,或兩棵桂花的樹冠相互重疊時,貼近牆面的一側或交錯重疊的那部分樹冠,很快變的稀疏,影響整個樹冠的形體與美觀。可見,桂花適宜栽植在通風透光的地方;桂花喜歡潔凈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危害,受害后往往不能開花;畏淹澇積水,若遇澇漬危害,則根系發黑腐爛,葉片先是葉尖焦枯,隨後全葉枯黃脫落,進而導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對其它常綠闊葉樹種,還是一個比較耐寒的樹種,這為北方桂花盆栽提供了較多的可能。   桂花結果與否還看其品種,很多品種都是不結果的。   桂樹的果實入葯有化痰、生津、暖胃、平肝的功效。枝葉及根煎汁敷患處,可活筋骨止疼痛,治風濕麻木等症。桂樹的木材材質緻密,紋理美觀,不易炸裂,刨面光潔,是良好的雕刻用材。   桂花樹開花結果,是正常現象,只要樹齡成熟,周邊水、肥、溫度、土壤、大氣等環境適宜,桂花和其他樹木一樣,可以年年開花結果。桂花通常每年9~10月開花,次年4月果熟。在南方,桂花結果十分普遍,人們繁殖桂花樹通常用果實播種。而地處桂花自然分佈區域的北緣,氣溫相對偏低,結果現象也就相對較少。   桂花的果實可以播種。   桂花果實一般在4~5月間成熟,當果皮由綠色逐漸轉變為紫藍色時即可採收。採收后灑水堆漚,清除果肉,陰乾種子,混砂貯藏。桂花種子有后熟作用,至少要有半年的砂藏時間,貯藏至當年10月份進行秋播或翌年春播。[2]

栽培歷史

  我國桂花栽培歷史悠久。文獻中最早提到桂花是舊戰國時期(前475~前221)的《

桂花樹葉

山海經·南山經》,謂「招搖之山多桂」。屈原(前340~前278)《楚辭·九歌》也載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已成為名貴花木與上等貢品。在漢初引種于帝王宮鉗苑,獲得成功。唐、宋以來,桂花栽培開始盛行。唐代文人植桂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風。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的著名詩句,故後人亦稱桂花為「天香」。唐宋以後,桂花在庭院栽培觀賞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元代倪瓚的《桂花》詩中有「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的詩句,表明了窗前植桂的情況。桂花的民間栽培始於宋代,昌盛于明初。我國歷史上的五大桂花產區均在此間形成。   我國桂花于1771年經廣州、印度傳入英國,此後在英國迅速發展。現今歐美許多國家以及東南亞各國均有栽培,以地中海沿岸國家生長為最好。

品種分類

  桂花樹經過長時間的自然生長和人工培育的干擾,現在已經演化出很多的桂花樹品種,經過我國植物學家的廣泛調查與研究,大致將桂花樹分為四個品種,即丹桂,金桂,銀桂和四季桂。其中丹桂,金桂和銀桂都是秋季開花又可以統稱為八月桂。

丹桂

  丹桂花朵顏色橙黃,氣味濃郁,葉片厚,色深。一般秋季開花且花色很深,主要以橙黃、橙紅和硃紅色為主。丹桂分為滿條紅,堰紅桂,狀元紅,硃砂桂,敗育丹桂和硬葉丹桂。

金桂

  金桂花朵為金黃色,且氣味較丹桂要淡一些,葉片較厚。金桂秋季開花,花色主要以黃色為主(檸檬黃與金黃色)。其中金桂又分為球桂,金球桂,狹葉金桂,柳葉蘇桂和金秋早桂等眾多品種。

銀桂

銀桂(2張)

金桂

銀桂花朵顏色較白,稍帶微黃,葉片比其他桂樹較薄,花香與金桂差不多不是很濃郁。銀桂開花于秋季,花色以白色為主,呈純白,乳白和黃白色,極個別特殊的會呈淡黃色。銀桂分為玉玲瓏,柳葉銀桂,長葉早銀桂,籽銀桂,白潔,早銀桂,晚銀桂和九龍桂等等。

四季桂

  四季桂,也有很多人將四季桂稱為月桂。花朵顏色稍白,或淡黃,香

四季桂

氣較淡,且葉片比較薄。與其他品種最大的差別就是它四季都會開花,但是花香也是眾多桂花中最淡的,幾乎聞不到花香味。四季桂分為月月桂,四季桂,佛頂珠,日香桂和天香台桂。   各品種群中都有一些值得推廣應用的品種,例如:四季桂品種群中的「日香桂」、「大葉佛頂珠」,均是小灌木,高0.5~1.5米。「日香桂」花淡黃色,同一枝條各節先後開花,幾乎日日有花,故得名。現四川蒼溪有大量母株。「大葉佛頂珠」花乳白至純白色,花序密集,頂生花序獨特,花期自春到秋連續不斷。它們觀賞價值很高,既可盆栽入室,也可露地大片栽植。安徽六安響洪甸東沖村有一棵干圍約兩米,樹高和冠幅直徑約有十三、四米的桂花樹,年產桂花約200公斤,已有500余年歷史,在「六安洲志」上被列為「桂花王」,同時被列入《安徽省古樹目錄》,村民們在精心保護桂花王的同時,還大量栽植桂花樹,幾乎每座庄宅的周圍都有幾株亭亭玉立的桂花樹,四季常青,綠如翡翠,每年金秋時節桂花飄香,因而被人們譽為桂花村,「桂花王」的清香常常吸引眾多的旅客前來觀賞。

丹桂

  各地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種或品種進行繁殖。例如以採花為目的,宜選用花繁而密的豐產型,例如開花、落花整齊的「潢川金桂」、「金桂」、「籽銀桂」,「大花丹桂」、「橙紅丹桂」等;以觀花聞香為目的,宜選用「大花丹桂」,「籽丹桂」,「硃砂丹桂」,「大花金桂」,「圓瓣金桂」等;用作灌木、盆栽、盆景宜選用「日香桂」、「大葉佛頂珠」、「月月桂」、「四季桂」、「九龍桂」、「柳葉桂」等;用作喬木或作庭園主景,則適宜選栽「大葉黃銀桂」、「金桂」、「大葉丹桂」、「大丹金桂」、「橙紅丹桂」等。

藥用價值與食療

藥用價值

  木犀科。常綠喬木,高3~15m,枝灰色。葉對生,革質,長橢圓形,長6~12cm,寬2~4.5cm,全緣。

桂花花簇

花簇生於葉腋,花淡黃白色,4裂。核果橢圓形,熟時紫黑色。花芳香,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於食品、化妝品,可制糕點、糖果,並可釀酒。亦是觀賞植物。桂花味辛,可入葯。   【來源】木犀科木犀屬植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以花、果實及根入葯。秋季採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別曬乾。   【相關藥材】綠背桂花馬桂花 山桂花桂花露 桂花子   【性味歸經】   花:辛,溫。   果:辛、甘,溫。   根:甘、微澀,平。   【功能主治】   花: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用於牙痛,咳喘痰多,經閉腹痛。   果:暖胃,平肝,散寒。用於虛寒胃痛。   根:祛風濕,散寒。用於風濕筋骨疼痛,腰痛,腎虛牙痛。   【用法用量】花1~4錢。果2~4錢。根2~3兩。   【備註】(1)另有兩種變種金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aurantiacus Makino與淡黃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thunbergii Makino,均同等入葯。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藥方1   配方:干桂花1克,茶葉2克。   製作:將干桂花、茶葉,入杯中,沸水沖泡6分鐘,即可飲用。   用法:早晚各飲1杯。   功效:強肌滋膚,活血潤喉。   應用:適用於皮膚乾燥、聲音沙啞、牙痛等症。   藥方2   材料:桂花數朵   調味料:精鹽1小匙,冰糖1小匙   做法:1.桂花用鹽水反覆清洗、瀝干; 2.將桂花置入杯中,沖入滾水,加入冰糖,蓋起杯蓋,約燜三分鐘,掀蓋則香味溢出。   功效:可化痰散淤,治咳嗽。   冬季喝桂花茶可緩解胃不適   冬季到了,冷風一吹,很多人常常會感到胃部不適,甚至出現冷痛的感覺,這個時候喝點桂花茶,就能夠很好的緩解癥狀。解除口乾舌燥,潤腸通便,減輕脹氣腸胃不適;美白皮膚,解除體內毒素;用於口臭、風火牙痛、胃熱牙痛及齪齒牙痛等;溫補陽氣,主治陽氣虛弱型高血壓病。   現在很多藥店、超市都有賣干桂花的,如生產的桂花。讀者可以自己在家做桂花茶。做法是:將七到十朵干桂花加入適量的紅茶、紅糖后,以熱水沖泡。

萬山紅桂花(3張)   中醫認為,桂花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古人說桂為百葯之長,所以用桂花釀製的酒能達到「飲之壽千歲」的功效。桂花性溫、味辛,入肺、大腸經,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對食慾不振、痰飲咳喘、痔瘡、痢疾、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紅茶性溫,有暖脾胃、助消化的功能,可以促進食慾;紅糖具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風散寒,活血化淤之效,特別適於產婦、兒童及貧血者食用。因此,脾胃虛寒及脾胃功能較弱的人可以適當喝桂花茶溫胃。但表現為胃脘灼熱疼痛,口乾,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小便色黃,大便粘膩等癥狀的脾胃濕熱的人不適合飲用。

食療價值

  秋季開花時採收,陰乾,揀去雜質,密閉貯藏備用;亦可鮮用。[性能]味辛、微苦,性平。能化痰止咳,活

桂花茶

血,止痛。   [參考]含揮髮油,其中有β-水芹烯、橙花醇、芳樟醇;尚含醋質,其中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   [用途]用於喘咳痰多;婦女經閉腹痛;齲齒牙痛。   [用法]泡茶,煎湯,或浸酒服。   [附方]   木犀兒茶餅:桂花、百葯煎、孩兒茶各等份。共搗作膏餅,每次適量噙化。   源於《本草綱目》。本方取桂花辟臭、止痛,用百葯煎生津、化痰,孩兒茶化痰、止痛;全方具有辟臭、生津、化痰、止痛等多種功效。用於口臭,咽喉干痛,咳嗽咽干,齲齒牙痛。

食療菜譜

糯米桂花藕

  糯米桂花藕   菜系及功效:甜品/點心   口味:清香味 工藝:煮   糯米桂花藕的製作材料:   主料:蓮藕800克,糯米200克   輔料:荷葉20克   調料:白砂糖100克,糖桂花40克   糯米桂花藕的特色:甘涼清香。   教您糯米桂花藕怎麼做,如何做糯米桂花藕   1. 糯米淘洗凈,用溫水浸泡約1小時   2. 藕洗乾淨,按節斷開   3. 切下藕的一頭,露出藕孔,填入浸好的糯米,再用藕節頭蓋住,竹籤插牢   4. 鍋內倒入清水,放入藕(灌米口朝上),旺火燒開   5. 覆上乾淨荷葉,蓋上蓋,轉用小火約煮二小時離火   6. 取出藕晾涼,削皮,切成0.8cm厚的片,疊碼在盤中   7. 鍋置旺火上,放入清水燒開,加入白糖熬溶,撇去浮沫,轉用小火   8. 熬至糖汁粘稠時,加入桂花糖漿攪勻,離火晾冷   9. 糖紙澆在糯米上即成。   小帖士-食物相剋:   荷葉:荷葉畏桐油、茯芩、白銀。   桂花黃林酥   菜系及功效:精品主食 甜品/點心 增肥食譜   口味:甜味工藝:烤   桂花黃林酥的製作材料:   主料:小麥麵粉300克   輔料:桂花100克,雞蛋清150克,黑芝麻150克,澱粉(玉米)20克   調料:豬油(煉製)150克,白砂糖100克   教您桂花黃林酥怎麼做,如何做桂花黃林酥   1. 將麵粉過篩后,用200克麵粉加入豬油90克,揉成油酥麵團   2. 將300克麵粉加入60克豬油,與適量清水揉成水油麵團   3. 將酥面與水油麵逐個分別出條下節子,用擀麵杖擀成牛舌形   4. 從上卷下來再折成三折,擀成皮胚,包入桂花餡,做成餅形   5. 放入烤盤內,面上刷上雞蛋液,進爐烘烤至熟即成。   桂花黃林酥的製作要訣:   1. 在烤制本點時,要掌握好溫度的控制,否則易現出裂口以及點心表皮光潔度不好等問題   2. 桂花餡製作方法:芝麻、白糖、豬油放在容器里,混合拌勻,邊攪拌邊加入適量干澱粉,最後放入桂花拌勻,做成桂花餡。   小帖士-食物相剋: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糖精、豆漿、兔肉同食。   黑芝麻:芝麻忌與雞肉同食。   燒桂花腸   菜系及功效:鹵醬菜   口味:五香味 工藝:燒   燒桂花腸的製作材料:   主料:豬肉(肥)300克,豬肉(瘦)400克,豬小腸100克   調料:醬油5克,白砂糖5克,鹽5克,五香粉4克,白酒3克   教您燒桂花腸怎麼做,如何做燒桂花腸   1.肥豬肉和瘦豬肉洗凈,用布抹乾切成粒狀,撒入少量鹽拌勻,腌約10分鐘。   2.豬腸用溫水洗凈浸軟。   3.生抽,砂糖,五香粉(如不喜五香粉可減去)放入已腌透的切碎豬肉中拌勻。桃紅色粉適量用一茶匙水調勻,與味料腌浸約10分鐘后加入拌和。   4.經腌透的碎豬肉加入桃紅色粉后,即進行納入腸衣內的工作,取出浸XX腸,傾去浸腸的水,把腸去水放回盛器中,用細繩扎結住腸一端,另一端則套入制臘腸的漏斗,也用細繩縛緊,備約7厘米長的縫針,在腸膨脹時,用縫針向藏有空氣最下的位置周圍刺插孔眼,使空氣泄出,隨著豬肉壓入,這樣便不會爆裂,豬肉納入腸工作完成,脫去漏斗,用細繩將入口扎結。   5.用鐵絲網制的烘夾,把釀好的肉腸以環繞方式夾住放在離熾紅炭火上24厘米左右烘燒,並翻轉移動,至香氣發出即成。   6.若所釀製的肉腸過長,可截斷肉腸分2次或3次烘製,切斷的開口處,隨用細繩扎結,以免肉粒脫出,如不以長條的方式烘製,可改以約17厘米長一段的臘腸形式。

栽培知識

園林育苗技術

  桂花一般採用播種、壓條、嫁接和扦插法繁殖育苗,現介紹如下:   1.採種桂花9~10月開花,果實于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成熟。當果實XX成熟期,果皮由綠色逐漸轉為紫黑色時即可採集。採集的果實堆漚3天左右,待果皮軟化后,浸水搓洗,去果皮、果肉,得到凈種,稍加晾乾濕潤沙

桂花種子處理(4張)藏。因桂花種子有后熟期,一般要濕沙催芽8個月后才能發芽。但由於有的品種不結實或結實少,加上採用播種法育成的苗到開花的年限較長,需要10多年才開花,變異大,所以苗木生產者和家庭養花愛好者都很少採用這種方法。   2.育苗常用播種育苗法。播種育苗能獲得大量的桂花實生苗,適宜用作行道樹。播種常用寬幅條播,行距20~25cm,幅寬10~12cm,每畝播種20公斤,每畝地產桂花苗2.5~3萬株。播種前要將種臍朝向一側,覆一二厘米的細土,再蓋上薄層稻草,噴水至土壤濕透,以防土壤板結和減少水分蒸發。當種子萌發出土后,及時揭草,將草放置於行間,既可保持土壤濕潤,又能防止雜草生長。

栽培繁殖要點

  播種、壓條、嫁接和扦插法繁殖。當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實生苗始花期較晚,且不易保持品種原有性狀。壓條繁殖,用於繁殖良種。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流蘇和白蠟等樹種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進行。移植常在秋季花后或春季進行,也可在梅雨季節移栽,大苗需帶土球,種植穴多施基肥。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陽光之下,不需遮蔭,冬季在一般室內即可安全越冬。病蟲害有枯斑病、枯枝病、桂花葉蜂、柑橘粉虱、蚱蟬等。   1.栽植應選在春季或秋季,尤以陰天或雨天栽植最好。選在通風、排水良好且溫暖的地方,光照充足或半陰環境均可。移栽要打好土球,以確保成活率。栽植土要求偏酸性,忌鹼土。盆栽桂花盆土的配比是腐葉土2份、園土3份、沙土3份、腐熟的餅肥2份,將其混合均勻,然後上盆或換盆,可於春季萌芽前進行。   2.光照與溫度在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越冬。盆栽應冬季搬入室內,置於陽光充足處,使其充分接受直XX陽光,室溫保持5℃以上,但不可超過10℃。翌年4月萌芽后移至室外,先放在背風向陽處養護,待穩定生長后再逐漸移至通風向陽或半陰的環境,然後進行正常管理。生長期光照不足,影響花芽分化。   3.澆水與施肥地栽前,樹XX應先攙入草本灰及有機肥料,栽后澆1次透水。新技發出前保持土壤濕潤,切勿澆肥水。一般春季施1次氮肥,夏季施1次磷、鉀肥,使花繁葉茂,入冬前施1次越冬有機肥,以腐熟的餅肥、廄肥為主。忌濃肥,尤其忌入糞尿。盆栽桂花在北方冬季應入低溫溫室,在室內注意通風透光,少澆水。4月出房后,可適當增加水量,生長旺季可澆適量的淡肥水,花開季節肥水可略濃些。   4.整形修剪因樹而定,根據樹姿將大框架定好,將其他葫櫱條、過密枝、徒長枝、交叉枝、病弱枝去除,使通風透光。對樹勢上強下弱者,可將上部枝條短截1/3,使整體樹勢強健,同時在修剪口塗抹愈傷防腐膜保護傷口。   5.北方種植桂花一般地說桂花廣泛栽種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其適生區北可抵黃河下游,南可至兩廣、海南。但是北京、青島也可以種植桂花的。在「馮天哲」著作的「家庭養花300問」中就有說冬季在桂花的幼樹入冬后澆一次防凍水並在樹基部培土護根外,再用厚報紙7層包裹樹榦和枝條,就能在北京露天過冬了。三年後就不用過冬再包裹了。

種植的常見問題

  1.四季桂為何不香?   答:四季桂常年開花但不香的原因是因品種本身香氣較淡造成的。在桂花常見變種中,香氣最濃的是金桂,其次是銀桂,然後是丹桂,而四季桂的香氣是最淡的。作為經濟作物很少有人栽培,就是因其開花稀疏,香氣不濃;作為觀賞盆栽,是因其樹型美,四季開花,適宜盆栽觀賞。四季桂多數呈叢狀生長,花呈黃白色,較稀疏,香氣淡而花期長,一般除嚴冬與酷暑季節外,大約二個月能開一次花,以秋季香氣稍濃,其餘較淡,其品種有大葉四季桂及小葉四季桂。月月桂在蒔養過程中缺乏光照和磷肥不足使花香清談。如果植株置於陽光充足而通風的環境下,每隔10天追肥一次,並能適當增施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花的香氣,但仍不及其他品種。   2.盆栽桂花為什麼不開花?   答:一是光照不足。桂花喜光,營養生長期在60℃以下的光照強度時,其生長發育衰退,營養生長變差,開花數量減少。光照嚴重不足時,由於光合作用減弱,養分積累少,因而不能開花。所以,需給予充足的光照。二是缺肥。桂花的生長、開花量較大,需要消耗大量的養分。盆土瘠薄或肥力不足,也會影響植株的生長與開花。所以,在抽稍時應施1~2次以氮為主的肥料,在花芽分化期(5月底開始)至開花前,則應施入2~3次以磷為主的肥料。三是盆土過濕。桂花忌過濕和積水,濕澇會引起爛根而導致生長不良和不開花,嚴重時還會造成盆株的死亡。澆水要遵循「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大雨和暴雨後要及時倒除盆中積水,特別要注意雨後天晴的天氣,更應避免損傷根系。四是土壤偏鹼。桂花喜微酸性土壤,pH值以5.5~6.5為宜。在偏鹼性的土壤中生長的桂花,常常長勢不良而影響開花。五是煙塵污染。桂花不耐煙塵和污染。在煙塵過多或遇污染后,葉片會變小,容易脫落,並出現 只長葉、不開花的現象。六是不到開花年齡。   3.桂花有什麼食用保健作用?   答:桂花茶有清香提神功效。桂花經沸水稍燙后撈起晾乾,用白糖潰起來,密封于瓶里,以保持顏色和香氣,可作為食品香料。將桂花、純藕粉加白糖沖調,就成了桂花藕粉,味美且開胃。取上等小棗,加糖煮,湯將盡時,加入桂花,即成健脾開胃的桂花蜜棗。中醫認為,桂花性溫味辛,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可以化痰散瘀,對食慾不振、痰飲咳喘、腸風血痢、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桂枝、桂籽、桂根皆可人葯。由桂枝、芍藥生薑、大棗、甘草配製的桂枝湯,專治外感風邪、發熱頭痛等症。桂根味甘微澀。   4.受凍桂花如何解凍?   答:初冬,桂花受寒潮侵襲,極易發生凍害,受害植株體內細胞間隙溶液濃度提高,原生質嚴重脫水造成嫩葉萎縮。遇此情況,如果急於將受害盆株置於高溫或陽光直XX處,反而會加速桂花死亡。正確方法應該採取緩慢解凍的措施,使細胞逐漸吸水而恢復正常。遇此情況,也可將盆花速用吸水性較強的廢報紙連盆包裹三層,包紮時注意不可損傷盆花枝葉,並避免陽光直接照XX。如此靜置一日,以使盆花溫度逐漸回升。經此處理后,受凍盆花可以復甦。   5.怎樣使桂花株型長的勻稱?   答:一是栽種桂花時要讓花木植在盆正中,澆透水后,歪斜的植株要扶正,給以後蒔養打好基礎。二是合理修剪。剪枝時要注意花木的整體外觀,注意留芽,盡量讓頂芽向空隙處生長。旺枝強剪,無用的弱枝則剪除,需填空的則保留、輕剪。三是適度綁紮盆花。某方向空隙較大,可用綁紮的方法讓稠密的枝條往空隙處綁紮。四是時常轉盆。對於不需修剪的桂花,時常轉盆,讓空隙處向陽可誘發新枝。轉盆,一年四季,太陽總是隨著軌道運轉,因此光照角度和強弱總是不斷變化的。花盆長期固定位置,植株總是有一面得不到適當的光照,久而久之,圓形盆栽便因陽光照XX不均而生長不一。因此,在生長季節應每隔10天把花盆旋轉45°角。經常轉動花盆,植株的各個角度和方向長勢才會均勻,主幹周圍的側枝也會整齊一致,葉子還能均衡地接受陽光。因此,植株的株型、姿態就能豐滿美觀,從各個角度都能達到觀賞效果,可讓枝葉長得更舒展,美觀。   6.桂花為什麼冬春之交時容易死?   答:這要從管理方法上找原因。除了供給適當的水分,充足的光線之外,冬季不給桂花施肥,放在涼冷的環境里特別重要。因為桂花之所以冬季易死,不是由於環境不夠熱,而是由於環境不夠涼。在桂花的原產地冬季並不溫暖。千萬年來已經適應這種生長環境的桂花,到溫暖的地方越冬,在開始的一段時間里看不出植株有什麼異常。相反,它似乎忘記了冬天的到來,長芽抽枝,看上去一派欣欣向榮的長象。但是,這種情況維持不了多多久,室內採光及溫度的變化等因素不能滿足像夏季時那樣的生長,開始出現老葉脫落,新梢萎蔫,植株死亡的現象。要使所養的桂花平安越冬,冬季要把它放在0~5℃的環境里,給予充足的日照;不要追施肥料,避免盆土過濕。待到冬季過後您會發現,所養的桂花不僅平安地活了下來,而且生長勢比那些在高溫環境僥倖越冬存活的顯得更強。

病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桂花褐斑病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10mm,或因病斑擴展受葉脈限製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桂花枯斑病    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后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於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后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桂花炭疽病    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后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    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   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科學使用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蟲害防治:   家庭養殖桂花的主要蟲害是蟎,俗稱紅蜘蛛。一旦發現發病,應立即處置,可用蟎蟲清,蚜蟎殺,三唑錫進行葉面噴霧。要將葉片的正反面都均勻的噴到。每周一次,連續2~3次,即可治愈。

園林用途

桂花園林

  桂花終年常綠,枝繁葉茂,秋季開花,芳香四溢,可謂「獨佔三秋壓群芳」。在園林中應用普遍,常作園景樹,有孤植、對植,也有成叢成林栽種。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桂花常與建築物,山、石機配,以叢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樓、閣附近。舊式庭園常用對植,古稱"雙桂當庭"或"雙桂留芳"。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樹,能收到:金風送香"的效果。在校園取「蟾宮折桂」之意,也大量的種植桂花。桂花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氟化氫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礦區的一種綠化的好花木。   桂花香氣撲鼻,含多種香料物質,可用於食用或提取香料。目前我國已形成湖北咸寧、湖南桃源、安徽六安、廣西桂林、貴州遵義、江蘇蘇州吳縣等集中種植桂花的地域。

蘇州桂花公園

蘇州桂花公園

  建成於1998年10月,佔地16.5公頃,位於蘇州古城的東南隅,毗鄰蓬勃發展的工業園區。東面與古運河相擁,南面綿延數里環抱在鬱鬱蔥蔥的姑蘇城城垣和大運河的綠水旁,是近年蘇州市環古城風光帶建設的重點景觀之一。沿運河南部建有古城「蛇門」及二百十八米長的姑蘇水陸城樓,二公里長的蜿蜒曲徑沿運河穿梭在茂密的柳蔭綠島樹林中,草坪寬廣,自然舒適,充分顯現了江南城市水鄉的特色,是市民休閑、散步、觀景的最佳去處。   桂花公園是以蘇州市的市花「桂花」命名。園內花灌木以常綠植物為主,品種達260余種,其中不乏名貴稀有樹種。尤以桂花樹種為特色,園中桂花品種之豐富,數量之多,居國內首位。為國內桂花品種收集和種植數量最多的專類園。為了建成桂花品種專類園,支持「桂花品種國際登錄權」工作的開展,在南京林業大學向其柏教授和藏德奎教授的指導、幫助下,公園裡組織人馬南下上海、杭州、浙東、浙西,遠赴四川東南部十幾個縣,翻山越嶺,爬山涉水,尋覓到一些久聞其名而無緣相見的知名品種,如九龍桂、一串紅和雪桂等,這些品種除桂花公園有一定量保存外,別處均不多見。   到目前為止,國內經桂花分類專家向其柏和劉玉蓮記載的桂花品種有62個,其中桂花公園收集的品種就有50個,分屬四季桂類和秋桂類兩大類和四季桂、銀桂、金桂和丹桂4個品種群。

傳說與文化

花語

  花語:吸入你的香氣。

桂花傳說

  (一)   傳說古時候兩英山下,住著一個賣山葡萄酒的寡婦,她為人豪爽善良,釀出的酒,

桂花酒

味醇甘美,人們尊敬她,稱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天寒地凍。清晨,仙酒娘子剛開大門,忽見門外躺著一個骨瘦如柴、衣不遮體的漢子,看樣子是個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還有口氣,就把他背回家裡,先灌熱湯,又餵了半杯酒,那漢子慢慢蘇醒過來,激動地說,"謝謝娘子救命之恩。我是個癱瘓人,出去不是凍死,也得餓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幾天吧。」仙酒娘子為難了,常言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像這樣的漢子住在家裡,別人會說閑話的。可是再想想,總不能看著他活活凍死,餓死啊!終於點頭答應,留他暫住。果不出所料,關於仙酒娘子的閑話很快傳開,大家對她疏遠了,到酒店來買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著痛苦,盡心儘力照顧那漢子。後來,人家都不來買酒,她實在無法維持,那漢子也就不辭而別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處去找,在山坡遇一白髮老人,挑著一擔乾柴,吃力地走著。仙酒娘子正想去幫忙,那老人突然跌倒,乾柴散落滿地,老人閉著雙眼,嘴唇顫動,微弱地喊著:「水、水、……」荒山坡上哪來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頓時,鮮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邊,老人忽然不見了。一陣清風,天上飛來一個黃布袋,袋中貯滿許許多多小黃紙包,另有一張黃紙條,上面寫著: 月宮賜桂子,獎賞善人家。福高桂樹碧,壽高滿樹花。採花釀桂酒,先送爹和媽。吳剛助善者,降災奸詐滑。仙酒娘子這才明白,原這癱漢子和擔柴老人,都是吳剛變的。這事一傳開,遠近都來索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種下,很快長出桂樹,開出桂花,滿院香甜,無限榮光。心術不正的人,種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發芽,使他感到難堪,從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動了月宮裡管理桂樹的吳剛大仙,才把桂子酒傳向人間,從此人間才有了桂花與桂花酒。   (二) ="/albums/4323/432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一整天美容護膚常識
  • 啃手指從嬰兒期預防
  • 雞蛋有營養:一周蛋黃莫過三
  • 教你挑選鱸魚
  • 看看你是否面臨肌膚衰老
  • 請問怎樣製作熏魚呢?謝謝
  • 晚上睡覺說夢話有什麼利和弊
  • 在發育階段缺鋅元素對人體有何影響?
  • 什麼是酒糟鼻?
  • 美膚的秘訣?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