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練
晨練,即早上起床後進行的鍛煉,與黃昏練對應,是人們常見的鍛煉身體形式之一。
目 錄1基本介紹
2有益效果
2.1 強身健體
2.2 塑造體型
2.3 陶冶情操
3晨練原則
3.1 漸進性原則
3.2 反覆性原則
3.3 全面性原則
3.4 意識性原則
3.5 個別性原則
4晨練守則
4.1 並非越早越好
4.2 練前不要飽餐
4.4 避免劇烈運動
4.5 樹立急救意識
5晨練五種方法
6老人注意
晨練中的中老年人
1基本介紹「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在方興未艾的全民健身浪潮中,晨練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成千上萬的群眾,特別中老年人是晨練活動的主力軍,他們追索著青春,恢覆著活力,增進著健康,更得到了生活樂趣,中老年人參加晨練活動,還具有「一人晨練,帶動全家,影響一片」的意義。因此,分析研究科學晨練對身體好處十分重要。
2有益效果強身健體(1)科學晨練能改善神經系統功能,通過晨練活動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水平,提高機體的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使大腦皮質的XX與抑制的轉換能力的提高。體育鍛煉能使神經細胞獲得更充足的能量物質和氧氣,使大腦和神經系統在緊張的工作過程中獲得充分的能量物質保證,據研究,當腦細胞工作時,它所需的血液量比肌肉細胞多10—20倍,在腦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50%,科學的晨練能使大腦的XX與抑制過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經系統過程緊張,可以消除疲勞,使頭腦清醒思想敏捷。
(2)改善運動系統的功能,經常參加晨練活動,可使肌肉組織的貯氧能力提高,改善肌肉組織的能量供應,增強肌肉組織的耐久力,從而使肥肉纖維增粗,肌肉體積和力量XX彈性提高,肌肉變得發達,結實而有力。據測定,一般人的肌肉重量占體重的40%左右,而經常鍛煉的運動員的肌肉重量可達體重的45—50%。
晨練還能改善骨骼的營養狀況,增強物質代謝,使骨骼 有機成分增加,並可改善骨骼肌與關節韌帶的彈性和柔韌性等,從而可提高骨骼抗彎、抗拉、抗折、抗壓和抗扭能的性能,同時還可以提高關節和韌帶的運輸的幅度、靈活性和準確性。
(3)晨練可以提高呼吸系統的能力。科學的晨練活動使呼吸頻率加快,呼吸加深,使氧氣的吸入量增加,提高人體供氧能力,國際著名的德國醫學教授赫爾曼指出:「慢速長跑是保持健康的最好的手段,關鍵是氧氣,健身跑時的供氧比靜坐時8—12倍,經常晨練的人,呼吸系統老化速度比不晨練的人慢1倍。
(4)提高和改善循環系統的功能。經常參加晨練活動,不僅可以加強新陳代謝,而且改善血管的彈性,提高血液量,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攝氧能 力,在一般情況下,運動時心臟每分鐘輸出血量是平時輸出量的8倍,所以,平時不愛晨練活動的人,稍微活動就出現心跳加、氣促、胸悶、頭痛等現象,而晨練者由血液循循得到改善,血流量增加,從而使心腔容量XX,心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心跳次數減少,休息時間延長,久之,會使心肌纖維變粗,心肌發達。
塑造體型體型與體態能反映一個人的外形,同時也能反映出精神面貌。體型指整個身體從頭到腳各部位之間的比例以及肌肉群曲線的大小,體態指身體各部位所表現出的外型姿態,良好的形態給人以美的享受,人們科學地進行健美鍛煉,就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動作,有目的地糾正、改善體型、體態、塑造健美的形體,通過堅持參加晨練健身健美運動,消耗多餘的熱量,加快機體的新陳代謝,防止皮下脂肪堆積。[1]
陶冶情操晨練活動不但使人的體格健、外形美,而且可以健「心」,調節心理活動,消除人們心理障礙,同時晨練活動還可以多樣性、娛樂性、趣味性等特點,滿足現代人多方面的審美需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樂趣,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樹立集體主義精神,還可以培養人們吃苦耐勞、團結互助和堅忍不拔的良好品質。
3晨練原則漸進性原則進就是前進、發展、提高,而不是停留在一個水平上,是逐步地、依次地、循序地變化,而不是突然或急劇的變化,漸進性原則是根據體質增強的規律對應用各種體育手段去鍛煉身體的過程所確定的規矩。科學鍛煉身體過程中,最本質的是運動負荷的問題,漸進不是說天天地,每次地平均XX負荷量,而是按照人體對運動的適應性變化,根據超量負荷的要求,有計劃地XX運動負荷。一定的運動負荷量,對身體作用一定次數和時間之後,才能引起身體的適應,然後再逐步XX運動負荷,使身體產生新水平的適應,最終達到增強體質的目標。漸進性原則就是按照這個適應性變化,有階段地調整運動負荷的鍛煉方法。
反覆性原則反覆是一次次重複的意思。反覆性原則是指運用各種手段鍛煉身體的過程,具有一次又一次,多次重複的特性。經驗告訴我們,在鍛煉身體中,只練習幾次對人的作用不大,只有多次練習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對身體產生良好的作用,而反覆次數過多,也會對人體帶來副作用.因此,反覆是有規律、有限制的重複,是鍛煉身體的又一個規矩。反覆中要遵循哪些要求呢?首先是運動和間歇相結合,既要有充分的運動,又要有適當的休息。這並不是說,一次運動后必須有充分的休息,而是可以在幾次或幾天運動沒得到充分休息時,給以更加充分的連續休息.其次是在周間、月間、年間、數年間都要連續不斷地進行體育鍛煉。中學階段應每日參加體育鍛煉,切不可3天打魚兩天曬網。
全面性原則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要想增強體質,就必須使構成人體的各局部都得到鍛煉和發展。具體說就是要使身體各部分(如頭頸部、軀幹部、4肢)、各器官系統(如心血管、肺、神經、胃腸等)功能、身體各種素質以及人體各種基本活動能力都得到發展。有些人認為全面性只是指大肌肉群的活動,這是片面的看法。體質的強弱是涉及構成人體各有關局部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會危及生命的小局部不健全,也會對整體帶來不良影響。例如,牙齒壞一個並不危及生命,但它卻會給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古人健身就有「熨面扣齒」之法.青少年正處於快速發育時期,更需注意對身體的全面鍛煉,且不可單憑興趣去參加某一種活動而放棄全面性原則。
意識性原則意識性原則是指要有意識地從增強體質出發去進行鍛煉,而不是盲目地或無目的的亂練一氣。人的活動除了有機體的自律活動和反XX活動之外,所有的隨意活動都伴隨著一定的意識。盲目性不是無意識,而是意識不清、意識程度浮淺、意識的指向性錯誤。增強體質的意識與競技比賽意識有極大區別,在科學鍛煉身體的過程中,要把意識指向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的目標,而不能指向單純提高運動競賽成績和奪標上。有些青少年把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指向比賽、指向娛樂,而把增強體質看作是練習過程中自然可達到的結果,這就收不到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的效益。所以,在參加體育鍛煉過程中,每一個人都要增強和樹立起正確地意識性。
個別性原則個別性原則是指在鍛煉過程中,要根據個人的特點去安排鍛煉的方法、內容和運動負荷.每個人的體質都有各自的特點,只有針對這個特點去鍛煉才能收效,所以,這個原則就是要求按個人特點選擇手段和運用方法的一條規矩.要貫徹這一原則,需要對自身有一個了解,這就需要對身體的形態、機能、素質和運動能力等進行測量和評價(這些已在其他提示中介紹),在取得一定數據的基礎上,作出自己應該選擇的鍛煉方法。例如,一個學生心肺功能較差,跑的能力不強,他就可以針對自身的弱點,在鍛煉中增強這方面的內容。當前國內外提倡在鍛煉中實行「運動處方」的方法,正是這一原則的重要性被人們重視的反映。
4晨練守則並非越早越好雖然我們提倡早睡早起,但並不意味著凌晨時分就要出門鍛煉。特別是秋冬季節,天氣轉冷,晨練過早的話,相對處於生理功能低潮的人體很容易受寒冷空氣刺激,從而發生心腦血管疾病。醫生提醒,晨練時間不宜過早,對於時間自由度大的鍛煉者如退休老人,可將晨練安排在七點到九點這個時間段;對於早晨時間緊張的上班族,則可在六七點時進行適度鍛煉。
另外,在天氣寒冷時晨練還要注意衣著的保暖,以出門時不冷、活動后微汗為宜。
練前不要飽餐晨練前要不要吃東西應該是因人而異的,像體質較差或患有疾病的人,可適當吃些東西,以預防低血糖的發生。但是不要吃得過飽,因為飽餐之後血液會集中於胃腸以幫助消化,如果這時進行運動的話,必然會分散血液供應,影響消化。
注意空氣新鮮晨練最好選擇空氣條件較好、開闊的地方,如河邊、公園、廣場、運動場等處。交通繁忙的大街雖然熱鬧,但空氣污染嚴重,而且車來車往的極不安全,建議晨練的朋友最好遠離。
避免劇烈運動經過歲月的累積,人身參與運動的關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而劇烈運動尤其易致膝關節損傷;加之中老年人往往會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XX,因此中老年人尤其要避免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推薦中老年朋友在晨練時選擇太極拳、舞劍、慢跑、散步等活動。不論做什麼運動,都要事先做好熱身運動,如抻抻腿,活動一下腰膝等,逐步增加運動量。 對於年輕且體質較好的朋友來說,晨練可選擇的項目就豐富了,像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登山、游泳等活動都可供選擇。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較快,加上電腦的廣泛應用,導致頸椎病、腰椎病日漸年輕化,故提倡年輕朋友增加體育鍛煉,像羽毛球、兵乓球、游泳等運動對頸椎、腰椎都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運動鍛煉只是為了強身健體,而不是參加超越自身極限的競技比賽。因此,晨練要把握「適度」的原則,運動不要過於劇烈,運動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以身體微微出汗、發暖為宜。 堅持鍛煉是好習慣,但這並不意味著風雨無阻、天天晨練就是正確的。例如遇到雨雪天氣,老年人就應避免外出,以防滑倒造成骨折;另外,身體不適時也應該多休息,強迫自己鍛煉反而會讓疾病乘虛而入。
樹立急救意識對於老年人,患有疾病、尤其是心臟病、高血壓患者,去晨練時必須做好急救準備,要隨身攜帶常用藥物,一旦感覺不適,應就地休息,嚴重的話要及時撥打120尋求幫助。
5晨練五種方法清晨,你都做了些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然而習慣好壞與否,直接影響你的健康。這裡僅以保健的角度向你推薦晨起健身五法。
一、早起。早晨起床,你是否經常賴到最後一分鐘才倉促起來?專家向你提出忠告,早晨起床的方式影響到你全天的感覺,你如果過於匆忙,整天就好像不安寧一樣。因此,你最好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準備,把鬧鐘撥早一刻鐘,這樣雖然少睡一點,但情緒會更為安定。如果你精神抑鬱,情緒沮喪,做到黎明即起,這樣你的低落情緒會一掃而光。
二、洗臉。一般人洗臉愛用熱水,其實熱水沒有涼水好。這是因為,涼開水是一種含空氣很少的「去氣水」,有很大的「柔和性」,容易滲透到皮膚內,使細胞保持足夠的水分而顯得柔軟,細膩,有光澤並富有彈性。特別中老年人經常用涼水洗臉,不僅能預防感冒,而且能使你容光煥發,青春常駐。
三、飲水。清晨飲水,對人體有獨特的好處。專家認為生物鍾在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一些有害肌體的毒物。而晨起飲水的作用正在於清洗這些毒物,使腸道保持清潔。養生學家認為,若要長生,腸中常清。
四、運動。早起喝了水,待一會兒再去運動,這時增進健康更勝一籌。運動時四肢的動作,呼吸的加快,腹部肌肉的收縮等都使水分在腸胃道來回沖刷,等於對腸胃道來一次更有力的沖洗,可以將腸胃粘膜的一些污垢廢物洗刷乾淨,有助於食物被人體消化吸收。我國目前有不少人在堅持晨飲,而且他 們大多與體育鍛煉密切配合,飲水后即外出活動,有的打太極拳、練八段錦,有的步行或慢跑,這對他們的消化不良和便秘都起到了一定的治療作用。
五、早餐。眾所周知,體育運動能增強體質,而營養則是增強體質的物質基礎。因此,運動營養必須保持平衡。一天中,早起運動付出的能量最多,從生理需要來說,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忽視早餐作用,早餐吃的非常簡單,有的甚至不吃早餐就去上班。一個人從頭一天的晚餐到第二天早餐,至少有12個小時未進食,胃正處於空虛狀態。
早餐決定著血液中糖的水平,如果不吃早餐,工作或學習到上午10時許,血糖就會偏低,嚴重地影響腦組織的正常機能活動,有的人會出現心慌、頭暈、眼花、甚至暈倒。因此,早餐不但要吃,還要吃好。國外營養學家不贊成早餐都吃澱粉類食物,他們認為要有足夠數量的蛋白質和脂肪,做到進出平衡。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健康。一日之計在於晨。堅持晨起健身將給予人體機能多方面的影響,其意義已不是一個人可有可無的生活習慣,而是延年益壽十分有益的保健措施。
6老人注意晨練是許多人自我保健的常用方法,可是,許多老人在晨練中發病,曾經有一些老年人在晨練中突發心臟病猝死。那麼,老年人到底如何進行科學的晨練,在晨練中又要注意些什麼情況呢?
按照晨練指數指導運動
天氣預報中有一部分關於晨練指數的預報,用來指導人們進行晨練活動。晨練指數主要是綜合一些基本的氣象要求,例如,根據風向、風速、溫度、濕度和大氣污染情況的不同而綜合,共分為5個級別;其中第1級別表示各種氣象條件均好,是「最為適宜進行晨練」的情況;第2級別相對於1級會有一些氣象變化,像風力稍微大一些,或者是溫度、濕度有一些增加,但是整體上不會引起明顯的變化,這種是「適宜晨練」活動的情況。以此類推,第5級別就是指氣象條件都不是很好,不適宜進行晨練活動。在晨練指數級別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對於運動量多少的差別上沒有固定要求,主要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
晨練前應先吃些食物
有些老年人喜歡先晨練,然後再吃早飯,其實這是不科學的。老年人在晨練之前,應該先要適當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XX的老人。由於營養物質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身體正處於低代謝階段,如果不在運動前得到一些補充,那麼會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但是也不要吃得過飽,防止運動的時候身體各部位供血不足,哪怕只是短暫時間也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最常見的癥狀就是頭暈,嚴重的會感到心慌、腿軟、站立不穩,心臟原來就有毛病的老年人會發生突然摔倒甚至猝死的意外事故。[2]
同時,對於患有慢XX的老年人,服用藥物要根據醫囑或藥品的說明來正確使用。對於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病人,最好在晨練活動之前先服用一些降血壓的藥物。
出太陽后再進行晨練
有些老年人認為晨練就是應該越早越好,因此喜歡一大早天還沒亮就出家門進行鍛煉,其實這是不科學的。經過一夜的時間,污染物在空氣中的堆積比較多,呼吸了這些污濁的空氣對人體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太陽出來之後,這些污染物在空氣中進行一定的稀釋分解,空氣質量就會相對好一些,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晨練活動,就比較適合人體的新陳代謝。因此一般在沒有大風或明顯降雨的情況下,太陽出來之前進行晨練是不太適合的。
室外運動30分鐘最適宜
老年人晨練的時間應該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為最佳。老年人在鍛煉時應該多注意進行一些內在肌肉協調和柔韌性的運動,像慢走和太極拳等活動,這些運動會保持肌肉、器官的穩定性。最好在運動之前進行一些準備性活動,如伸展、彎腰和下蹲等使肌肉伸拉的熱身活動,避免突然的爆發力而引起肌肉拉傷、骨折等情況出現,同時也使得心肺循環不會遭受太劇烈的影響。
室內鍛煉注意空氣流暢
有些時候,由於室外天氣的原因,導致一些人在室內進行鍛煉,這時候也要注意一些事情。中老年人如果是在室內鍛煉的話,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例如深蹲、弓步走等項目,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做仰卧起坐或者啞鈴操等活動,但是一定要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一般掌握在室外運動量的50%—60%就可以了。另外,在室內進行鍛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空氣的通暢,不要在密閉的環境中進行鍛煉。另外,在鍛煉的時候可以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調節一下心情和氣氛。
做足準備防止突發
在晨練中,難免會有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那麼老年人在晨練的時候需要如何防止意外的發生呢?
有疾病的老年人在鍛煉的時候身邊應該有人陪護,而且陪護人員最好掌握一些相關的急救知識,最好隨時攜帶一些「速效救心丸」之類的藥品,這樣在突然發病的情況下便於呼叫和採取一些心肺復甦的急救措施。在夏天的時候,還應該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中暑現象的發生。入秋早晚天氣變化比較明顯,溫差較大,因此要注意適當地增減衣物,防止受涼,減少感冒、心絞痛等疾病的發生。
天天鍛煉並不科學
有些老年人已經養成天天晨練的習慣,其實這並不科學。並非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鍛煉的,晨練也要視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千萬不要為了鍛煉而去鍛煉。如果感到身體不適的時候,例如有感冒、發燒等癥狀,或者一些疾病正處於急性期或者發病期,就應該避免進行晨練,前一天睡眠狀況不好的人,也不適合進行晨練。一些心率不齊、心慌心亂、腎功能不好、貧血和肝臟有問題的老年人都要注意最好不要進行晨練,或者進行一些小運動量的活動。一周中4—5天的時間進行鍛煉最為科學,然後休息一兩天,使身體得到恢復和緩衝。
晨練后「回籠覺」不宜睡
晨練后,老年人的心跳、呼吸加快,肌肉也會因鍛煉產生乳酸等代謝物,代謝物不消除的話,容易在白天感到身體疲乏、肌肉酸痛,甚至頭痛。此外,晨練后就回去睡覺,不但不利於保健,還可能導致心、腦、肝、腎等臟器缺血缺氧。建議老年人晨練后吃點早點、看看報紙、聽聽廣播等有助於乳酸儘快消除。
步行晨練切忌背著手
老年人背著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動身體各部位,也不利於身體放鬆。如果遇上有石子,坑窪路面,背手走路很容易摔倒。建議老年人步行晨練最好挺胸抬頭,微微收腹,自然擺臂,才有利於身體協調。
晨練不要退步走
退步走可以改善人體的平衡力,因此,不少老年人晨練時喜歡退步走。但是,由於老年人的協調能力相對較差,反應也較為遲鈍,加上骨質疏鬆等因素,退步走,特別是在轉頸時最易發生意外。建議老年人晨練時盡量不要採用退步走進行鍛煉。
參考資料 1. 晨練經驗分享 讓你燃脂更快速 .減肥網 .2012-08-09 [引用日期2013-02-19] .
2. 老人空腹晨練易摔倒 .健德堂 . 2012-12-15 [引用日期2012-12-16] .
相關文獻我適合做教師嗎?——一位年輕女教師的心路歷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2年 第18期 (3)
神奇水草使污水變清-科學種養-2012年 第12期 (2)
幸運的秘密-理論與當代-2012年 第11期 (2)
以上文獻來自於
>> 查看更多相關文獻
詞條標籤:
體育健康運動健身運動項目
如果想投訴,請到百度百科投訴中心;如果想提出意見、建議,請到意見反饋。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9次 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3-04-19
創建者:帥的掉渣
詞條貢獻榜 辛勤貢獻者:
ph9T1F
百科ROBOT
警長貓貓
nisqodk
© 201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讀 | 百科協議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參考資料
1基本介紹2有益效果2.1強身健體2.2塑造體型2.3陶冶情操3晨練原則3.1漸進性原則3.2反覆性原則3.3全面性原則3.4意識性原則3.5個別性原則4晨練守則4.1並非越早越好4.2練前不要飽餐4.3注意空氣新鮮4.4避免劇烈運動4.5樹立急救意識5晨練五種方法6老人注意
登錄
查看我的收藏
晨練中的中老年人
1基本介紹「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在方興未艾的全民健身浪潮中,晨練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成千上萬的群眾,特別中老年人是晨練活動的主力軍,他們追索著青春,恢覆著活力,增進著健康,更得到了生活樂趣,中老年人參加晨練活動,還具有「一人晨練,帶動全家,影響一片」的意義。因此,分析研究科學晨練對身體好處十分重要。
2有益效果強身健體(1)科學晨練能改善神經系統功能,通過晨練活動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水平,提高機體的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使大腦皮質的XX與抑制的轉換能力的提高。體育鍛煉能使神經細胞獲得更充足的能量物質和氧氣,使大腦和神經系統在緊張的工作過程中獲得充分的能量物質保證,據研究,當腦細胞工作時,它所需的血液量比肌肉細胞多10—20倍,在腦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50%,科學的晨練能使大腦的XX與抑制過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經系統過程緊張,可以消除疲勞,使頭腦清醒思想敏捷。
(2)改善運動系統的功能,經常參加晨練活動,可使肌肉組織的貯氧能力提高,改善肌肉組織的能量供應,增強肌肉組織的耐久力,從而使肥肉纖維增粗,肌肉體積和力量XX彈性提高,肌肉變得發達,結實而有力。據測定,一般人的肌肉重量占體重的40%左右,而經常鍛煉的運動員的肌肉重量可達體重的45—50%。
晨練還能改善骨骼的營養狀況,增強物質代謝,使骨骼 有機成分增加,並可改善骨骼肌與關節韌帶的彈性和柔韌性等,從而可提高骨骼抗彎、抗拉、抗折、抗壓和抗扭能的性能,同時還可以提高關節和韌帶的運輸的幅度、靈活性和準確性。
(3)晨練可以提高呼吸系統的能力。科學的晨練活動使呼吸頻率加快,呼吸加深,使氧氣的吸入量增加,提高人體供氧能力,國際著名的德國醫學教授赫爾曼指出:「慢速長跑是保持健康的最好的手段,關鍵是氧氣,健身跑時的供氧比靜坐時8—12倍,經常晨練的人,呼吸系統老化速度比不晨練的人慢1倍。
(4)提高和改善循環系統的功能。經常參加晨練活動,不僅可以加強新陳代謝,而且改善血管的彈性,提高血液量,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攝氧能 力,在一般情況下,運動時心臟每分鐘輸出血量是平時輸出量的8倍,所以,平時不愛晨練活動的人,稍微活動就出現心跳加、氣促、胸悶、頭痛等現象,而晨練者由血液循循得到改善,血流量增加,從而使心腔容量XX,心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心跳次數減少,休息時間延長,久之,會使心肌纖維變粗,心肌發達。
塑造體型體型與體態能反映一個人的外形,同時也能反映出精神面貌。體型指整個身體從頭到腳各部位之間的比例以及肌肉群曲線的大小,體態指身體各部位所表現出的外型姿態,良好的形態給人以美的享受,人們科學地進行健美鍛煉,就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動作,有目的地糾正、改善體型、體態、塑造健美的形體,通過堅持參加晨練健身健美運動,消耗多餘的熱量,加快機體的新陳代謝,防止皮下脂肪堆積。[1]
陶冶情操晨練活動不但使人的體格健、外形美,而且可以健「心」,調節心理活動,消除人們心理障礙,同時晨練活動還可以多樣性、娛樂性、趣味性等特點,滿足現代人多方面的審美需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樂趣,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樹立集體主義精神,還可以培養人們吃苦耐勞、團結互助和堅忍不拔的良好品質。
3晨練原則漸進性原則進就是前進、發展、提高,而不是停留在一個水平上,是逐步地、依次地、循序地變化,而不是突然或急劇的變化,漸進性原則是根據體質增強的規律對應用各種體育手段去鍛煉身體的過程所確定的規矩。科學鍛煉身體過程中,最本質的是運動負荷的問題,漸進不是說天天地,每次地平均XX負荷量,而是按照人體對運動的適應性變化,根據超量負荷的要求,有計劃地XX運動負荷。一定的運動負荷量,對身體作用一定次數和時間之後,才能引起身體的適應,然後再逐步XX運動負荷,使身體產生新水平的適應,最終達到增強體質的目標。漸進性原則就是按照這個適應性變化,有階段地調整運動負荷的鍛煉方法。
反覆性原則反覆是一次次重複的意思。反覆性原則是指運用各種手段鍛煉身體的過程,具有一次又一次,多次重複的特性。經驗告訴我們,在鍛煉身體中,只練習幾次對人的作用不大,只有多次練習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對身體產生良好的作用,而反覆次數過多,也會對人體帶來副作用.因此,反覆是有規律、有限制的重複,是鍛煉身體的又一個規矩。反覆中要遵循哪些要求呢?首先是運動和間歇相結合,既要有充分的運動,又要有適當的休息。這並不是說,一次運動后必須有充分的休息,而是可以在幾次或幾天運動沒得到充分休息時,給以更加充分的連續休息.其次是在周間、月間、年間、數年間都要連續不斷地進行體育鍛煉。中學階段應每日參加體育鍛煉,切不可3天打魚兩天曬網。
全面性原則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要想增強體質,就必須使構成人體的各局部都得到鍛煉和發展。具體說就是要使身體各部分(如頭頸部、軀幹部、4肢)、各器官系統(如心血管、肺、神經、胃腸等)功能、身體各種素質以及人體各種基本活動能力都得到發展。有些人認為全面性只是指大肌肉群的活動,這是片面的看法。體質的強弱是涉及構成人體各有關局部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會危及生命的小局部不健全,也會對整體帶來不良影響。例如,牙齒壞一個並不危及生命,但它卻會給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古人健身就有「熨面扣齒」之法.青少年正處於快速發育時期,更需注意對身體的全面鍛煉,且不可單憑興趣去參加某一種活動而放棄全面性原則。
意識性原則意識性原則是指要有意識地從增強體質出發去進行鍛煉,而不是盲目地或無目的的亂練一氣。人的活動除了有機體的自律活動和反XX活動之外,所有的隨意活動都伴隨著一定的意識。盲目性不是無意識,而是意識不清、意識程度浮淺、意識的指向性錯誤。增強體質的意識與競技比賽意識有極大區別,在科學鍛煉身體的過程中,要把意識指向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的目標,而不能指向單純提高運動競賽成績和奪標上。有些青少年把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指向比賽、指向娛樂,而把增強體質看作是練習過程中自然可達到的結果,這就收不到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的效益。所以,在參加體育鍛煉過程中,每一個人都要增強和樹立起正確地意識性。
個別性原則個別性原則是指在鍛煉過程中,要根據個人的特點去安排鍛煉的方法、內容和運動負荷.每個人的體質都有各自的特點,只有針對這個特點去鍛煉才能收效,所以,這個原則就是要求按個人特點選擇手段和運用方法的一條規矩.要貫徹這一原則,需要對自身有一個了解,這就需要對身體的形態、機能、素質和運動能力等進行測量和評價(這些已在其他提示中介紹),在取得一定數據的基礎上,作出自己應該選擇的鍛煉方法。例如,一個學生心肺功能較差,跑的能力不強,他就可以針對自身的弱點,在鍛煉中增強這方面的內容。當前國內外提倡在鍛煉中實行「運動處方」的方法,正是這一原則的重要性被人們重視的反映。
4晨練守則並非越早越好雖然我們提倡早睡早起,但並不意味著凌晨時分就要出門鍛煉。特別是秋冬季節,天氣轉冷,晨練過早的話,相對處於生理功能低潮的人體很容易受寒冷空氣刺激,從而發生心腦血管疾病。醫生提醒,晨練時間不宜過早,對於時間自由度大的鍛煉者如退休老人,可將晨練安排在七點到九點這個時間段;對於早晨時間緊張的上班族,則可在六七點時進行適度鍛煉。
另外,在天氣寒冷時晨練還要注意衣著的保暖,以出門時不冷、活動后微汗為宜。
練前不要飽餐晨練前要不要吃東西應該是因人而異的,像體質較差或患有疾病的人,可適當吃些東西,以預防低血糖的發生。但是不要吃得過飽,因為飽餐之後血液會集中於胃腸以幫助消化,如果這時進行運動的話,必然會分散血液供應,影響消化。
注意空氣新鮮晨練最好選擇空氣條件較好、開闊的地方,如河邊、公園、廣場、運動場等處。交通繁忙的大街雖然熱鬧,但空氣污染嚴重,而且車來車往的極不安全,建議晨練的朋友最好遠離。
避免劇烈運動經過歲月的累積,人身參與運動的關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而劇烈運動尤其易致膝關節損傷;加之中老年人往往會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XX,因此中老年人尤其要避免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推薦中老年朋友在晨練時選擇太極拳、舞劍、慢跑、散步等活動。不論做什麼運動,都要事先做好熱身運動,如抻抻腿,活動一下腰膝等,逐步增加運動量。 對於年輕且體質較好的朋友來說,晨練可選擇的項目就豐富了,像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登山、游泳等活動都可供選擇。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較快,加上電腦的廣泛應用,導致頸椎病、腰椎病日漸年輕化,故提倡年輕朋友增加體育鍛煉,像羽毛球、兵乓球、游泳等運動對頸椎、腰椎都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運動鍛煉只是為了強身健體,而不是參加超越自身極限的競技比賽。因此,晨練要把握「適度」的原則,運動不要過於劇烈,運動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以身體微微出汗、發暖為宜。 堅持鍛煉是好習慣,但這並不意味著風雨無阻、天天晨練就是正確的。例如遇到雨雪天氣,老年人就應避免外出,以防滑倒造成骨折;另外,身體不適時也應該多休息,強迫自己鍛煉反而會讓疾病乘虛而入。
樹立急救意識對於老年人,患有疾病、尤其是心臟病、高血壓患者,去晨練時必須做好急救準備,要隨身攜帶常用藥物,一旦感覺不適,應就地休息,嚴重的話要及時撥打120尋求幫助。
5晨練五種方法清晨,你都做了些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然而習慣好壞與否,直接影響你的健康。這裡僅以保健的角度向你推薦晨起健身五法。
一、早起。早晨起床,你是否經常賴到最後一分鐘才倉促起來?專家向你提出忠告,早晨起床的方式影響到你全天的感覺,你如果過於匆忙,整天就好像不安寧一樣。因此,你最好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準備,把鬧鐘撥早一刻鐘,這樣雖然少睡一點,但情緒會更為安定。如果你精神抑鬱,情緒沮喪,做到黎明即起,這樣你的低落情緒會一掃而光。
二、洗臉。一般人洗臉愛用熱水,其實熱水沒有涼水好。這是因為,涼開水是一種含空氣很少的「去氣水」,有很大的「柔和性」,容易滲透到皮膚內,使細胞保持足夠的水分而顯得柔軟,細膩,有光澤並富有彈性。特別中老年人經常用涼水洗臉,不僅能預防感冒,而且能使你容光煥發,青春常駐。
三、飲水。清晨飲水,對人體有獨特的好處。專家認為生物鍾在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一些有害肌體的毒物。而晨起飲水的作用正在於清洗這些毒物,使腸道保持清潔。養生學家認為,若要長生,腸中常清。
四、運動。早起喝了水,待一會兒再去運動,這時增進健康更勝一籌。運動時四肢的動作,呼吸的加快,腹部肌肉的收縮等都使水分在腸胃道來回沖刷,等於對腸胃道來一次更有力的沖洗,可以將腸胃粘膜的一些污垢廢物洗刷乾淨,有助於食物被人體消化吸收。我國目前有不少人在堅持晨飲,而且他 們大多與體育鍛煉密切配合,飲水后即外出活動,有的打太極拳、練八段錦,有的步行或慢跑,這對他們的消化不良和便秘都起到了一定的治療作用。
五、早餐。眾所周知,體育運動能增強體質,而營養則是增強體質的物質基礎。因此,運動營養必須保持平衡。一天中,早起運動付出的能量最多,從生理需要來說,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忽視早餐作用,早餐吃的非常簡單,有的甚至不吃早餐就去上班。一個人從頭一天的晚餐到第二天早餐,至少有12個小時未進食,胃正處於空虛狀態。
早餐決定著血液中糖的水平,如果不吃早餐,工作或學習到上午10時許,血糖就會偏低,嚴重地影響腦組織的正常機能活動,有的人會出現心慌、頭暈、眼花、甚至暈倒。因此,早餐不但要吃,還要吃好。國外營養學家不贊成早餐都吃澱粉類食物,他們認為要有足夠數量的蛋白質和脂肪,做到進出平衡。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健康。一日之計在於晨。堅持晨起健身將給予人體機能多方面的影響,其意義已不是一個人可有可無的生活習慣,而是延年益壽十分有益的保健措施。
6老人注意晨練是許多人自我保健的常用方法,可是,許多老人在晨練中發病,曾經有一些老年人在晨練中突發心臟病猝死。那麼,老年人到底如何進行科學的晨練,在晨練中又要注意些什麼情況呢?
按照晨練指數指導運動
天氣預報中有一部分關於晨練指數的預報,用來指導人們進行晨練活動。晨練指數主要是綜合一些基本的氣象要求,例如,根據風向、風速、溫度、濕度和大氣污染情況的不同而綜合,共分為5個級別;其中第1級別表示各種氣象條件均好,是「最為適宜進行晨練」的情況;第2級別相對於1級會有一些氣象變化,像風力稍微大一些,或者是溫度、濕度有一些增加,但是整體上不會引起明顯的變化,這種是「適宜晨練」活動的情況。以此類推,第5級別就是指氣象條件都不是很好,不適宜進行晨練活動。在晨練指數級別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對於運動量多少的差別上沒有固定要求,主要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
晨練前應先吃些食物
有些老年人喜歡先晨練,然後再吃早飯,其實這是不科學的。老年人在晨練之前,應該先要適當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XX的老人。由於營養物質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身體正處於低代謝階段,如果不在運動前得到一些補充,那麼會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但是也不要吃得過飽,防止運動的時候身體各部位供血不足,哪怕只是短暫時間也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最常見的癥狀就是頭暈,嚴重的會感到心慌、腿軟、站立不穩,心臟原來就有毛病的老年人會發生突然摔倒甚至猝死的意外事故。[2]
同時,對於患有慢XX的老年人,服用藥物要根據醫囑或藥品的說明來正確使用。對於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病人,最好在晨練活動之前先服用一些降血壓的藥物。
出太陽后再進行晨練
有些老年人認為晨練就是應該越早越好,因此喜歡一大早天還沒亮就出家門進行鍛煉,其實這是不科學的。經過一夜的時間,污染物在空氣中的堆積比較多,呼吸了這些污濁的空氣對人體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太陽出來之後,這些污染物在空氣中進行一定的稀釋分解,空氣質量就會相對好一些,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晨練活動,就比較適合人體的新陳代謝。因此一般在沒有大風或明顯降雨的情況下,太陽出來之前進行晨練是不太適合的。
室外運動30分鐘最適宜
老年人晨練的時間應該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為最佳。老年人在鍛煉時應該多注意進行一些內在肌肉協調和柔韌性的運動,像慢走和太極拳等活動,這些運動會保持肌肉、器官的穩定性。最好在運動之前進行一些準備性活動,如伸展、彎腰和下蹲等使肌肉伸拉的熱身活動,避免突然的爆發力而引起肌肉拉傷、骨折等情況出現,同時也使得心肺循環不會遭受太劇烈的影響。
室內鍛煉注意空氣流暢
有些時候,由於室外天氣的原因,導致一些人在室內進行鍛煉,這時候也要注意一些事情。中老年人如果是在室內鍛煉的話,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例如深蹲、弓步走等項目,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做仰卧起坐或者啞鈴操等活動,但是一定要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一般掌握在室外運動量的50%—60%就可以了。另外,在室內進行鍛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空氣的通暢,不要在密閉的環境中進行鍛煉。另外,在鍛煉的時候可以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調節一下心情和氣氛。
做足準備防止突發
在晨練中,難免會有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那麼老年人在晨練的時候需要如何防止意外的發生呢?
有疾病的老年人在鍛煉的時候身邊應該有人陪護,而且陪護人員最好掌握一些相關的急救知識,最好隨時攜帶一些「速效救心丸」之類的藥品,這樣在突然發病的情況下便於呼叫和採取一些心肺復甦的急救措施。在夏天的時候,還應該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中暑現象的發生。入秋早晚天氣變化比較明顯,溫差較大,因此要注意適當地增減衣物,防止受涼,減少感冒、心絞痛等疾病的發生。
天天鍛煉並不科學
有些老年人已經養成天天晨練的習慣,其實這並不科學。並非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鍛煉的,晨練也要視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千萬不要為了鍛煉而去鍛煉。如果感到身體不適的時候,例如有感冒、發燒等癥狀,或者一些疾病正處於急性期或者發病期,就應該避免進行晨練,前一天睡眠狀況不好的人,也不適合進行晨練。一些心率不齊、心慌心亂、腎功能不好、貧血和肝臟有問題的老年人都要注意最好不要進行晨練,或者進行一些小運動量的活動。一周中4—5天的時間進行鍛煉最為科學,然後休息一兩天,使身體得到恢復和緩衝。
晨練后「回籠覺」不宜睡
晨練后,老年人的心跳、呼吸加快,肌肉也會因鍛煉產生乳酸等代謝物,代謝物不消除的話,容易在白天感到身體疲乏、肌肉酸痛,甚至頭痛。此外,晨練后就回去睡覺,不但不利於保健,還可能導致心、腦、肝、腎等臟器缺血缺氧。建議老年人晨練后吃點早點、看看報紙、聽聽廣播等有助於乳酸儘快消除。
步行晨練切忌背著手
老年人背著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動身體各部位,也不利於身體放鬆。如果遇上有石子,坑窪路面,背手走路很容易摔倒。建議老年人步行晨練最好挺胸抬頭,微微收腹,自然擺臂,才有利於身體協調。
晨練不要退步走
退步走可以改善人體的平衡力,因此,不少老年人晨練時喜歡退步走。但是,由於老年人的協調能力相對較差,反應也較為遲鈍,加上骨質疏鬆等因素,退步走,特別是在轉頸時最易發生意外。建議老年人晨練時盡量不要採用退步走進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