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介紹]
概述: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頻率減少,一周內大便次數少於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糞便量少且乾結時稱為便秘。但有少數人平素一貫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狀正常,此種情況不應認為是便秘;對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變為2天以上或更長時間始大便1次時,應視為便秘。對便秘患者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以尋找發生便秘的原因。
[病因]
便秘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1.急性便秘
(1)肛門、直腸附近疼痛XX變:肛裂、肛瘺、肛門周圍膿腫、直腸炎或直腸潰瘍、巨大內痔或內痔合併感染、出血等病變時均可引起肛門括約肌痙攣或者患者懼怕排便,使排便反XX消失而導致便秘。
(2)結腸梗阻XX變:腸扭轉、腸粘連、腸套疊、腸寄生蟲病、腸腫瘤、腸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疾病均可導致腸梗阻,使梗阻上端的糞便不能通過梗阻部,故可導致便秘。
(3)腸道運動反XX性抑制:即腸道的正常蠕動功能顯著減弱,可見於內臟炎症性疾病,如闌尾炎、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腹膜炎、急性繼發性巨結腸等,多系同時發生腸麻痹所致。膽石症、腎結石等疼痛性疾病有時也可發生便秘。
(4)服用某些藥物:服用氫氧化鋁、阿托品、土霉素及鹼式碳酸鉍(次碳酸鉍)、硫糖鋁等藥物后,部分患者可發生便秘。
2.慢性便秘
(1)器質性疾病:
①慢性結腸梗阻:如結腸狹窄,良性或惡性大腸腫瘤、大網膜粘連綜合征(橫結腸受牽拉,而形成銳角,導致內容物通過困難)及其他慢性結腸梗阻性疾病。
②先天性巨結腸:便秘系因腸腔高度擴張,腸麻痹,腸肌肉收縮、蠕動功能消失所致。
③腸道外病變壓迫,尤其是直腸、乙狀結腸外病變壓迫,例如盆腔腫瘤、卵巢囊腫、攝護腺腫瘤、腹腔內巨大腫瘤或腫塊、腹水等均可壓迫腸道。
④腦與脊髓病變:如脊髓炎、各型腦炎、腦腫瘤等,可使排便的正常反XX弧發生障礙,而致便秘。
⑤慢性鉛、砷、汞與磷等中毒:中毒后可使排便反XX消失而致便秘。
⑥慢性全身性疾病:如黏液性水腫、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可因排便感覺消失、排便反XX遲鈍而致便秘。
①腹肌、肛門部肌肉或結腸平滑肌及肌間神經叢功能障礙,常可引起排便的動力減弱而發生便秘,多見於多次妊娠婦女、慢性肺氣腫、營養不良、衰弱、老年及腹腔內臟下垂者。
②直腸擴張、收縮的排便反XX遲鈍或消失,多見於未能養成每天定時大便習慣者,此時因無糞便刺激的感覺,故正常的排便反XX明顯減弱,患者久而久之可導致頑固性便秘。
③如攝入飲食過少,或飲食習慣、飲食種類的改變,環境變化等因素均可造成腸蠕動功能減弱而引起便秘。
④情緒的改變、緊張、憂慮等因素可導致腸蠕動功能的減弱,而發生便秘,但多與腹瀉交替發生者多見,亦稱為腸易激綜合征(便秘型)。患者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適。
⑤濫用強瀉劑后易導致正常的排便反XX減弱或消失,故也可發生便秘。反覆使用強瀉劑后必然會使便秘更趨嚴重,甚至造成惡性循環,即便秘-強瀉劑-便秘。
目前一般認為,功能性便秘有2種類型:①慢傳輸型便秘。即腸糞便瀦留于結腸內,不能按正常節律、時間排出體外。②功能性出口梗阻型。即由於肛管括約肌功能障礙或盆底肌功能障礙等導致糞便從直腸、肛門排出障礙。
(二)發病機制
食物在空、迴腸經消化吸收后,餘下的不能再度吸收的食糜殘渣隨腸蠕動由小腸排至結腸,結腸黏膜再進一步吸收水分及電解質,糞便一般在橫結腸內逐步形成,最後運送達乙狀結腸、直腸。直腸黏膜受到糞便充盈擴張的機械性刺激,產生感覺衝動,衝動經盆腔神經、腰骶脊髓傳入大腦皮質,再經傳出神經將衝動傳至直腸,使直腸肌發生收縮,肛門括約肌鬆弛,緊接著腹肌與膈肌同時收縮使糞便從肛門排出體外。以上即是正常的排便反XX過程。如果這一排便反XX過程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時均可導致便秘。以下因素都是發生便秘的重要原因:
1.攝入的食物或水分過少,使腸內的食糜殘渣或糞便的量亦少,不足以刺激結腸的正常蠕動。
2.腸道的蠕動減弱或腸道肌肉張力減低。
3.腸腔有狹窄或梗阻存在,使正常的腸蠕動受阻,導致糞便不能下排,例如腸梗阻或左半結腸癌。
4.排便反XX過程中任何環節有障礙或病變時均可發生便秘,例如直腸黏膜機械性刺激的感覺減弱,盆腔神經、腰骶脊髓神經病變,肛門括約肌痙攣、腹肌及膈肌收縮運動減弱等。
[癥狀]
便秘早期癥狀有哪些?
多數慢性便秘患者僅表現為排便困難,糞便乾結,數天甚至1周才排便一次,排便時可有左腹痙攣性痛與下墜感,部分病人訴口苦、食慾減退、腹脹、下腹不適、排氣多或有頭暈、頭痛、疲乏等神經官能癥狀,但一般都不重。急性者則在原有規則的排便習慣下,無特別的原因,于短期內發生便秘,尤其中老年人應特別注意直腸和結腸的癌腫。伴有劇烈腹痛、嘔吐或便血者,則應考慮急性腸道阻塞引起的便秘。一般體檢常可在降結腸或乙狀結腸部位觸及痙攣的腸管或糞塊,但在排便后則消失。腸梗阻者則常有腹脹、腹痛、腸型及腸蠕動波。
1.病史 應詳細的詢問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及工作情況,既往的患病史、手術史,特別是有無痔核、肛瘺及肛裂史,近來有無服藥史,尤其是有無長期服用瀉劑史。對中年以上患者,發生大便習慣改變,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逐漸改變為每3天或數天1次者,應警惕有無左半結腸癌的可能。
2.癥狀與體征
(1)便秘伴劇烈腹痛、腹脹及嘔吐等癥狀,常提示為急性便秘,應考慮有腸梗阻的可能。腸梗阻時,腹部聽診多可聞及腸鳴音亢進或聞及呈高調的金屬音,至晚期可發生腸麻痹。
(2)便秘伴腹部包塊,可能為結腸腫瘤、腹腔內腫瘤壓迫結腸、腸結核、克羅恩病(Crohn病)或腫大的淋巴結等。左下腹捫及活動度較大的索條狀或臘腸狀腸管時,應疑及是乙狀結腸痙攣。
(3)便秘與腹瀉交替,並有臍周或中、下腹部隱痛時,多提示為腸結核或腹腔內結核、克羅恩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腸易激綜合征等病變。
(4)下腹部或直腸、肛門內脹痛不適,用力解出堅硬而粗大的糞團后脹痛減輕,多提示為直腸性便秘(排便刺激減弱);左下腹隱痛不適,解出呈栗子狀的堅硬糞團后,隱痛緩解,多提示結腸痙攣或腸易激綜合征。
3.實驗室檢查及其他輔助檢查。
[食療]
便秘吃什麼好?
便秘吃什麼好?
1、每日至少喝8杯水,尤其在食用高纖維食品時,更應注意保證飲水;
2、多吃新鮮蔬菜,增加飲食中纖維的攝取量;
3、每天加食糠皮、麥麩等,以擴充糞便體積,促進腸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
4、每天早上起來空腹喝溫水沖的蜂蜜水、蜂蜜對腸道有潤滑作用;
5、增加B 族維生素食品的供給,盡量選用天然、未經加工的食品,如粗糧、豆類、酵母等,以增強腸道的緊張力;
6、多吃芹菜、核桃仁、熟香蕉、核桃、柚子、蘋果、葡萄柚、糙米、胡蘿蔔、紅薯等。
治療便秘驗方
1 .白朮散治療便秘 :取生白朮適量 ,粉碎成極細末 ,每次服用白朮散 10克 ,每天 3次。此法對虛性便秘療效頗佳 ,一般用藥 3~ 5天 ,大便即可恢復正常 ,大便正常后即可停葯 ,以後每星期服藥 2~ 3天 ,即可長期保持大便正常。
2.芍甘湯加味治便秘 :取生白芍 30克 ,生甘草 20克 ,枳實 15克 ,加水 2碗煎成大半碗 ,每天 1劑 ,分 2次服用。此方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便秘 9 5例 ,療效滿意。此法特別適用於老年、久病體弱的成人便秘患者 ,但孕婦慎用。
3.連翹治療便秘 :取連翹 15~ 30克 ,煎沸當茶飲 ,每日 1劑。小兒可兌白糖或冰糖 (不兌糖效果更好 )服用。持續服用 1~ 2周 ,即可停服。此方特別適用於手術后便秘、婦女 (妊期、經期、產後 )便秘、外傷后 (顱腦損傷、腰椎骨折、截癱 )便秘、高血壓便秘、習慣性便秘、老年無力性便秘、腦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
4.車前子治療便秘 :每日取車前子 30克 ,加水煎煮成 150毫升 ,每日 3次 ,飯前服 , 1周為 1個療程。一般治療 1~ 4個療程即可痊愈。服藥期間停服其他藥物。本方不僅可以治療便秘 ,而且還有降血壓作用 ,特別適用高血壓而兼便秘患者。另外 ,以車前子為主治療糖尿病便秘患者 ,均有明顯的近期、遠期療效。
5.昆布治療便秘 :昆布 60克 ,溫水浸泡幾分鐘 ,加水煮熟后 ,取出昆布待適宜溫度 ,拌入少許姜、蔥末 ,加鹽、醋、醬油適量 , 1次吃完 ,每天 1次。
6.生甘草治療便秘 :取生甘草 2克 ,用 15~ 20毫升開水沖泡服用。每日 1劑。本法專治嬰幼兒便秘 ,效果滿意 ,一般用藥 7~ 15天即可防止複發。
7.胖大海治療便秘 :取胖大海 5枚 ,放在茶杯或碗里 ,用沸水約 150毫升沖泡 15分鐘 ,待其發大后 ,少量分次頻頗飲服 ,並且將漲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 ,胖大海的核仁勿吃 ,一般飲服1天大便即可通暢。
8.蒲公英治療便秘 :取蒲公英干品或鮮品60~ 9 0克 ,加水煎至 100~ 200毫升 ,鮮品煮 20分鐘 ,干品煮 30分鐘 ,每日 1劑飲服 ,年齡小服藥困難者 ,可分次服用 ,可加適量的白糖或蜂蜜以調味。
9 .桑椹子治療便秘 :取桑椹子 50克 ,加水500毫升 ,煎煮成 250毫升 ,加適量冰糖 ,以上為 1日量 , 1日服 1次 , 5天為 1個療程。
10.決明子治療便秘 :取決明子 20克 ,放置茶杯內 ,以白開水沖浸 ,如泡茶葉一樣 , 20分鐘后 ,水漸成淡黃色 ,香味四溢 ,即可飲用 ,喝完藥液后 ,再加 1次開水泡飲。
便秘食療方:
鮮土豆汁
300克鮮土豆去皮切碎,用乾淨的紗布包好擠汁,飯前服用1~2湯匙,每日2~3次,適用於習慣性便秘。
五仁粳米粥
將芝麻、松子仁、柏子仁、胡桃仁、甜杏仁等五仁各10克碾碎,與粳米100克,加水煮粥。服用時加少許白糖,每日早晚服用。適用於中老年人氣血兩虛引起的習慣性便秘,
白薯粥
白薯300克,小米100克煮粥,熟后加入白糖,每日早晚服用。適用於老年人及產後婦女腸燥便秘伴疲乏無力者。
菠菜芝麻粥
能潤燥通便,養血止血,適用於老年性便秘、痔瘡等。先將100克粳米洗凈放入鍋中,煮至米開花時放入200克菠菜,再煮沸後放入50克芝麻、鹽、味精,空腹時服用。
菠菜豬血湯
取菠菜200克,豬血150克,鹽少許。將菠菜、豬血同煮,熟后加鹽,然後飲湯。
豬心柏子湯
取豬心1個,柏子仁15克。將柏子仁放入豬心內,清水燉熟,3天吃1次。
黃芪蜜茶
取黃芪15克,蜂蜜30克。將黃芪放入沙鍋,加清水500毫升,煎至水剩300毫升,去渣取汁,加入蜂蜜,和勻煮1-2沸,代茶飲。
取木耳15克,海參30克,豬大腸150克,鹽、醬油及味精少許。將豬大腸翻開洗凈,加水同木耳、海參燉熟,放調料,吃木耳、海參、大腸、飲湯。
蔗汁粥
榨取100毫升甘蔗汁備用。粳米50克加水400毫升,煮至米開花后,對入甘蔗汁,煮粥。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預防]
便秘應該如何預防?
長期便秘危害:
1.發生痔瘡:便秘時排便用力摒力,直腸頸壓力增高,阻斷靜脈迴流,使正常肛墊充血性肥大並反覆向遠側移位,其中的纖維間隔逐漸鬆弛,直至斷裂並伴有靜脈叢淤血、擴張、融合,甚至夾雜細小的動、靜脈瘺,最後形成痔瘡。
2.加重心腦血管疾病:便秘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齡患者,排便時用力過大,會使血壓升高,機體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誘發腦溢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3.形成腹疝:便秘時,因排便用力過大,腹內壓突然增高,腹內臟器如小腸等經腹壁薄弱處向身體表面突出,可形成腹疝。
4.有損美容:長期便秘,有害物質再吸收入血,導致皮膚粗糙,無光澤,形成痤瘡、色素沉著、顏面色斑等。
5.可致XX下降:長期便秘,使盆腔肌肉群受到慢性刺激呈痙攣性收縮狀態,久之這些肌肉會影響XXXX、XX及XX功能的正常發揮。特別是恥骨尾骨肌,它是一條闊韌帶,如一張繃帶床支撐著骨盆內的器官及XX肌肉,如果該肌經常處於鬆弛或異常緊張狀態,會引起XX敏感性下降,XX減弱。
保健: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每個人都有各種習慣,大便也不例外,到一定的時間就要排便,如果經常拖延大便時間,破壞良好的排便習慣,可使排便反XX減弱,引起便秘,所以不要人為地控制排便感。對經常容易發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時間,每到時間就去上廁所,養成一個良好的排便習慣。
積極鍛煉身體
活動、活動,大便自通。散步、跑步,作深呼吸運動、練氣功、打太極拳,轉腰抬腿、參加文體活動和體力勞動等可使胃腸活動加強、食慾增加,膈肌、腹肌、肛門肌得到鍛煉;提高排便動力,預防便秘。經常勞動的農村老年人很少便秘,而懶於活動,養尊處優的城市老年人便秘者較多,說明了這個道理。
古代曾用導引術來防治便秘。《雜病源流犀濁》曰「保生秘要曰,以舌頂上齶,守懸壅,靜念而液自生,俟滿口,赤龍攪動,頻漱頻吞,聽降直下丹田,又守靜咽數回,大腸自潤,行后功效。」對於年高體弱之人實為相宜。
及時治療有關疾病 有關疾病的治療對預防大便秘結亦有一定的作用。如過敏性結腸炎、大腸憩室炎、結腸腫瘤、結腸狹窄;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XX肌瘤;鉛、汞等金屬中毒。
[治療]
便秘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便秘預防
因為糞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后構成的,所以通過飲食調節來防治大便秘結是簡單易行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飲食的量,只有足夠的量,才足以刺激腸蠕動,使糞便正常通行和排出體外。特別是早飯要吃飽。其次要注意飲食的質,主食不要太精過細,要注意吃些粗糧和雜糧,因為粗糧、雜糧消化后殘渣多,可以增加對腸管的刺激量,利於大便運行。副食要注意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因為正常人每公斤體重需要90-100毫克纖維素來維持正常排便。可多食青菜、韭菜、芹菜、蕃芋等。因為纖維索不易被消化吸收,殘渣量多,可增加腸管內的容積,提高腸管內壓力,增加腸蠕動,有利於排便。還有就是要多喝水,特別是重體力勞動者,因出汗多,呼吸量大,水分消耗多,腸管內水份必然被大量吸收,所以要預防大便乾燥就得多喝水。早飯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輕度通便作用。足量飲水,使腸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於腸內容物的通過。另外可有意多食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芝麻、菜籽油、花生油等,它們都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便秘中醫治療方法
針刺大腸俞、天樞、支溝等穴。實秘用瀉法;虛秘用補法;冷秘可加艾灸;熱秘可加針刺合谷、曲池;氣滯秘加針刺中脘、行間;氣血虛弱加針脾俞、胃俞;冷秘可加灸神闕、氣海。
耳針療法,取穴:大腸、直腸下段、肝、心穴。方法:王不留行籽壓迫,每周更換1次。
[檢查]
便秘應該做哪些檢查?
糞便檢查,應觀察便秘者排出糞便的形態及有無黏液或血液黏附。直腸性便秘為大塊質XX糞便,由於常伴直腸炎症及肛門損傷,糞便常有黏液及少量血液黏附。中老年患者經常出現少量血液時,應特別注意大腸癌。結腸痙攣性便秘者,糞便堅硬呈塊粒狀如羊糞。腸易激綜合征者常排出多量的黏液,但黏液中極少有紅細胞、白細胞。
影像學檢查
1.直腸指檢 應仔細觀察有無外痔、肛裂及肛瘺等病變,觸診時需注意有無內痔,肛門括約肌有無痙攣、直腸壁是否光滑,有無潰瘍或新生物等。
2.X線鋇劑灌腸檢查及腹部平片 X線鋇劑灌腸檢查對結腸、直腸腫瘤、結腸狹窄或痙攣、巨結腸等病變的診斷有較大幫助,對結腸的運動功能(蠕動)也可有較全面的了解。X線腹部平片如發現多個階梯狀液平,則對腸梗阻的診斷有重要幫助。
3.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對引起便秘的各種結腸病變,如結腸、直腸癌,腸腔內息肉等器質性腸腔狹窄等病變的診斷有極大的幫助,結合活組織病理檢查,可獲得確診。
[混淆]
便秘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結腸梗阻性便秘
(1)除便秘外,患者常有腹脹、腹痛、噁心與嘔吐等癥狀。
(2)結腸腫瘤、腸粘連等慢性腸梗阻者,起病較緩慢,便秘呈逐漸加重,少數左半結腸癌患者大便還可變細;如系急性腸梗阻者,則起病多較急驟,病情較重,腹痛、噁心、嘔吐等癥狀較便秘更為嚴重;急性腸系膜血管梗死或血栓形成等缺血性腸病患者,也以劇烈腹痛為首發癥狀,可伴有噁心與嘔吐及便秘等癥狀,但患者常有血便。
(3)腹部平片如發現階梯狀液平,則對腸梗阻的診斷有重要幫助。
(4)X線鋇劑灌腸或結腸鏡檢查可發現息肉、癌腫等病變。
2.腸易激綜合征(便秘型)
(1)便秘常受到情緒緊張或憂慮等因素的影響。患者常有階段性的腹瀉史,僅少數患者只以便秘為主要表現。
(2)鋇劑灌腸檢查有時可發現部分腸段呈痙攣性改變,但腸壁光滑。
(3)結腸鏡檢查有時發現腸鏡通過痙攣腸管時較困難,且患者有疼痛等不適感,但無明顯器質XX變。
3.張力減退性便秘
(1)多見於老年人,有內臟下垂,或長期營養不良者。便秘系因腸蠕動功能減弱所致,其中不少患者有長期使用瀉劑史。
(2)口服鋇劑檢查時,見鋇劑通過小腸、結腸的時間明顯延長。
(3)結腸轉運時間測定。通常採用Bouchoucha方法,測定不透X線的標記物在結腸的通過時間(DTT),當標記物在72h后仍未排出體外時,可考慮為慢傳輸型便秘。
(4)結腸鏡檢查常無器質XX變。
4.直腸性便秘
(1)多因有肛裂、瘺管、痔核等肛周病變,患者大便時有疼痛感,故而懼怕大便,久而久之缺乏便意,排便反XX遲鈍而發生便秘,使大便積聚在直腸內,每次大便較粗大且堅便,有時大便外面帶有鮮血。
(2)少數患者大便乾結如栗子狀,同時有左下腹隱痛,多系乙狀結腸痙攣所致。
(3)肛診時可發現肛周痔核、肛裂及肛瘺等病變。
(4)鋇劑灌腸時可見到痙攣的結腸呈狹窄狀,但腸壁光滑無缺損。
(5)直腸、肛門內壓力測定及直腸內肌電圖測定。當壓力或肌電圖出現異常,則有利於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診斷。
(6)結腸鏡檢查除見到肛周病變外,直腸及上端結腸均無器質XX變。
[類似疾病]
便秘可能由哪些疾病引起?
便秘相關疾病
小兒急性間歇性卟啉病 小兒藍尿布綜合征 小兒動力性腸梗阻 胎糞性便秘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老年人腸易激綜合征 直腸癌 旋毛蟲病 棉子中毒 胃病 粘連性腸梗阻 肛裂 肛門外傷 結腸憩室病 小兒消化性潰瘍 老年大便失禁 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 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 腸XX內膜異位 肝性卟啉病 脊髓型頸椎病 先天性腸旋轉不良 先天性小腸閉鎖和腸狹窄 潰瘍病急性穿孔 地方性斑疹傷寒 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 糖尿病性胃輕癱 小兒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 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 十二指腸潰瘍 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結核 盆腔結締組織炎 XX平滑肌肉瘤 熱秘 大腸癌 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 溴中毒 強酸類中毒 小兒厭食症 小兒多發性腎小管功能障礙綜合征 小兒乳糜瀉 先天性腸閉鎖 惡性萎縮性丘疹病 膀胱脫垂 直腸內套疊 小腸異物 直腸XX瘺 維生素B1缺乏病 XX神經干痛 乙狀結腸扭轉 腸扭轉 維生素B12缺乏所致貧血 直腸閉鎖 強酸、強鹼中毒 腸傷寒穿孔 澱粉樣變病的胃腸道表現 Shy-Drager綜合征 肛管、直腸、結腸狹窄 先天性腸閉鎖與狹窄 鉛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貧血 內痔 阿片中毒 粗製棉子油中毒 高鈣血症 小兒滲出性多形性紅斑 小兒骶尾部畸胎瘤 小兒便秘 新生兒消化道重複症 嬰兒肉毒中毒綜合征 小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 絕經與抑鬱症 老年便秘 高碘性甲狀腺腫 肛管損傷 小兒磷酸酶過少症 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 雙胃 腹脹 赤脈貫布 妊娠合併卵巢腫瘤 活動盲腸綜合征 黃熱病 卵巢功能異常綜合征 肛管直腸惡性黑色素瘤 痙攣性腸梗阻 XX下降綜合征 腸氣囊腫 結腸黑變病 副神經節起源的腫瘤 直腸前突 蹄鐵形腎 先天性肛門直腸狹窄 放線菌病 小兒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 小兒胃腸道異物及異物性腸梗阻 先天性長結腸 腦型瘧疾 肝錯構瘤 先天性巨結腸
更多腹部癥狀
HBV與HCV重 Howship-Romber 癌細胞逆行播散 癌症晚期胃腸道症 安靜腹 板狀腹 膀胱結石 暴力作用后腹痛 爆發性水瀉 賁門弛緩 閉孔神經損害 閉袢性腸梗阻 便秘 便秘伴腹部包塊 便秘伴劇烈腹痛 便血且血與糞便混 病毒性腹瀉 不排胎便 餐后發作性腹痛 餐后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