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預防]
④心絞痛發作時出現心功能不全因此而加重;
⑤心電圖示ST段一時性上升或明顯壓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
⑥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難或暈厥等。心肌梗塞先兆癥狀多在發病前1周,少數病人甚至提前數周出現。約40%的病人發生於梗塞前1―2天。
上述癥狀一旦發生,必須認真對待。病人首先嚴格卧床,保持安靜,避免精神過度緊張;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噴霧吸入。立刻與附近大醫院聯繫,同時做好送往醫院的準備。交通工具必須能平穩轉運。病人應避免起床,情況相對穩定時以擔架運送。運送途中可持續或間斷使用硝酸甘油,吸氧,並應嚼服一片阿司匹林(150―300毫克)。
[檢查]
心肌梗死應該做哪些檢查?
心肌梗死的全身癥狀:發熱、白細胞增高,血沉增快;胃腸道癥狀:多見於下壁梗死病人;心律失常:見於75%~95%病人,發生在起病的1~2周內,而以24小時內多見,前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發生房室傳導阻滯;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幾小時內發生,發生率為32%~48%,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紫紺、煩躁等癥狀。
[混淆]
心肌梗死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心肌缺氧:心臟因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缺氧。主要表現為:心悸、心區不適、有時心區抽痛或呈放謝絞痛;氣短、運動、飽食或激動更加嚴重,周身無力;嚴重時可短時休克。
心肌灰白而鬆弛是心肌損害的一種,可能與病毒感染后發生的免疫性心肌損害有關,一般見於擴張型心肌病的超聲檢查。可作為與其他心肌病的鑒別診斷。
心肌頓抑(myocardial stunning)又稱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礙,是指心肌短暫缺血尚未造成心肌壞死,但再灌注恢復正常的血流后其機械功能障礙卻需數小時、數天或數周才能完全恢復的現象。
心肌肥厚:這是一種產生較緩慢但較有效的代償功能,主要發生在長期壓力負荷過重的情況下,心肌總量增加,收縮力加強,使心髒得以維持正常的血循環,同時有相當的儲備力。但這種代償功能也有其不利之處,主要因為肥大的心肌需氧增加,而冠狀動脈的供血量往往不能予以滿足,造成心肌缺血,這將最後導致心肌收縮力的減退。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厚為特徵。表現為心室肌肥厚,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間隔為甚,偶爾可呈同心性肥厚。
心肌梗死的全身癥狀:發熱、白細胞增高,血沉增快;胃腸道癥狀:多見於下壁梗死病人;心律失常:見於75%~95%病人,發生在起病的1~2周內,而以24小時內多見,前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發生房室傳導阻滯;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幾小時內發生,發生率為32%~48%,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紫紺、煩躁等癥狀。
[類似疾病]
心肌梗死可能由哪些疾病引起?
心肌梗死相關疾病
更多胸部癥狀
「多音律」心音 「蝴蝶狀」陰影 CO2瀦留 PAS染色陽性 QRS波寬大畸形 Q-T間期延長 T波低平或倒置 百特異癥狀 瓣膜小葉增厚 瓣膜增厚 飽食后胸痛 爆裂音 奔馬律心音 變應性咳嗽 病理性Q波 不典型胸痛 不完全性房內阻滯 不穩定性心絞痛 側肋骨痛 岔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