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增加
[介紹]
[預防]
體重增加應該如何預防?
均衡飲食,不要暴吃暴喝
[檢查]
體重增加應該做哪些檢查?
定期測量體重即可診斷。
[混淆]
體重增加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應鑒別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體重增加。
肥胖症的診斷
肥胖的診斷分兩步,首先確定有無肥胖,再查明肥胖的原因。
一、確定有無肥胖
(一)診斷方法及標準
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本法適用於身高155厘米以下者;
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
本法適用於身高155厘米以上者。
超過標準體重20%為肥胖,超過10%為超重或過重。
2.體重質量指數〔體重/身高2(千克/米2)〕如超過24,不論其性別均屬肥胖。世界衛生組織及英、美國家為男性>27,女性>25即診斷肥胖。
3.採用特製皮膚皺摺卡鉗測量皮膚皺摺厚度,肩胛下區皮膚皺摺厚度男性為9.1~14.3毫米,平均13.1毫米;女性為9~12毫米,平均11.5毫米,如超過14毫米可診斷肥胖。三角肌區男性為7.9~17.8毫米,平均12.3毫米;女性為13~25毫米,平均為18.1毫米,如男性超過23毫米,女性超過30毫米為肥胖。
定期測量體重即可診斷。
[類似疾病]
體重增加相關疾病
小兒肥胖通氣不良綜合征 肥胖性XX無能綜合征 小兒肥胖性XX無能綜合征 小兒肥胖 單純性肥胖 小兒視網膜色素變性-肥胖-多指綜合征 肥胖性心肌病 痛性肥胖病 肥胖症 老年人肥胖症 小兒肥胖症
更多其他癥狀
「凍僵」現象 「三怕」(水聲、光 21-羥化酶缺陷症 IgM抗體陽性 SM累積量升高 噯氣 疤痕體質 白天嗜睡夜間失眠 白細胞減少 白細胞增多 白血病細胞浸潤 敗血症的徵象 半乳糖血症 保持睡眠障礙性失 抱癖 暴怒 暴飲暴食 被動體位 被害妄想 被竊或疑病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