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評估焦慮症】-10:心理治療的設置
【關鍵詞】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驚恐障礙;強迫障礙;社交焦慮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動力性心理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人際心理治療;家庭心理治療第一部分 心理治療的目的處理當事人出現的社會心理應激事件、心理衝突。
矯正當事人的不良認知或行為模式。
促進當事人的臨床痊愈。
第二部分 心理治療的原則心理治療的首要目標,是解決當前問題,消除當前癥狀。
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一樣重要,作為焦慮障礙的主要治療選擇。
當事人作為職業競技遠動員,心理治療應作為首要選擇。
當事人存在其他不適宜藥物治療的情形,心理治療應作為首要選擇。
第三部分 心理治療的常用方法【支持性心理治療】適用於伴各類心理問題的當事人。
每次40~80分鐘。
一般每周3~5次。
按需進行,不限療程。
【認知行為治療(CBT)】適用於伴各類心理問題的當事人
運用放鬆訓練、暴露、系統脫敏等技術、防止焦慮癥狀及認知功能損害的進一步加重
每次40~80分鐘
一般每周1~2次
以短程療法為主,一般12-20次。
【動力性心理治療】適用於存在特定的心理衝突,以及早年與養育者之間的情感交流的不足而造成心理髮育缺陷,進而產生自尊、情緒等自我調節方面的問題。
每次40~80分鐘。
一般每周1~2次。
以長程療法為主,一般不少於40-60次。
【人際關係心理治療】適用於當事人當前境況變動引起的人際交往功能問題。
每次40~80分鐘。
一般每周1~2次。
短程療法為主,一般12-20次。
【婚姻或家庭治療】適用於存在家庭或婚姻問題的當事人。
每次40~80分鐘。
一般每周1~2次。
短程療法為主,一般12-20次。
【團體/小組心理治療】適用於存在人際關係問題、社交問題等心理問題並具有一定期望、心理成熟度和共同目標的當事人。
每次40~80分鐘。
一般每周3-5次。
半開放性小組,開啟后按既定準入方案接納組員,療程6-9個月。
【心理危機干預】伺服響應機制。
對突發的社會心理應激導致當事人情緒突發變化,可能帶來潛在的安全風險,進行緊急心理干預。